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改革,面临一道关隘——书价。提出这个命题,显然会有众多歧义。政府说:书价放开了,权在出版社。出版社说:非常想提高书价,但是又怕没人买书。读者说:好贵的书啊!还想涨价? 看来,这个问题值得一议。先从经常受非议的图书销售说起。销售网络运行低效,作者、读者和出版社均大为不  相似文献   

2.
需要,《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这里所说的“需要”,是指读者对优秀、健康图书的欲望或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的“市场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三个阶段的变化。最初,出版社传统的经营思想是以生产为中心,市场观念的口号是“发行我出版的图书”。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图书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扩大销售、推销图书成了出版社的主要任务,市场观念的口号随之变为“让更多的读者购买我出版的图书”。之后,我国图书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同类图书的竞争日益加剧,满足读者需要成了出版社的经营指导思想,市场营销观念随之产生,口号成了“出版读者需要的图书”。综观近几年来发行量较大的图书,不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包括人们说是完全靠“炒作”而发行500万册的《学习的革命》也都建立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再看几十年长销不败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更是因为人们的“需要”,才使它们“永葆青春”。可见,“读者的需要”是图书能否畅销、能否销出去而不积压的关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编出读者需要或者非常需要的书呢?一、编辑要“专”不要“杂”这...  相似文献   

3.
甲方说,国内好的出版社多的是,你们不就一个地方出版社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乙方则说,说得对,国内好的作者也多的是,你们算老几,傲什么?以这样的一种深层心理为交往基础,当然最后就难免出现本地作者找外地出版社,而外地出版社又找本地作者这样一个“远交近攻”的出版怪圈。对于江苏文化产业来说,它最大的痛苦是想“堕落”、想“表现得特别差”,老天爷都不给你机会。但是很显然,这一点也恰好表明了江苏文化产业在内在机制上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对按照小农意识形态复制出来的小利益集团,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有一个比喻,说他们就像是“一群冲进瓷器店的劫匪”,其对于社会利益的破坏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这个贴切的比喻,也许是最值得南京出版界深思的。  相似文献   

4.
现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如果抱怨书价贵,不管说得是否有理,是否符合事实,都会受到欢迎。如果说书价不贵或不太贵,或书价贵有贵的道理,这样的文章总会遭到责难。因此,报刊上的文章往往一面倒,出版社很少出来解释,该涨还是涨,贵还是贵。 书价高,读者买不起,望书兴叹,影响销售,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害莫大焉。道理很明显,绝对正确。“看书的人没有钱,有钱的人不看书”,这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是有的文章说:书价高“限制了图书正常销售”,“不少图书定价大大高于实际价值”,都是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正常销售”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界定?价格与价值是什么关系?怎样算高?怎样算低?至  相似文献   

5.
一、“以书养书”不失为一条良策由于纸张材料、印装工费不断提高,以及发行渠道仍不很畅通等多种因素,不少出版社的经济亏损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科技类出版社尤甚。面对这一局面,出路在哪里?有人主张:一靠国家投资,二靠社会投资(增加读者负担)。这固然是不可缺少的办法和途径,应该逐步解决。但由于国家财政的困难和读者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大  相似文献   

6.
出版社是图书的信息源,读者是信息接受对象。怎样才能在出版社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密切联系呢?这就需要研究图书信息的科学传递问题。大概是在三年之前吧,有个出版代表团访英,带回来英国出版界广为流行的一句话:“一本书至少要宣传两百次。”这大概是极而言之,无非是强调宣传的重要性。近来广告的声誉不佳,图书宣传不免受到了“池鱼之殃”。轻一点的,被人讥之为“老王卖瓜”;重一点的,则被加上了“花嘴媒婆”的恶名,于是,有人从“宣传两百次”转向取消主义:“酒好不怕巷子背。”宣传不宣传似乎都无足轻重。凡事最怕走极端。思想方法的片面性,往往会导致实际工作的摇  相似文献   

7.
从一件小事说起。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我编的《笔记文选读》,序言里有这么句话:“一九四三年曾经集印单行,后来因为这样的书读者还有需要,书店里很久没有重印了。”这句话大概连小学生看了都会觉得奇怪,怎么“书店里很久没有重印”是因为“读者还有需要”呢?原来这一句本是“……后来因为这样的书需要者不多……”,这次重印之前不知道是出版社哪位同志奋笔一改改成现在这个模样,而序言末了的署名和年月却没有动,于是我就只好背上“不通”的黑锅了。  相似文献   

8.
总观200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最深体会是各个出版社的营销观念正在逐步加强。 北京图书订货会已经举办了14届,举办该订货会的初衷是订货。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普及,社店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大社已经与书店建立了“新书主发”协议,新书在一周内便可与读者见面。对这些出版社而言,其所能展示的对于书店来说确实尚未订购的新书也只限于10天左右内出版的图书,依靠如此少量的新书去获得大量的订单,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各个出版社对此订货会的热情与10年前相比有增无减呢?应该说,正是近年来这些出版社的营销观念发生…  相似文献   

9.
无米之炊“难为”,“有米之炊”,如果不是好“米”也难做出好饭。出版社也是,只有有了优质米,有了好的稿子,出版社才能奉献出佳作名篇。对于出版社来说,优质“米”至少应具备两个条件:内容上要是一流的,有深刻的思想,新颖的见解,足以称誉当世,传之久远;形式上也应是一流的,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显然,要拿出这样的优质“米”决非易事,而是需要付出全副力量甚至毕生精力的。  相似文献   

