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八校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对整个西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史书记载不详,涉及八校的史料也十分匮乏,众多学者对八校的设置及其归属问题,诠释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西汉后期成、哀年间,刘向父子主持、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校书活动,前后长达二十馀年,成为中国学术史、文化史上不朽的盛事。这次校书活动的意义,首先在于将先秦、西汉间杂乱糅莒的典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使每一种书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传本;其次,基于对典籍的号察,梳理了先秦、西汉间学术发展的源流和线索,并通过综合性的书目《别录》、《七略》体  相似文献   

3.
杜穗 《图书馆论坛》1999,(1):92-93,35
本文论述了西汉刘向父子进行的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书籍校理工作。扼要介绍了刘向父子校书的历史背景 ;刘向父子校书的主要方法 ;这些校书方法奠定了校勘学基础 ,并由此创立了中国古代目录学。  相似文献   

4.
版本学研究的新成果──《版本学》评介晓雨(南京大学图书馆)假如从我国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光禄大夫刘向着手校理群书算起,“版本”在文明悠久的中国已经有大抵同我国的公元后纪年同样漫长的历史。这是因为,自有书籍的产生,便产生了版本现象;自有了版本流...  相似文献   

5.
古籍整理的三种境地景海峰(深圳大学副教授):我国古代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举世罕匹。早在西汉,太史公论先秦六家之要旨,于儒已有“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之感叹。下及两千余年,丰富的历代文献、发达的校仇董理之学、难以计数的经籍大师……这一切足以...  相似文献   

6.
一张好的报纸,不仅要有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新颖别致的版面,还应具备一流的编校质量。新闻校对在报纸出版程序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江西日报社从事校对工作八年,我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两句话:既坚持校“异同”,又坚持校“是非”。 所谓校“异同”,即在校对过程中,把录入、编辑中的错字、别字、错词、错句、错标点等一一校正过来。一般校对工作中的“一校”主要就是进行这项工作,它强调以原稿为准,对原稿负责。重要的稿件如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还要求两人“一唱一看”地校,以小样…  相似文献   

7.
陈勇 《出版经济》2003,(2):26-27
我国的校对工作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校气雠的含义。早在西汉时代著名的编校家刘向就给予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为雠。”刘向的定义,鲜明而形象,古代的编校合一是与出版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随着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出版手段,出版生产力逐渐发展,编校工  相似文献   

8.
《七略》、《别录》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主持校书活动的重要成果,历来学者对二目多有研究,但是对于二目的编撰者和成书先后问题仍莫衷一是,本文从二目编撰过程和分类继承的角度考辨《别录》成书当在《七略》之后。  相似文献   

9.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以下称《汉志》)著录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这是对医学典籍的最早著录。《汉志》所著录的书籍,是在西汉刘向《别录》、刘效《七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所以,其所著录的医经、经方之书,俱是西汉以前存世的医籍。要了解这些医书整理和著录的情况,应先了解刘向等校书的方法。一、《汉志》对医经与经方的整理著录方法据《汉书·艺文志序》说:“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威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其中专门提到待…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目录之书的提要传统,创始于西汉刘向的《别录》,其时称之为“叙录”。“叙录”的内容,除著录书名、篇目及雠校原委外,还记述著者生平,说明书名含义及书之性质,考辨书之真伪,论述其价值与学术源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殷周时期已经有了书目的萌芽,但正式的校书编目工作则始于西汉。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开创之功。它在校勘整理文化古籍的基础上创立了撰写叙录、总序、大序、小序等方法,对后世目录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五、置官“校书”,“通儒校勘”,名人任“校对”,“校对”出名人,反映了我国重视校对人才的优良传统。西汉于秦火之后,特别重视古籍校勘人才。汉代先后在宫中兰台和东观置校书郎、校书郎中,专司校勘宫中藏书。三国魏时  相似文献   

13.
《汉书》《汉书》首创纪传体断代为史的先例,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历时230年,包举西汉一代和短促的王莽政权。作者班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父亲班彪是史学家,曾作《后传》数十篇续补《史记》。班固以《后传》为基础,历时20多年,至死于狱中,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完,由班固之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写成了《汉书》。《汉书》以汉武帝中期为界,可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基本录自《史记》,后一部分,就史料的原始性、系统性、完备性来说,在今天存世的西汉史史料中,没有哪一种可与它相比拟,它在西汉史研究中的重要性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4.
晚清杨守敬、黎庶昌驻日期间,曾三次借阅枫山文库藏古钞本《春秋经传集解》。第一次为光绪八年(1882年),杨守敬通过友人枫山文库馆员岩谷修私自借出影钞。第二次为光绪九年(1883年),黎庶昌通过外交途径获准借阅,委派杨守敬借出并组织人手进行对校,是为《春秋左传杜注校勘记》。第三次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黎庶昌再次驻日时,又曾借阅。第二次时,杨守敬在组织人手对校过程中,私下里又将其影钞本与古钞本原书比对,出具多条校记,时间都是光绪九年。然而杨守敬忽略了影钞本上其光绪八年的题识笔误,留下漏洞。直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其刊刻《日本访书志》时,才将光绪八年的题识删除,又重写了一篇,并且未再写题识时间。由此,造成与王重民《日本访书志补》中所收光绪八年壬午夏所记题跋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曲台小考     
李更旺《西汉官府藏书机构考》一文,(载《图书馆杂志》1984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李文)对西汉官府藏书机构作了系统的论述,读后颇受教益。然难免亦有疏忽之处。现仅就曲台一处,作一小考。曲台为殿名。《三辅黄图》卷二:“未央宫有曲台殿”。而李文云:“天禄、麒麟、曲台三阁,既是藏书之所,又是校书之地。”把殿、阁混为一谈。按:殿,在古代泛指为高大的堂屋。《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  相似文献   

16.
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坛文臣名将人才辈出,在这其中霍去病因其年纪轻轻战功赫赫而成为当时风头最劲之人。他打破了多年来匈奴对西汉的外部压力,改变了西汉政权挨打被动的局面,也对西汉体育风格特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促进。  相似文献   

17.
沈超 《大观周刊》2012,(3):31-31,46
西汉时期,汉武帝最早提出了对治理边疆的一些想法,西汉屯垦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西汉屯垦实施的作用,它的积极作用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消极影响。由于对西北地区过度的农耕式垦殖,不仅仅造成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了持续的生态危机,还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国家全局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与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8.
张兴生 《兰台世界》2014,(1):158-159
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坛文臣名将人才辈出,在这其中霍去病因其年纪轻轻战功赫赫而成为当时风头最劲之人.他打破了多年来匈奴对西汉的外部压力,改变了西汉政权挨打被动的局面,也对西汉体育风格特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促进.  相似文献   

19.
苏州东南郊的水网平原上,有个建于西汉的古镇叫甪直,镇上河道纵横,小桥流水,粉墙黑瓦,古色古香。全镇有五十六座桥、八处风景点,建于梁天监二年的保圣寺内有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的泥塑罗汉,有唐代著名文人陆龟  相似文献   

20.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西南隅的大葆台西汉木椁墓于1974年6月初在基建施工中被发现,同年8月由大葆台西汉墓发掘组对墓葬进行发掘整理。鉴于一号墓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墓葬形制及结构,北京市政府决定在原地修建大葆台汉墓博物馆,以保存并向后人展示这座古墓葬的原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