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22,(5):4-9
2022年 2月 4日,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盛大开幕.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节气"立春"之日.张艺谋领衔的导演团队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不仅巧妙地呼应了今年是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浪漫"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
一、1997年8月7日,这是个值得在中国林业发展史上大书一笔的日子。 这一天,国际林联(IUFRO)第20届世界大会在芬兰的第三大城市坦普雷隆重开幕。在开幕式的颁奖仪式上,来自中国西北林学院的杨忠岐博士从国际林联主席手中接过“科学成就奖”金质奖章和证书之际,国际林联103年的历史上又增添了新的一笔──第一次有中国人获得此项世界大奖,荣膺世界十名最佳青年林业科学家的荣誉。  相似文献   

3.
董强 《百科知识》2021,(28):64-67
19世纪中叶以来,博览会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已成为欧美各国彰显综合国力的竞技场.正值博览会蓬勃发展之际,中日两国开始频繁接触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187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万国博览会,成为中日两国首次以正式官方身份出席的世博会.面对这一难得的展示契机,日本明治政府积极筹备,派出强大阵容,全面直观地了解欧美各国近代工业文明成果.中国则迫于"邦谊",委派英国人赫德执掌的中国海关筹备并出席展会.在维也纳世博会上,中日两国展开了一场无形的竞逐.  相似文献   

4.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中国棉铃虫病毒基因全序列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世界上首例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全序列,并且利用这一发现成功地研制出一种高效生物病毒杀虫剂.  相似文献   

5.
正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实验大楼内,一个不足3平方米的工作台上,上百个元器件看似毫无规则地自由生长着:有的上面光秃无物,有的则顶着像放大镜模样的波片,大小不一,形态各样,周边框梁布满了光纤。很难想象,这就是刚刚问世的中国光量子计算机的主体,一个甫一面世就成了中国科技界乃至世界科技界的闪耀明星。5月3日,这台计算机的研制方——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  相似文献   

6.
大国之路上的价值迷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多年来.中国怀着大国之梦艰难地挣扎行进.在这之前的很多个世纪.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号大国.我们祖先的生产水平、经济水平、技术水平、文化水平都是世界第一,中华文明的光辉照耀周边地区.引起远方人的羡慕和崇拜,中华帝国一度如日中天.使得四海臣服、八方来朝.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经历了13年的艰难谈判,随着1999年11月15日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中国终于站到了世贸组织的门槛前,这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一件极具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2001年科技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对世界、中国,乃至深圳都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是世界经济近10年来增长速度最慢的一年,特别是"9.11"事件,又使世界经济濒临"衰退的冬天".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唯一亮点.有人说,2001年是中国人的幸运年.的确,这一年幸运纷纷降临中国: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男足冲出国门、APEC会议成功举办.这一切显示了中国日益强大,显示了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成果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是一个冰芯与环境研究群体.在杰出青年基金支持下我们开拓和发展了中国的山地冰芯研究.我们的研究首先从祁连山敦德冰芯研究开始[1-4 ].之后,又成功地进行了古里雅冰芯研究[S-9].达索普冰芯研究[10]标志中国山地冰芯研究的新阶段,这不但因为这一冰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7 000 m)最高的冰芯,而且还有许多重要研究成果[11-14 ].这一研究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学新闻之一[19].总结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公元1992年4月16日,对垒世界粮食作物界来说,这将是一个永远值得记念的日子,这一天。湖南农学院年仅39岁的讲师主持的。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技术研究”通过鉴定。随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庄巧生和世界著名杂交木稻专家袁隆平等庄重地在鉴定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又一座“绿色革命丰碑”便耸立于中国的三湘大地上了,这是一座世界级水准的“科学丰碑”,它和袁隆平所竖立的“杂交水稻丰碑”一样,将引起垒世界的震惊与关注。  相似文献   

11.
综合 《大众科技》2004,(1):13-15
2003年中外十大科技进展 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五号返回舱10月16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降落,我国首位航天员杨伟利神态自若地走出返回舱.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在未来一年之内,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将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个称号将属于位于中国贵州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这张照片拍摄于2015年11月26日,可以看出,FAST巧妙地"镶嵌"于一个天然的喀斯特洼地上。现在,FAST的搭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工人们正把4450块  相似文献   

13.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充满生机的科学. 说它古老,是因为天文学在中国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专门观测天象的天文台,最早的天文台建于夏代;元代曾经在北京建立的司天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台.我们有着令人羡慕的两千年不间断的天文记录,有着精确的历法理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这是各国学者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相似文献   

14.
引言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在提速线路上开行中国制造的"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在6003延长公里提速线路上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其中在846延长公里的提速线路上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50km/h。这意味着,从这一天起,中国大陆结束了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以具有自己特色的方式迈入了世界高速铁路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21日上午10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验快堆主控室里,传来一片连绵不绝的欢呼声和掌声。我国第一个快中子反应堆并网发电成功,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这一天,对中国实验快堆总工程师徐銤来说,已整整等待了46年。  相似文献   

16.
今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發射出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世界上亿万人民都在以無比兴奋的心情欢呼苏联这一巨大的科学技术成就。这件大事証明了,苏联不仅是一个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这个新事物,人們是自然很关心的。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和观察人造衛星,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史超礼著的“火箭和人造衛星”(0.10元)、戴文賽著的  相似文献   

17.
张召国 《知识窗》2001,(12):4-7
2001年9月17日晚22:40左右,当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最后长达800多页报告书,在世贸中国工作组正式会议上获得通过时,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高兴地表示:“中国完成入世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史上的重要时刻,这是国际经济合作的结果.中国入世以后,世贸组织又向真正成为全球性组织的方面迈进了一步.“   ……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创新》2009,(10):25-26
袁隆平用一粒小种子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带着这股改变世界的大力量,怀着为人类造福的伟大信念,他在杂交水稻的研究道路上艰苦跋涉,义无反顾地前行.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21日是第16个世界水日。这一天北京不少大街小巷的地面上忽然出现了一些半米见方的“积水坑”,倒映着一个正在捧水喝的孩子,这引起很多北京市民的好奇。原来,这是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世界水日的宣传贴纸,贴纸上写着“有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正在喝不安全的水”,他们期望以这种特殊的活动.把中国正在面临的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直接带到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20.
白瑞雪  田兆运  赵薇 《科教文汇》2012,(18):F0002-F0002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4日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