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也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即要求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表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出路,也是广大教师热衷探索实践的主要方向。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必须通过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2.
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将新课改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需要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也是为小学将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的主要学科。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跟上新课改的发展步伐,创新教学方式,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为学生将来学习打好有数学基础,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形成符合新课改理念且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新课标,主渠道在于课堂教学改革,那么怎样使新课标下语文的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率呢?一、开放教学的过程新课程很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开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各科教学都是在发生着微妙而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的当下,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心态的变化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教学变革的重要表现,课堂教学目标已经由让学生“学会”向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享受学习过程的方向转变,“会学习”“享受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初中历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学好历史,具备良好的历史素养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那么,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历史教学方法,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已然成为值得每个教师深入思考并积极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转变了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原有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方法,如何围绕新的课程要求,强调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学应围绕学生需要开展.本文基于一些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理论、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扑面而来。实现新课程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就必须结合实际,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立足于优化学习方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与更新教学观念,基本途径就是要深入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范万敏 《教师》2014,(12):90-90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生物课的课堂教学中,只有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节得以优化,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特教学校也不例外。面对普校数学教材,对听力障碍学生的教学要逐渐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新观念,激发听力障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道路。作为当代的一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更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的培养,实践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方式以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为前提。本文探讨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有效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这包括课堂上渗透学习理念与方法,指引学生正确地学习;实施任务型教学,促进学生之间合作,采取形成性评价,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提供课外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挑战,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中学政治课教学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实践表明,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方式。以下是在政治课教学实施探究教学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探索和尝试。一、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  相似文献   

14.
吴干 《广西教育》2014,(1):25-2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转变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理念的研究中去。有效教育,即EEPO,是一种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系统性强、操作性强以及实用性强。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其更加迎合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心态,更加符合新课改的标准与要求,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课堂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基础课程的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教育。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下面,笔者根据多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高中生物新的课程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生物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探析。一、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新课改强调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在新课改背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能在综合发展、教育先行的背景下大力深化改革,领悟新课程要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当前影响深远的应试教育模式,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需求,并根据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实施基础教学的全面创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走出老的教学套路,走上创新之路。一、语文创新教学的理念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必须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  相似文献   

17.
张光亮 《快乐阅读》2011,(17):38-39
新课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式,注重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新形势下,要想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8.
毛立功 《文教资料》2013,(20):51-52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从学会倾听、学会创新、学会发现、学会合作和学会反思五个方面介绍了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产生了从“要我学”一“我要学”一“我会学”的转变。在新课标下,激活了历史课堂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真正实现了“减负增益”。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创新的激情和挑战的勇气,使教学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变以前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教材的编排,对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改变与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新课改的步伐。一、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20.
范蔚  张磊 《今日教育》2012,(5):24-27
6《今日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路程,您作为长期关注课改的专家,感受到新课改为课堂教学带了哪些变化?范蔚: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良好的课程改革态势,推动了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第一,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积极倡导和实施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师生关系不断改善,教学交往得以实现,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第二,探索了一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