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树彬 《内江科技》2012,(11):118+197
本文在分析胜坨油田已有描述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储层的层内、层间非均质性,描述了特高含水期储层主要变化变化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并从剩余油储量大小和储层非均质两方面分析了对堵水调剖效果的适应性,为胜坨油田下一步的堵水调剖选井、选层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乔庄油田梁20块已经进入低速递减生产阶段,地层能量保持状况较差,且纵向上小层发育多,层间非均质性强,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储层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目前西部井区无井控制,储量失控严重,通过开展水淹规律研究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合压驱技术,完善西部井区井网,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梁家楼油田纯56块沙三中平均孔隙度21%,平均渗透率2553.9×10-3μm 2,单层厚度25 m,物性好,采出程度较高(43.17%),含水高(98.1%)。区块高含水、剩余油认识不清,从取芯资料分析该块层内非均质性强,层内非均质性对剩余油控制程度不明确,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楚,需要在测井二次解释基础上进行精细地质建模,认清储层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4.
李美娜 《内江科技》2007,28(1):52-52
本文以胜一区沙二1-3注聚扩大区为例,分析找出了储层非均质、剩余油分布状况以及井网条件是影响注聚后期见效井含水回弹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地治理了含水反弹井区,促使多层见效,提高了注聚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在高含水开发后期,利用高精度碳氧比指导下的细分小层技术,针对厚油层层内非均质影响,对剩余油监测手段进行了优选,利用高精度碳氧比测井,结合沉积微相研究,层内分层能力达到0.5米-0.8米,剩余油挖潜对象从二、三类层向一类层厚层转移,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系统,体现了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6.
郭士博 《内江科技》2014,35(11):63-63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是特高含水期油藏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次研究中,以埕东东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密闭取心井资料、测井资料、动态监测资料及生产资料等,利用地质工程方法、数值模拟手段和室内试验技术对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重点研究了储层非均质性、井网状况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孤东油田七区西北部上馆陶组属内陆河流相沉积的非均质多层砂岩亲水稠油油藏,油水粘度比大、非均质性严重,中低含水期含水上升快,水淹不均匀,因此特高含水期仍有大量剩余油分布,针对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形态,通过细分流动单元、简化层系、补孔扩射、优化注水压力、堵调结合、防砂扶井六项挖潜技术实施剩余油挖潜,改善油藏水驱效果提高采收率,在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胡状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加大、开发效果变差等系列问题,解放思想,摸清剩余油在平面和储层间的规律,进行严重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类与韵律层重组研究,为油田的后期开发打下基础,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井-地组合电位成像法介绍及在临盘油田的应用实例,解决了其它饱和度测井技术的不足,能综合解释地层非均质性、水驱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6,(7):60-61
开展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挖潜剩余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层内、层间和平面的角度描述了W7断块储层非均质性,认为W7断块储层层内夹层发育;层间各砂体平均渗透率差异较大;平面上油气分布以及砂岩有效厚度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胡12块油藏纵向上储层由多级级差序列组成,层间非均质严重;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发生减渗和增渗作用,层内高渗条带发育,出现大孔道,层间矛盾进一步加剧。目前采出程度仅为18.38%,而综合含水高达94.77%,综合含水与采出程度不匹配。针对存在问题,明确以层间挖潜、主力层有效恢复为重点,强化动态监测,深化剩余油潜力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调整井挖潜微构造剩余油,实施相控剩余油,优化、完善注采井网,有效提高主力层采液速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实现了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2.
对储层地质特征、非均质性以及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最终目是为了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制定相应的挖潜措施。剩余油分布研究最有效的方法是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在剩余油分布研究课题中的取得的成果,总结出了一套较好的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纵向层系多、层间非均质性强、开采方式等因素造成层间干扰型剩余油的形成,在油田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层间干扰型现象尤为突出。本文以文51块为例,通过对层间干扰型剩余油的因素分析,通过数值模拟软件确定层间干扰型剩余油的分布,结合低油价形势确定相应的挖潜措施。实例表明,明确合采层间干扰因素,确定合理的技术对策,对此类油藏开发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胜坨油田沙二段83层经过数十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油藏中剩余油的分布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利用含油薄片资料,对特高含水阶段沙二段83层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形态进行了分类,并对影响微观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后,该层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形态主要有四种:网络状、斑块状、孤滴状、油水混相;该层上部的剩余油以网状为主,中部以网状、斑块状常见,下部则以孤滴状和油水混相居多;储层的润湿性、毛管力及孔喉网络的均质程度等参数的变化对微观剩余油的分布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13,(7):44-45
<正>文明寨油田经过多年的强化开采,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藏开发的主要矛盾随之由层间、平面矛盾向层内矛盾转移,储层内部结构非均质性作为主导油田开发后期水淹形式和剩余油分布复杂的核心地质因素,成为开发地质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本文提出夹层是控制层内韵律段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水驱数值模拟模型,研究夹层对韵律性厚油层剩余油富集的影响,提出正韵律厚油层挖潜方式及其适应性,提高油藏的开发水平及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陈长征  毕建福  卢黎霞 《内江科技》2013,34(5):155-156,154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高成熟期,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剩余油分布模式和剩余油控制因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研究,总结了平面、层内和层间三个方面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平面模式包括边缘沉积相带、微构造高部位、封闭性断层附近和注采井网不完善四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层内模式包括滨浅湖砂坝复合韵律、水下分流河道正韵律、河口坝反韵律三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层间的物性差异也导致了剩余油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大庆长垣喇嘛甸油田主要发育泛滥-河流平原相沉积的厚油层砂体,厚油层内部非均质性突出.经过30多年的开发,综合含水已达94.09%,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厚油层内部.为了寻找剩余油,开展了厚油层内部建筑结构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通过对四级结构单元及各类结构界面的模拟,揭示厚油层内部结构界面和夹层的空问分布特征,为层内剩余油分析及有效挖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反韵律厚油层长期注水开发后,易产生优势通道,使层内水驱渗流更加复杂,剩余油的赋存位置和形态发生变化,对厚油层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模拟反韵律厚油层内存在优势通道时,对剩余油的赋存规律进行直接观察;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不同韵律优势通道概念模型,分析了优势通道对剩余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势渗流通道的存在,使反韵律层内非均质程度加重,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低渗透率层段,并且优势通道渗透率越高、厚度越大,低渗透层段剩余油富集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河流相沉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孤东油田四区属河流相沉积而成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本文通过研究非均 质对剩余油在储层分布规律的控制机理,明确此类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确定今后挖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出程度可以反映剩余油的多少,从而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影响采出程度的因素为开发和地质条件。本文根据某油田V层系油藏特征,应用流线模拟方法,建立非均质模型,分析不同采液速度、井距、平面渗透率级差、地层倾角等因素对非均质油藏采出程度的影响。根据不同平面渗透率方向性设计了反九点井网方式下的0°,45°,90°三个模版来具体研究,回归出采出程度的相关式,与统计分析所得的经验公式具有较好的吻合性。该方法为预测非取心井采出程度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油田开发方案调整、措施井层优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