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子不想上学了。虽然他刚上初一,虽然他知道读书很重要,他还是向妈妈提出——退学!妈妈一听就哭了,她不停地诉说自己的不易,诉说自己的将来全靠林子了。她还说,林子现在不上学,将来就只能卖苦力,没出息!  相似文献   

2.
林子不想上学了。虽然他刚上初一,虽然他知道读书很重要,他还是向妈妈提出——退学!妈妈一听就哭了,她不停地诉说自己的不易,诉说自己的将来全靠林子了。她还说,林子现在不  相似文献   

3.
肖梅 《家庭教育》2007,(6X):18-19
妈妈的烦恼:儿子老实、腼腆,在幼儿园常受同伴欺负,我几次都发现儿子情绪低落或脸上有抓痕,或带到幼儿园的玩具、图书不见了……知道儿子受到了欺负,我很难过,怎样处理才既不伤害孩子又能解决问题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2014,(6):6-9
中餐结束后,孩子们将自己的小椅子搬到活动区,妮妮将小椅子搬到其中的一个圆点上,到阅读区看图书。等妮妮回来,看到她的位子上坐着琪琪,妮妮和琪琪开始为位子争吵起来,妮妮指着琪琪的椅子说“这椅子是我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自编问卷在广西5所中小学选取792名中小学儿童进行调查,考察中小学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受同学、教师和家长欺负的原因。结果发现:中小学儿童很多情况下是无缘无故受同学欺负的,此外,儿童个性懦弱、被欺负者看不顺眼、口误说错话、遭人嫉妒也是儿童受同学欺负的原因;中小学儿童由于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学习成绩差、口误说错话等原因而受到家长的欺负;中小学儿童由于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学习成绩差、口误说错话、不服从教师的安排和教师心情不好等而受到教师的欺负.  相似文献   

6.
现今社会,少年儿童受欺负现象十分普遍。许多研究表明,受欺负经历对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性[1]。受欺负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曾经历过被他人有意攻击和伤害,并造成心理或生理痛苦。受欺负者在体力或人际关系上处于劣势,欺负者往往通过身体伤害、言语或肢体语言威胁  相似文献   

7.
王维 《家庭教育》2010,(1):32-33
根据读者“让你最困惑的教养问题”抽样调查,6个教养难题名列榜首。2010年,本刊特请专家为您解答,让您面对困惑时,不再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法考察了1328名高职生在校受同伴欺负的状况,发现高职生受欺负的状况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高职男生受欺负的状况比高职女生严重,并且在整个高职阶段没有减缓的趋势,而高职女生受欺负的状况随年级增长明显减少。回归分析发现,羞怯、坏学生、老师不喜欢、同伴关系不良、欺负人等因素与高职生的受欺负程度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241名3~6年级受欺负儿童,发现学龄儿童的受欺负对象、受欺负后的求助行为及心理、同伴关系与同伴地位均存在性别差异:男生主要受一个男生欺负,女生主要受几个男生欺负;受欺负男生向教师及朋友求助的比例低于受欺负女生,也更少体验到求助成功的积极体验;受欺负男生的同伴接纳程度低于受欺负女生,其同伴拒绝程度高于受欺负女生;受欺负男生的受欢迎比例低于受欺负女生,其被拒绝的比例高于受欺负女生。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济南市两所小学1978名小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调查表明,186名小学生(占总人数的9. 4%)成为受欺负者,男生受欺负者多于女生,独生子女受欺负者多于非独生子女;小学生受欺负与家庭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无关,但与父母职业、父母学生时期受欺负经历、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功能等因素有关。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小学生受欺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采取适宜措施,从家庭角度对小学生受欺负现象进行全方位介入,创建文明校园,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董颖红 《中学教育》2020,17(1):19-25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线下受欺负与线上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愤怒沉思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学版)、愤怒沉思量表和网络欺负量表对405名中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性别、学历和独生子女对线下受欺负、线上欺负行为和愤怒沉思水平存在一定的影响;线下受欺负、线上欺负行为与愤怒沉思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线下受欺负对线上欺负行为的直接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β=0. 29,95%CI=[0. 20,0. 38]),线下受欺负通过愤怒沉思中的报复想法维度间接影响线上欺负行为(β=0. 67,95%CI=[0. 45,0. 89])。结论那些在线下受到欺负的中学生更容易进行愤怒沉思,产生报复想法,而在线上对他人进行欺负。  相似文献   

12.
关注中小学生的欺负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得到了英国渥斯特大学学院的经费资助。参加本研究的还有英国伦敦大学的 Peter.K.Smith教授、渥斯特大学教育学院的 Kevin.Jones博士和 Peter.Wakefield博士、济南市育新小学校长徐华以及研究生鞠玉翠、谷传华、王益文、王美萍等人。   欺负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不仅是道德发展问题,同时又是关系到社会安全、个人健康的重大问题。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挪威、瑞典、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均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近两年来,我们在与国外同行合作的基础上,对我国近万…  相似文献   

13.
14.
校园欺负问题是一个在校园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欺负行为对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性,会导致儿童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孤独、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会导致自杀.应结合实践对受欺负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正视校园受欺负现象,与受欺负者共情;开展自信心训练,增强个人力量;进行社会技能训练,提高人际适应能力等.以减轻对受欺负者的心理伤害,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Olweus儿童欺负/受欺负问卷对农村750名4~6年级儿童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发现300名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三类欺负显著高于450名农村非留守儿童(p<0.01);农村留守儿童受欺负状况方面,未发现显著性别差异;在年级差异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受欺负在直接身体欺负和间接欺负上未存在显著差异,但六年级农村留守儿童显著比四年级儿童更容易受到他人直接言语欺负(p<0.05).农村留守儿童受欺负现象严重,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改善同伴接纳水平,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体质,提升亲子沟通质量是保护他们免受欺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校园欺负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欺负行为对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丈的伤、害性,会导致儿童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孤独、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会导致自杀。痔此对受欺负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通过正视校园欺负现象,与受欺负者共情;开展自信心训练,增强个人力量;进行社会技能训练,提高人际适应能力等途径,以减轻对受欺负者的心理伤害,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自编欺负问卷从欺负行为发生频率、发生类型以及对待欺负态度几个方面对新疆多民族地区中学生欺负/受欺负现状进行探讨,以期使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地了解欺负行为的发生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业进步。  相似文献   

18.
19.
儿子小飞是家里的第三代单传,我和老公及爷爷奶奶都对他十分关爱,几乎把小飞生活中的一切全都包了下来。没有想到,物极必反,大人们“全包式”的抚养,造就了一个胆怯、软弱的孩子。从他稍董事起,一看见生人就会拼命往后躲,更不要说主动上前打招呼交谈了。儿子上小学后,更大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宝宝受欺负了,家长怎么办。是在一旁干着急,甚至比孩子还害怕冲突?还是教孩子以恶制恶以牙还牙?似乎都不合格!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要知道,你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成长!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处理这种局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