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于从三岁起我们就有意培养女儿按时作息的生活习惯,而我和丈夫又身体力行地比女儿早起一个小时,五岁时,女儿就能自己起床了。女儿起床的时候,我们俩总有一个在厨房忙碌(丈夫在的时候居多)。女儿起床后总是习惯性地奔向厨房看看我们。女儿来到厨房时,无论我们在干什么,她都要问这问那,我觉得女儿还小,怕她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自己到厨房动厨具出现危险,便告诉她赶紧刷牙洗脸去。可丈夫不一样,每一次他都会耐心地回答女儿的询  相似文献   

2.
暑假里,偶遇一学生家长。闲聊中,她忽然问我:“刘老师,您注意到今年夏天您班上的女生什么时间穿裙子的吗?”没等我回答,她接着说了下去:天热起来的时候,她把女儿的裙子找了出来,可女儿每天仍长衣长裙地去上学。开始她以为女儿嫌裙子不漂亮,心里还有些生气。可有天中午,女儿回家后急急忙忙换上了裙子。她很是奇怪,忍不住去询问女儿。女儿很神秘地告诉她说:“我们老师今天穿裙子了,我们班十几个女同学就看老师什么时候穿裙子我们才穿呢!”  相似文献   

3.
女儿学医乐     
王琴 《家庭教育》2014,(1):30-30
女儿寒假快过完的那天,我们开家庭会议,要女儿总结这个假期玩了什么,学了什么,有什么事让她记忆深刻。 女儿听我们说要她讲讲自己的事情,兴奋地站起来,像模像样地开讲了。  相似文献   

4.
女儿妮妮从小就不喜欢唱歌跳舞,我们夫妻俩也没觉得这是什么缺点,就有意无意地回避着女儿的这一弱项。我们认为,只要女儿是快乐的,我们也就快乐了。转眼间女儿3周岁了,该送幼儿园了,我们兴高采烈地为她做好了入园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妮妮像个小大人一样,很潇洒地向我们挥挥手迈进了小班教室。她的入园表现深得老师的欣赏,之后更是令老师感动——她主动劝说和关照哭闹的小朋友,她也由此荣登了“班长”的宝座。但好景不长,一个月后,女儿不愿去幼儿园了,每次接她都是闷闷的。老师说妮妮怕上音乐课,让我们回家好好引导她。我与丈夫四目相望,音乐舞…  相似文献   

5.
一天周末,女儿坐在床上看电视。我们烧了她喜欢吃的肉饼汤,叫她下来到饭桌上吃。她不愿意。我们只好把汤端到她的手里,她漫不经心地接过去,一不小心就把汤撒在了床上。我顿时火冒三丈,一把将女儿抱下床来,照着屁股打了两下。女儿吓得哇哇大哭,我气得摔门而去。妻子只好收拾残局,不断地哄着女儿。  相似文献   

6.
祺卓 《家长》2010,(10):12-14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之前,我和丈夫很少给她零花钱,因为她的吃穿用我们都精心安排好了。可自从女儿升入三年级,总嚷嚷着找我们要零花钱,还说别的同学都有,就她没有。我们开始没答应,但女儿说她们班的姗姗请她吃了两次汉堡包了,她却因为没钱而不能回请。我和丈夫一合计,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女儿在同学面前失礼。可我们也不知道该给她多少零花钱合适,就给了她60元,嘱咐她先回请姗姗,剩下的钱用来接个短儿。女儿欢天喜地地拿着钱走了。第二个月女儿又找我们要钱,我们想,既然已经开了头儿,那就每月给她60元吧。  相似文献   

