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琦 《教育》2013,(9):5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昨天下发通知,市属博士后子女可就近上学和上幼儿园,也可在京参加高考。目前北京地区共有611个博士后流动站、252个工作站,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3.5万余人,在站1万余人,居全国首位。(2013年3月5日《北京日报》)当前北京的学校、师资等教育配置都是针对当地户籍学生而设置的,如果忽然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学生,恐  相似文献   

2.
元旦前,全国25个省市的异地高考方案相继出台,艰难落实了去年8月底国务院有关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指示精神。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异地高考方案在众人的翘盼中,终于在2012年最后一天来临之前同时出炉。北京市从2013年起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有条件"地放开高职和专升本:上海市以进城务工人员的"积分"来划定随迁子女享受高考的不同权利:广东省则决定以2013年、2014年、2016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分步骤、分层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的高考问题。  相似文献   

3.
立场     
《教育》2013,(4):16-17
异地高考别拿职业教育做"挡箭牌"王寿斌1月7日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元旦前,全国25个省市的异地高考方案相继出台,艰难落实了去年8月底国务院有关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指示精神。北京市从2013年起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有条件"地放开高职和专升本;上海市以进城务工人员的"积分"来划定随迁子女享受高考的不同权利;广东省则决定以2013年、2014年、  相似文献   

4.
《教育》2013,(7):26
方案导读深度点评作为我国第一流动人口大省,目前广东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数达365.4万人(珠三角外来工子女超300万),其中外省户籍188.1万人,平均每年级20多万人,比全国10省义务教育学生总数还要大。在外省户籍学生多、本省高考生总量大、高校招生计划少三重压力下推出异地高考政策,广东迈出了艰难而意义重大的一步。地域特殊、经济发达等,成为吸引外来人员来广东的巨大引力,广东全面放开异地高考存在四大难题:一是随迁子女众多,教育资源承载能力不足。广东预计每年将有超过20万的随迁子女  相似文献   

5.
<正>专版要目北大教授给北京异地高考方案打零分给上海打了不及格异地高考,难点何在?异地高考开口子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可怕解决异地高考须突破现有高考制度框架各地异地高考方案汇总数据在北京,统计资料显示,2008耀2009学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又据北京市教委统计,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达2000多万,其中非京籍人口70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随迁子女41.9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9%。到2014年,北京市小学一年级入学人口将由目前10万人左右剧增到18万人左右,增长率高达80%。大量孩子在北京读完一部分课程后,不得不忍痛离开北京、离开家人,回原籍读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非本地学生在北京难以升学,尤其是难以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6.
程方平  张千帆 《教育》2013,(7):30-31
异地高考要放到一个大的环境和背景里思考,如果这些改革总是在一个救急的状态下进行是很危险的,异地高考政策应该由谁来出台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由教育部门出台,显然是不够的。程方平:异地高考方案应由人大出台《教育》旬刊:对异地高考您怎么看?程方平:首先,我们要厘清异地高考这一概念。一些专家学者就提出异地高考的说法其实不是很合适,他们认为,随迁子女就地高考这个提法更恰当一点。之前有一个概念就是高考移民——很多人为了获得高考优惠政策到青海、宁夏  相似文献   

7.
异地高考改革从实质上讲是教育公平问题,涉及多方利益,改革是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异地高考改革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是其产生的主要背景。时至今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呼声最高的地区和省份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但是仍未有实质性进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异地高考方案迟迟未能突破,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本文概括为资格认定难、利益平衡难、改革独行难和实施操作难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就地高考问题,各地方政府在中央宏观指导下相继出台细则,可各地政策却引发社会争论。通过探究异地高考政策的价值取向,提出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关键在于高考招生制度的逐步变革,放开大学招生自主权;重点在于加大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投入,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前提在于改变传统育人观,培养终身学习观。  相似文献   

9.
《云南教育》2011,(23):35-39
外来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读书,却不能在城市参加高考,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有的孩子甚至在求学地与户籍地都不能参加高考。去年,万余家长曾签名上书教育部,呼吁解决借读生的高考资格问题。今年,又有“异地高考”民间方案出笼与15名学者上书,再次把随迁子女的高考权利问题摆上桌面。  相似文献   