10.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谈到他办出版社的经验时说,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不欺读者”。不欺读者,是出版界的公德,也是办好出版社的秘诀——以自己的不欺读者的出版物,去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以求得出版社的发展与繁荣。所以,有远见的出版家讲究“以质量求生存”。然而,当今的某些出版社,却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内容提要、征订广告、书的封面封底,以眩惑诱人的文字,明目张胆地欺骗读者。例如:某文艺出版社把盗自台湾天一版的艳情小说吹嘘为“皇室孤本”;某出版社从吴楚材的《古文观止》抽出几十篇来标榜着《古文观止小学生读本》出售;某出版社竟然编造“毛泽东测姓论胜负”、“刘少奇测天掀工潮”、“周恩来测万解危难”……之类的荒谬传闻,为他们出版的《生活中测字术》作广告;某大学出版社为了宣传《十二生肖查命方》,竟然说:“1993年是鸡年,鸡被  相似文献   

11.
于薇 《现代出版》2000,(2):27-28
由于性质使然 ,大学出版社的任务之一就是给大学老师出版学术著作。然而 ,如今学术著作的征订数量少得可怜 ,很少能达到正常的开机数 ,假如不顾这种现状强行出版 ,就有可能在经济上拖垮大学出版社 ;而要是完全拒绝这类书的出版 ,又不符合建立大学出版社的宗旨。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 ?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 ,如果能积极挖掘学术著作中的市场“含金量” ,出版这类作品不仅可以做到不亏本 ,还可以做到有所赢利。一、学术著作需不需要考虑读者面的宽窄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 ,写作时很少有人能想到读者面的宽窄问题 ,而作为编辑 ,这个问题却必须加以认…  相似文献   

12.
《独上红楼——九面来风说红学》,梁归智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我不善于写书评,也不愿写书评,因为以个人之见来轻量妄议人家的著作,心里总觉不甚安然。可是这回要破例了——所因何故?就是既然见了《独上红楼》(“梁归智红学三书”之一)这本好书,不说几句话,向读者推荐,只顾独自欣赏,岂不也是一种“自私”的事情?做人治学,首  相似文献   

13.
每月视点     
观察教育出版数字化走向何方在全国大学版协近期举办的数字出版论坛上,业界对于数字出版的定义从原来相当狭窄的“电子书”“进化”为现在内涵和外延更丰富的概念,表明整个出版业在开始加速数字化进程的情况下,教育出版领域也已经形成了数字化改革的小气候。由于教育类图书读者集中于学校,出版社在进行数字教育产品的市场开发方面显然具有更多的优势。教育出版领域在进行数字化尝试的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赢利模式的问题,即相对于纸本图书的出版利润,数字图书的销售显然相去甚远甚至微不足道,不值得出版社单独成立部门来运作;而很…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曾经在图书市场行销一时的《没有任何借口》、《执行力》等由“国外知名学者”写的经典著作,竟然是子虚乌有的“圈套”,是压根儿就不存在的伪书。读者还真就此开了眼界,除了盗版书,如今又有人“发明”了伪书。少数出版社炮制伪书的拙劣行为在媒体上披露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读者极为愤怒,他们怀着满心的希望买回的图书,竟然是一文不值的伪书,作者托马斯的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身份,居然是人为编织的“美丽的谎言”。伪书的出笼,使出版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这些伪书是怎样出笼的呢?是出版社的编辑不辩真伪,受了作者的…  相似文献   

15.
知识无限而生命有限,始终是读书人颇感无奈的难题,在当今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的信息时代,这一难题变得尤为严峻。因此,当一本新书摆在读者面前时,任何珍视生命的读者都不会不考虑:它是否值得一读?显然,这涉及到了图书可读性的评价标准问题。 尽管对于不同种类的图书或不同背景的读者来说,图书可读性的评价标准可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一、适应读者 1.确定读者对象和读物起点从书籍出发,适应读者,吸引读者,最终创造读者,并从读者中提纯或过滤出某种对出书有用的信息,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互动”,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出版物的根本目的所在。但是,创造读者的先题条件是了解读者、适应读者。作为编辑,应该研究读者的层次、心理和兴趣,这是研究自己的编辑工作如何适应读者的基础。书籍与读者既然是一种“互动”关系,那么,要想适应读者,首先就有一个根据出版社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17.
如何把出版社的图书、杂志及时送到读者手里?读者想看什么样的图书和杂志?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这些情况如何及时准确地反馈到出版社那里?这是现代出版流通体制研究的重大课题。从日本出版流通体制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出版流通体制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专业出版社的市场营销,相对于综合社来说,显得清晰简明,因为专业图书读者群体集中,购买忠诚度较高。不过,要让专业出版营销达到理想状态,还真要多问几个“问号”———做什么?怎么做?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1 1),才能取得优异的营销业绩。做什么?市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图书?———不是零打碎敲的几本几套图书,而是具有气势和后劲的整个“产品线”?以中医药图书为例,我们看看如何对高度竞争、同质化严重的市场进行“市场区隔”。这首先涉及对现有“产品线”的盘点、梳理。分析中医药图书的终端读者,主要是学生群体、专业群体和大众群体。笔者…  相似文献   

19.
今年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年会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几家大学出版社的图书,在“9·11”事件后如何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显然,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这其中,有两家大学出版社的变化是最大的:耶鲁大学出版社(Yale)和拉特格斯大学出版社(Rutgers)。他们一些书,事件以前销售平平,但在事件后订购量急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出版业已悄悄地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化,虽然还不十分明显,但最终必将对出版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初是出版社建立一种通过出售“半成品”图书而盈利的方式。传统上读者看到的都是出版商认为合适才出版的书。换句话说,由于商业利润的驱使,出版社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但出版社则认为它是根据读者需要出书的。最好的办法是将读者的需求与出版社所能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