7.
我女儿很喜欢wawayaya的童话软件《小红帽》。尽管她还是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可是她绘声绘色的讲解和投入的表情让我们为之惊讶。她喜欢一边听故事一边点击鼠标,把藏在画面里的各种小动物都找出来,每次出现意想不到的东西时,她都会很高兴地指给我们看。昨天,几个朋友来我们家玩,看到女儿声情并茂地讲故事,他们都夸我女儿语言能力强,还纷纷向我讨教育儿经验呢!现在,女儿正张罗着一出戏,她自己当小红帽,爸爸当大灰狼,妈妈当外婆……当然,我们绝对会非常乐意地配合她,让这个童话剧在我们家客厅如期上演。看着女儿快乐的样子,我们想和大家一起分…  相似文献   

8.
睡事纷争     
女儿上床前要“一跑二笑三哭闹”,上了床,还有“痒、渴、尿、唱、拍”五个步骤等着,如此一来,睡好觉的愿望简直就成了我们的梦想。一切都缘于我们与女儿的睡事纷争。不知从何时起,女儿对睡觉开如深恶痛绝了,具体表现为睡前要“一跑二笑三哭闹”。跑—当我们准备给她洗漱时,她撒欢地满屋子转,即使被抓住了她也作势随时冲刺,因此得我们两人配合才能制住她。即便这样,她也要在我们怀里左摇右摆,以增加我们的操作难度。笑—她会“咯咯咯”不停地发出笑声,笑得那么无忧无虑,那么天真无邪,我们也只好陪她先傻笑一阵再说了;哭闹—她还会张了嘴拼命地哭,而且一时半会儿没有打住的迹象,以抗议我们的家长作风:凭什么要我8点上床,你们却拖拖拉拉地玩?总而言之,女儿只有一个目的,即拖延上床时间。这还仅仅是前奏。好不容易闭了灯,小脑袋放到了小枕头上,女儿又会来些花招,且日渐层出不穷。一曰“痒”。女儿抬高了双腿,请求妈妈或爸爸挠痒痒,挠完了小腿挠大腿,挠完了大腿这痒虫又转移到背部。挠不挠?我们当然得使自己的五指成耙状,为她尽心尽力地服务了,否则她会不停地扭动,直到你确信真有一只痒虫正在她身上游行为止。二曰“渴”。女儿咂吧着小嘴,嘟嘟嚷嚷地说要喝水。给不给水喝?...  相似文献   

9.
马莉 《辅导员》2009,(14):55-55
【家长自述】女儿为啥这样冷漠自私? 女儿是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最小的一个,一家人谁都喜欢她,宠着她:我和她爸爸虽然工作都很忙,但对女儿却百般呵护,有求必应,起早贪黑地为她做这做那,但我发现女儿却不领情,好像我们为她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有一件事至今我都忘不了,在一个暑假里,我带女儿去海边旅游,刚到的那天晚上我们在宾馆的客房里玩起了捉迷藏,女儿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看到她那么开心,那么快乐,我这个做母亲的感到很幸福。  相似文献   

10.
女儿放学回来,忧心忡忡地跟我说,她们班级里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赵雪可能要辍学了。唉!她学习比我好多了,人也好,我们部很喜欢她,怎么会这样?女儿不停地叹着气,为她感到惋惜。  相似文献   

11.
女儿从小就很聪明,让我们感到高兴和满足。可她4岁那年,我们突然得知,表姐的女儿不到4岁就能背上千个英语单词了。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急忙将女儿送进了幼儿英语学习班,后来又让她参加了美术培训、少儿珠心算培训……上小学后,女儿果然成绩很好。可一想到与表姐女儿的差距,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我们依然不敢松懈,不断地把她送进各种课外培训班。有时女儿不听“调遣”,我们也免不了训斥、拳脚甚至是耳光……谁知,就在我们煞费苦心时,她的学习成绩却一路下滑,最后居然讨厌学习,并且变得沉默、忧郁和孤僻了……  相似文献   