10.
异地高考的利益博弈、困境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不断增长,异地高考日益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它涉及大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升学这一现实性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利益群体围绕“异地高考”展开的博弈,不同地区在尝试放开“异地高考”所具备条件与存在阻力,放开“异地高考”的障碍以及“异地高考”的发展趋势。同时,为推进异地高考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1.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在北京上小学、中学,临到考大学,却不得不回原籍参加高考,这是万千随迁子女所面临的尴尬状况.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实行的高考户籍限制政策,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问题持续"发酵",并凸显了出来. "两会"召开前夕,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异地高考实施方案: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本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给出了时间表:异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将在10个月内出台.  相似文献   

12.
晏志成 《教育》2013,(7):19-20
2013年春节前,不少省市高考报名结束。在报道此类消息时部分地方媒体有意无意间强调,说合乎本地参考条件的异地学生很少,不会对本地学生构成冲击,似在炫耀各自地方的异地高考方案制定得"好"、制定得"妙"。所谓异地高考方案,是指允许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参加高考的方案。为什么有必要出台这样的方案?各地的方案有何特点?方案要兼顾本地考生和随迁子弟考生利益,难点又在哪里?……在各地异地高考方案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政策提出了明确规定,给各地订出最晚时间线:各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同时要求北京、上海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防止"高考移民"。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北大陈明楼举办了"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研讨会".会议材料表明,2010年在北京2200万人口中大约1000万人没有北京市户口,这1000万人在北京生活、工作、纳税,已经是新市民,但他们的孩子却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只能读到高中或者初中后回到户籍地考试.仅广东、北京、上海三地,就有300多万这样的孩子. 为了孩子能正常参加高考,很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从小留在户籍地上学.根据2007年全国妇联的调研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57%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12,(34):17
袁新文在2012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自从今年8月底四部委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出台后,人们对于各地异地高考的具体方案就翘首以待。最令人关注的是异地高考的门槛。如果设限太多、门槛太高,异地高考必然使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人们普遍认为,黑龙江省的异地高考规定比较人性化,门槛不算高。但是,其他省份的规定是否也会这样"平易近人"?教育部负责人曾明确  相似文献   

16.
熊丙奇 《教育》2013,(1):10-10
据人民网消息,截止2012年12月30日,进入高考方案最后一天(31日),包括"北上广"全国只有14个省市区明确出台了异地高考方案。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深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的解决方案。一些教育人士说,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但是短期内将很难实现这一改革,依靠这一改革来实现异地高考,并不现实。笔者不清楚他们得出短期内无法实现自主招生改  相似文献   

17.
陈晓龙 《教育与考试》2013,(1):24-27,52
山东省是最早响应教育部关于2012年各省出台有关异地高考方案的省份,异地高考方案的出台与实施主要是解决人口流动频繁背景下随迁子女参加高考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从异地高考提出的必要性出发,总结了落实这一方案面临的难题:限制性政策;新高考移民风险担忧;高校自身依附性太强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改变原有政策;加大对高教投入;减少地方对本地区高校的干预;改革高考制度等。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努力确保异地高考顺利实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截至1月9日,除西藏没有明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办法"(下称"异地高考"),其余30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公布了方案。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件要求,各省份"原则上2012年年底"公布"异地高考"方案。记者对比发现,各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有差异。沪皖曾公开征求意见2012年11月21日,安徽省教育厅公布《安徽省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最大的劳务输入大省,广东2014年首次允许外来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据了解,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在内的16个省份2014年陆续公布实施方案。这意味着,中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初步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2014年,中国参加高考的报考考生人数为939万人,较上一年增加27万人。随着“异地高考”的实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高考人数出现下降,而劳务输入大省高考人数出现上升。2014年,广东是中国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达75.6万人,同比增加2.6万人。在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骏景中学、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等14个考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4,(1):33-34
正推荐理由:异地高考无疑是2013年的教育热词,在京随迁子女的敏感身份以及峰回路转的异地高考故事让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张图同学备受争议。按照北京市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张图无法在京高考。无奈之下,父亲张建党将孩子送进国际班,准备出国留学。随后,具有美国国籍的前妻提供援助,张图很快能以美国公民身份,就可能在北京高考了——外国侨民享有直接参加北京高考的资格,这出逆袭的喜剧,在2013年给国人留下了充满黑色的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