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们常说,三岁幼儿的心中只有妈妈,六岁的顽童时刻想着妈妈.而十四岁的少年却常常躲着妈妈,这种说法一点也不错。当我有了一些能陪我哭、陪我笑的朋友时,我就和朋友们形影不离了。每当妈妈用希冀的目光望着我,要我陪她上街或散步时。我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心想:我都长大了,怎么还能和小时候一样跟着妈妈呢?这时的我.理由总是如此的充分。  相似文献   

2.
张众小 《小读者》2010,(12):28-29
从我会叫妈妈的那天起.我就始终坚信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直到我九岁生日开始懂事那天.我才发现,为了我的成长.妈妈费尽了心计。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爱是……     
这年思莹五岁。在幼儿园.老师教了她一个字“爱”.可是年幼的她并不知道爱是什么。“妈妈,妈妈,爱是什么呢?”回到家书包都还没放下.她便迫不及待地问妈妈。  相似文献   

4.
王怡冰 《小读者》2010,(9):32-32
一放暑假.我和妈妈准备回陕西老家探亲.可是妈妈突然因病住院.我决定独自一人回老家。我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出,引起惊呼一片。我都11岁了,独自出门.有何可怕?  相似文献   

5.
美国有个叫杰姆的11岁男孩.一天在玩游戏的时候,家里的门铃响了。当他正要起身去开门之时.他妈妈大声叫他不要开门,但他偏偏开了。于是,他妈妈的男朋友走了进来.用手枪打死了他的妈妈。从此。不仅杰姆的哥哥姐姐责怪他害死了母亲,他的同伴也都回避他,他变得沉默寡言,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暴怒,学习更是一落千丈。到了18岁时,一个夏日的下午.他站在街头,用手枪打死了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半年前晶晶两岁生日的时候,妈妈的同事刘阿姨送给她两副拼图,一到是16片的“认识动物和昆虫”.一副是20片的“卡通车”。这几天晶晶老是吵着要玩阿姨给的新拼图,妈妈只好拿给她。但妈妈觉得孩子才刚会拼10片的拼图,16片和20片难度太大了。于是.每次晶晶玩拼图的时候.妈妈都会陪在晶晶身边.当晶晶拼错时,妈妈都会马上说.不对.你找不到的.  相似文献   

7.
晏红 《母婴世界》2011,(12):86-88
菁菁的妈妈是个小学老师.平时爱跟孩子讲道理.“因为……所以……”挂嘴边.菁菁不到两岁也学会了这种句式.喜欢说“因为……所以”,也爱问为什么。但是妈妈比较忙,平时主要是奶奶照顾菁菁。  相似文献   

8.
开心八爪鱼     
《少年月刊》2011,(12):63-64
洗碗 妈妈要爸爸帮她洗碗,爸爸不好意思回绝,于是把10岁的儿子叫到跟前.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孩子.现在让你练习洗碗.以后可以帮妈妈的忙。”  相似文献   

9.
一块雨披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  相似文献   

10.
弘利 《小读者》2011,(5):7-9
2000年8月.时年36岁的武雪梅经人介绍来到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丁庄社区农民丁向力家相亲。丁向力前妻因病去世两年,给他留下了一个3岁的女儿亚星。丁向力指着武雪梅对女儿说:“她就是我给你找的新妈妈!”小姑娘听了这话,挣脱爸爸的手,叫着“妈妈,妈妈!”就扑了过来。  相似文献   

11.
角色     
《中华家教》2012,(3):35
七岁的明明从学校回来,高兴地告诉妈妈.学校明天要选演员。妈妈问明明。想被选上什么样的角色?明明故作神秘,不予回答。妈妈心想,那一定是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依恋类型 我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我国.孩子在0~3岁期间和妈妈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有四种类型:安全依恋型、淡漠依恋型、缠人依恋型和混乱依恋型。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喜欢与妈妈接触,但不需要紧随妈妈身边;他们喜欢活动、却不要妈妈参与;  相似文献   

13.
真的爱你     
小时候,是个傻乎乎的小屁孩,不懂得感动.也不明白何为“母爱”。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我就一五一十地写起来.大概内容是:9岁的时候.我得了阑尾炎.手术了.很疼。术后的第一个晚上.妈妈陪在我身边,给我擦汗,用棉棒润湿我干巴巴的嘴唇……早晨的时候.妈妈眼睛都是红红的血丝。写完.就交上去了。  相似文献   

14.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刘飞儿的美丽毋庸置疑.令人惊讶的是她的秀外慧中。 刘飞儿的妈妈说.也许是胎教的缘故吧.刘飞儿11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岁的时候,家里为她报了绘画班、舞蹈班、珠算班、英语班。为了让刘飞儿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妈妈陪她一起学习;刘飞儿学画画,妈妈也跟着一起学画画;刘飞儿学舞蹈,妈妈也和她一起练功、下腰、压腿;刘飞儿学珠算的时候,妈妈也在一旁练习。  相似文献   

15.
妈妈,我爱你     
首先,请跟我来算一道数学题:妈妈26岁生下我,在我24岁以前的24年里,妈妈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24岁了,已经4个月没有回家看妈妈,而妈妈50岁了。我想,妈妈如果可以活100岁,那么,妈妈还可以活50年,但我如果再这样4个月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和妈妈的这一生,  相似文献   

16.
25岁妈妈的儿子才1岁多,52岁妈妈的儿子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25岁妈妈遇到52岁妈妈,愁眉苦脸,一副疲倦的样子,还没等对方开口,她就絮絮叨叨地说开了:  相似文献   

17.
适合年龄:1.5—3岁活动类型:室内亲子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宝宝体会到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向妈妈表达感谢和爱之情,并以此增进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子之情。  相似文献   

18.
历历的妈妈三十几岁才好不容易有了历历,从此.历历便成了妈妈的心肝宝贝。可是,近一年来,母女俩的误解越来越深,虽然同进同出,但形同陌路。母亲很难过,女儿很委屈。为什么会这样呢?女儿认为母亲不可理喻,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窗外     
Child篇: 我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女孩,我叫小雅。在我7岁那年.我成了一名留守儿童。爸爸妈妈走的那一天,我还没弄明白爸爸妈妈是去千什么。一开始,我以为他们旅游去了,可看着他们含着泪光的眼睛和不舍的样子,我发觉有些不对劲。我问妈妈:“妈妈,你们去哪儿啊?带我去吧!”妈妈抱着我.  相似文献   

20.
2012年3月28日,《扬子晚报》发表了《宝宝的道歉信.见过这么萌的吗?》的文章,内容概要是:被妈妈打手心后。6岁女儿画图“示爱”:妈妈网上发帖表愧疚.引来年轻爸妈的家教反思。具体内容为:中国江苏网3月27日讯《早晨.女儿给我留的字条》.这是昨天西祠上一个帖子看似不起眼的标题。发帖人称因为一些琐事.打了6岁女儿的手心.不过让她惊讶的是.过了一会儿.女儿竟然递来一张纸条。可能是小女孩还不太会写字.记者看到发帖人上传的图片上.除了“妈妈”和“吗”三个字是汉字.其他都是用图画代替的。翻译过来就是:“妈妈.我爱你.你爱我吗?”女孩纯真的感情和稚嫩的字画.引来3万多浏览量,跟帖长达7页,网友被感动的同时.也在反思年轻父母们的教育方式。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进行教育的专业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