12.
快乐每一天     
女儿航航的姗姗来迟,使得我们和许多年轻的父母不太一样,少了许多忙乱和苦恼,多了许多从容和自信。作为教师,我们深知灌输式、强迫性的施教是对孩子的伤害,所以从女儿出生到现在我们从未一本正经地教过她一点儿东西,而是用一颗富有童趣的心理解女儿,用实际行动影响女儿,从而引导她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6岁的女儿下跳棋特棒,常常能下过我和他爸爸。因此,她常邀我们陪她下棋。 放暑假了,侄子、侄女来到了我们家,女儿又邀我和侄女与她下棋。第一盘棋女儿三下两下就赢了我们,她跳啊,笑啊,满屋子地喊着:“赢啦,赢啦,我是冠军,我是冠军,姐姐最后!”侄女也不甘示弱,要求再下一  相似文献   

14.
“妈妈,电影太好看了,里面有许多会飞的怪兽!我们还买了瓜子吃,我们还买了酸梅吃!”还没进家门,五岁半的女儿就对我兴奋地说了起来。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丈夫宣布要带女儿去看电影,女儿开始还有些不相信,但当证实了她爸爸不是在骗她玩时,她一下子跳了起来,这可是她许久以来的一个梦想啊!有一段时间,星期一从幼儿园一回到家里,女儿就会要求我们带她去看电影。因为她同桌王亦非的爸爸妈妈经常在星期天陪他去看电影,他到幼儿园后就讲给女儿听。女儿每每羡慕得不得了,回家后总要缠我们一阵子,我们总是允诺在下一个星期天实现她的愿望,可是,一到…  相似文献   

15.
帮助了骗子     
星期六,女儿和我兴高采烈地从图书大厦走出来,女儿怀里抱着她喜欢的、我为她买的新书。阳光暖暖地照在我们的身上,女儿穿着红色的外衣,蹦跳着。  相似文献   

16.
丝蚂 《家教指南》2003,(11):58-59
一位母亲向某心理学专家咨询时说:“我女儿今年10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女儿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就是特别嗜好表扬。在家里,不管她干什么事情,如果我和她爸不及时给予表扬,或者说表扬得不到位,她就会非常不高兴,情绪一下子就从山顶跌入山谷。久而久之,我们发现,如果我们不表扬她,她干什么都索然寡味。因此,我们摸准了女儿的这种脾气,平时也就动不动就表扬她,哪怕她只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是取得了芝麻大点的成绩。但令人担忧的是,习惯了表扬的女儿,根本无法接受我们一点点善意地批评。有时候,当她在学习上,或者是在生活中做得不太好,…  相似文献   

17.
“小不点”是我的老友闻茵的女儿。她们一家三口眼下都快乐地生活在美国。年前带女儿回了一趟国,她说此次回来想做的事就是要吃一顿“正宗的中国菜”。她的首选便是作为老同学的笔者家。席间我们的话题始终都没有离开她那“美丽的花朵”——五岁的女儿,她津津有味地讲述了在美国带女儿时的一些值得回忆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女儿小的时候,我们怕她长大了变成娇气的公主,因此常常有意识地培养她勇敢的品质。没想到,这种教育导致了今天的女儿像个敢死队的小疯子。昨天,女儿双手抓着晾衣杆荡秋千,结果可想而知,晾衣杆由于承受不了她的"辣手","喀嚓"一声断了。女儿则来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嘴啃泥"。  相似文献   

19.
女儿小的时候,我们怕她长大了变成娇气的公主,因此常常有意识地培养她勇敢的品质。没想到,这种教育导致了今天的女儿像个敢死队的小疯子。  相似文献   

20.
家有儿女     
<正>老公说我们应该付女儿照料弟弟的费用。的确,6岁半的女儿正在给4岁的弟弟讲睡前故事。此前,她已经带着弟弟拼了火车、玩了气球,而且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爸爸妈妈,你们可以休息一会儿了,我来带弟弟。"女儿上小学后,自觉地把她和弟弟归类为小学生和幼儿园小孩,并且非常珍惜她小学生的羽毛,拒绝和弟弟玩"呆游戏",弄得弟弟总是问:"我为什么不上学?我什么时候上学啊?"不过,女儿很快为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