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决定论原则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决定论,为料学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心理学中反对决定论原则的态度,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心理学思想有内在联系。批判心理学中反对决定论原则的态度,坚持弘扬辩证唯物决定论原则,是心理学的本质要求和科学发展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中的因果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主流心理学中既存在着一味模仿自然科学 ,过于推崇实证和实验方法 ,只重视数量研究的倾向 ,同时还有另一种重视研究人的自由意志、意义、意识觉知和价值的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两种研究取向的冲突涉及到因果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人的心理现象与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区别 ,而在方法论层面则表现为辩证与实证以及响应与反应的对立。应当在重视心理学的科学性前提下 ,加强心理学与人性研究的联系 ,丰富心理学中的有关人性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在“自由意志—决定论困境”面前,行为主义心理学遭遇了“解释者悖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解释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体系,却无法解释行为主义者自身的行为。因为在他们的理论预设中,当人类的自由意志被取消之后,他们却无意识地赋予了自己意志的自由。心理学要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必须破解“解释者悖论”。一种有效的心理学理论,必须要能有效地解释包括解释者自身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生活决定文艺创作,这无疑已经成为了一直以来雄霸文艺理论领域里的一个观点。本文作者试图对这一文艺理论观点进行一些阐述、补充、发展,提出了“视点决定论”这另一种新的文艺主张。  相似文献   

5.
人性是与人相关的学科都在共同探讨的问题,由于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多层次性,致使每门学科都只能研究其一部分本性,都只能是局部的、片面的对人性给予认识和解读。心理学是以人为主题的学科,但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性被分解与割裂,致使心理学面临危机四伏的不统一困境。当代心理学研究者只有以人为主题,在时人性全面、深刻的理解上展开研究,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和独特的学科,展示出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或它所存在的根据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其对人本体的关怀和尊重而备受关注,使心理学又恢复了对人类的信心,它一改研究对象的动物化倾向和思想的机械主义,悲观主义而站在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对立面,成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为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工作引入了新理念和措施体系,增加了实践活动的人性化特点。但亦因其思想上的个人本位主义色彩太重和方法上重内省,推理,轻实证性检验而有待进一步完善,突破。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的统合与非统合问题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学应寻求建立一种能统一,联合各个心理学学派的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学不需要这样一种统合的理论,分化及多样化的理论会更有助于心理学的发展,本认为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本来就不存在统合,如果人为的寻求心理学的统合,不仅无助于心理学的发展,反而会损害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格研究的元研究是哲学人性现的探讨,故而笔者从人性观角度来反省人格研究,探索人格心理研究的广阔视野。首先阐述了哲学心理学中人性观的基本命题:身心关系、天性与教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和知识来源问题;其次讨论了人格心理学中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自由意志对决定论,理性对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整体论对元素论,素质论对环境论。可知性对不可知性;最后集中探讨了哲学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中人性观的拟合问题。  相似文献   

9.
谈对历史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辉 《华章》2008,(7):29-30
历史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之争由来巳久,马克思和波普分别成为两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虽然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但也存在分歧,特别在实践上表现为革命和改革的差异.尽管历史决定论和非决定论都承认人的自由选择,但在自由选择的程度上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介绍西方史学史上出现的几种历史决定论,并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给予简单解析。  相似文献   

11.
进化心理学的人性观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要介绍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指出进化心理学人性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具有先天的人性;人性的基础是由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人性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性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分析了进化心理学人性观的意义:进化心理学对先天知识的来源、遗传和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为从实证角度研究人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但它绝不只承载着人类的社会性。人类对于其生物性,也会载录下来,传于后世,而后世基于其需要也必将代代相传,形成文化的另一种。但文化决非简单地承载着人类对其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反映,它常常会是人类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13.
自卑心理是高职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之一,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带来的危害是消极的.而对自卑心理的教育对策研究有助于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文章就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使用文献法,目的在于研究后现代心理学人性观视域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作用。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涉及社会职业认可、教师个体专业素养提升的问题,也涉及复杂的人性问题。后现代心理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是多元化与去中心化的,是具有主体性与差异性、独特性与创造性的。后现代心理学人性观可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启示。这种启示表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使教师能以更开放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学生,建立起去中心化的教师;要能够适应不同角色的集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师;要能够打破个体创造性的局限建立群体反思具有创造性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D.H.劳伦斯(1885—1930)的诗歌《蛇》是其诗歌中的上乘之作。这首诗讲述了人与蛇遭遇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这一过程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历史进程的缩影。诗人在描述人与蛇遭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表现出极强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知识是中小学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要遵循针对性、先进性、灵活性、活动性原则 ,渗透科研意识与方法 ,提倡创新 ;培训过程中运用讲授式、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以及现场观摩等多种方法 ;检查评定中既要考查相关知识的掌握 ,还要补充论文、案例撰写及教育教学方案设计、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与科研论文等形式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心理学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尽管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应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挖掘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以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  相似文献   

18.
学校心理学最早是从心理学发展而来的,心理教育实际上就是应用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它的形式是“教育”,内容却是心理学,主要的方式方法是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作为研究对象的性质如何,这一问题却尚未取得共识.这两个问题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作者从此种认识出发,主要讨论了五个问题,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解决了吗,归纳出三种意见;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包括研究对象的总体演变、学派分歧与一分为二;我国对研究对象的看法;研究对象的基本共识,即心理(意识、精神)与行为.而作为研究对象的性质问题,不是该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性化与去人性化是西方心理学对待人性问题的两种对立态度和取向。由于人性化的心理学与人文主义有关,因而成为非主流的心理学;去人性化的心理学则与科学主义相联系,因而成为心理学的主流。西方心理学科学化的进程使该学科陷入了一种二律背反的两难境地:如果心理学是科学的,那它必须是去人性化的;如果心理学是人性化的,那它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对此,本文认为,无论做出何种选择,心理学都应始终坚持“理解并把握人性”这一初衷,无论从哪个层面解释人性,都应坚持研究真实的人和人类真正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