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高考排名就有高考状元,有高考状元就有无数的拥趸者。尽管高考之前许多新闻媒体和教育行政部门信誓旦旦,强调今年不再热炒高考状元,可到了亮分之时,各种“状元新闻”还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本人虽说无追捧名流之雅好,但由于工作关系,对这些考场上得意者的学习方法、生活经验还是不能不多一份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指出高考状元流失海外严重.与此同时,状元们在职场上的表现远低于预期,大部分状元的职业成就并不突出.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造成高考状元职业发展远低于社会预期的原因很多,应该从状元自身、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方面来反思高考状元的成才问题,莫让状元成为现代"仲永".  相似文献   

3.
向梦想鞠躬     
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说这话时,有媒体公布了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大量数据表明:30多年来的高考状元几乎  相似文献   

4.
向梦想鞠躬     
正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说这话之后,有媒体公布了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大量数据表明30多年来的高考状元几乎没人成为各行业的精英,与社会期望相差很远。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高考状元似乎就是文曲星下凡。高考状元不仅天赋超人,而且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气,人们对高考状元给予的追捧绝不亚于当红明星。谁知,现实并没有按照人们预期的轨迹飞翔。  相似文献   

5.
向梦想鞠躬     
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说这话时,有媒体公布了一份高考状元的调查报告,大量数据表明:30多年来的高考状元几乎没人成为各行业的精英,与社会期望相差很远。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高考状元似乎就是文曲星下凡。  相似文献   

6.
向梦想鞠躬     
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说这话时,有媒体公布了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大量数据表明30多年来的高考状元几乎没人成为各行业的精英,与社会期望相差很远。在普通老百姓眼里,  相似文献   

7.
今天人们对于高考状元群体的关注已经形成了一种热潮。高考状元产生的土壤就是现行的教育评价方式和选拔模式。形成高考状元热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不充分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追求稳定的心理需要榜样的存在、高考状元培养圈的推动、大众媒体与商家的宣传和炒作、高校之间对状元的争夺。对高考状元热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认识它并更理性地对待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8.
“高考状元”是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也是高考的直接产物。对“高考状元”现象的治理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要举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考状元”现象的治理主要经历了局部整治与全面治理两个阶段。“高考状元”现象的长期存在,有着“唯分数”的应试教育做法和高考现行制度局限、多方利益主体的推动作用及传统考试文化观念影响等诸多原因。根除追捧“高考状元”现象要从重塑教育生态、深化教育改革入手,引导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和评价观念,还要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真正实现从“选分”转向“选人”。  相似文献   

9.
卷首     
赵岳是石家庄市的一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前几天,他接到了北京大学的保送生通知单,可是笑容还没下去,赵岳所在的学校就通知说,赵岳不能被保送,必须参加高考。赵岳的成绩太好了,他参加高考,那没准就是河北省的高考状元,一旦他成为高考状元,那培养出高考状元的学校,还不被挤破门啊。——据《中国青年报》卷首  相似文献   

10.
围绕如何看待"高考状元"热所产生的话题始终存在,从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到坊间的民众各自从自己的视角给予了诸多评论,人们对于社会上所存在的"高考状元"热,或赞之或贬之或持中立态度。而引发的众议实质是对高考分数作为惟一人才鉴定与选拔标准的反思,"高考状元"实质上只是一个教育符号,应引导社会多关注其隐含的积极意义。"高考状元"热作为诸多因素引发的社会现象,人们应理性全面地看待。教育评价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和多方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有效引导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高考状元不等于职场状元 近日,《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课题组通过核查"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的杰出人才发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而在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外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等专家名单中,均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在"杰出政治家"中同样也没有高考状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校友会网总编、"高考状元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显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高考状元无一人成为职场状元.课题组还专门调查了湖南省1977年至1999年间的30名高考状元,遗憾的是,能够查到职业状况的状元仅有9人,但这9人也无一人称得上职场精英.  相似文献   

13.
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按高校“大扩招”前22年(1977年~1998年)和后10年(1999年~2008年)两个时间段,对各地区高考状元的状况展开调查分析。此次调查到的高考状元有1120多人。调查结果显示,三十多来,高考状元没能按人们所预期的那样,成为事业的佼佼者,各行各业成名的人才,如知名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发明家中,都没有高考状元的身影。为什么会这样?是这些状元们在自身天赋上存在问题,还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出了问题?这个问题真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包括众多的教育专家们)以及社会各界其他人士好好思索。因为,这个问题关系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校友会网曾发布的《2011中国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中,有专家指出,大陆状元扎堆热门专业,缺乏理性思考,同门相斗将制约其未来职业发展,将来职场"难成大器".大陆高考状元社会责任淡薄,重个人"钱途"轻国家前途令人堪忧,国家和社会应积极主动加以引导. 在当前教育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学生考取高分意味着"教育的成功".教育开放之后,学校和社会因为追捧这个结果,高分学生层出不穷.但由此付出的代价,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高分低能""毕业即失业".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2009年全国新科高考状元中,男状元约占47.00%,女状元约占53.00%.在竞争激烈的高考状元性别大战中,女性仍占明显优势.据"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2009年5月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1999-2008年的我国各省市高考状元中,女状元约占52.36%,男状元约占47.64%,总体来看,1999-2008年十年问的男女状元仍大体上"平分天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遭遇抵抗,新课程理念难被认同,很大程度上讲,缘于应试教学经验与习惯的排斥与抵触.这种经验与习惯,既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也与应试教育体制有染.比如高考状元情结,就是历史上封建科举教育文化对当下的深刻影响.考试成绩第一,对一些优秀学生而言,是一个带有偶然性的机会与概率问题.对高考状元的推崇与吹捧,便是对考试成绩第一作用的夸大与迷信.这种状元情结,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意识,即对孩子在低年级阶段夺取考试第一的热衷与渴望.要求孩子学习优秀理所当然,但是要求孩子夺取第一便是强人所难了.  相似文献   

17.
教育广场     
《山东教育》2012,(26):63-64
聚焦新闻背景又到高考"发榜"时。虽然今年各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发声斥责炒作"高考状元"的做法,虽然各地教育部门也推出力举屏蔽考生分数,虽然专家学者发表调查报告指出"高考状元"功业未能与名号相提并论,但媒体、商家炒作"高考状元"的高潮依然不减。"状元情结"何时休?这个问题十分令人困扰。(2012年7月2日《中国教育报》)  相似文献   

18.
一、当代大学生的经济价值观的行为表征1.非理性的专业报考热。据《1999-200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载:"经济管理类专业"为我国高考状元首选的专业,高居"1999-2006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专业排行榜"第一,而部分关系到国  相似文献   

19.
钱兆成 《甘肃教育》2014,(17):18-19
正"高考状元"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自然,"状元"的美名背后带来的经济效应也非同一般。从经济角度看,成为"高考状元"者即使只比第二名多一分,都有可能多得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奖金。这并非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而是赤裸裸的现实。重奖"高考状元"的确让一部分人羡慕不已。不过如此重奖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可以激励老师的教学热情,况且,在当前教育模式下,拼成绩已经是"教育良性循环"的唯一途径。但有些问题还是有必要予以厘清。学校和政府重奖  相似文献   

20.
《湖北教育》2009,(8):46-46
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晓和各大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公布,高考状元再次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学校重奖、媒体访谈、商家赞助,高考状元一时风光无限,万众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