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的职业需求与人的公共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的天职是追寻新闻,捕捉新闻,挖掘新闻,发现新闻。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去“追”、去“捉”、去“挖”、去“发”,是记者的职业需求。记者在履行职责、尤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因为要“追”、要“捉”、要“挖”、要“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磨擦,激起一些波澜,甚至引起一些矛盾,遭到一些白眼,但记者只要出于公心,行为举止符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规范,社会受众都是理解、支持、拥护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全国记者队伍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某些媒体对记…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最近,中央“三教办”在2007年继续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提出,各新闻媒体要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名播音员,以利于改进新闻报道,增强媒体的吸引力、感染力,实现媒体自身科学发展;要鼓励编辑、记者成名成家,发挥榜样的力量,推动新闻队伍建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入世”后高校培养人才所面临的新形势为切入点。指出高校图书馆该怎么做,即只有认清形势,努力搞好信息服务的“博”与“约”、“快”与“新”,才能抓住入世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培养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学科馆员”岗位职责及其所需求的人员素质要求,在结合我国高校馆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管理创新,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的开放系统是培养“学科馆员”队伍的前提;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制度是“学科馆员”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人才引进是“学科馆员”制度能够深入发展的保障;科学的人才激励、竞争机制是实现“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新闻类节目的“说”与“播”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播音界就曾提出了“播音降调”的理论,力求摆脱“革”带来的高、平、空的阴影,通过实践也证明了“降调”是正确的。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一大批年轻的主持人加入到广播电视队伍中后,一些有个性的栏目深受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说”也就成了个性、能力的象征。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些有创新意识的电台、电视台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说新闻”的栏目,以期形成自己在新闻播出中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在实施“依法治国”的同时,提出“以德治国”,从而构成“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完整治国方略。如何围绕“以德治国”,作好道德宣传向导工作,这是摆在各级新闻媒体面前的历史性重大课题与现实的重要任务。鉴于此,在新世纪开局之际,我们《孝感日报》集中精力组织实施了“身边有雷锋”大型采访宣传活动。集中采访宣传从2月12日启动,历时48天,日报、晚报共发稿131篇,图片83件,宣传学雷锋的正面典型30多个,跟踪报道杜会扶贫帮困、…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图书馆“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人才”流失的原因在哪里,本文通过思考与分析,试图得出一个公正而又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有什么样的理论修养,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行动。记者丰厚的理论积淀,是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搞好新闻宣传的必要条件,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三贴近”方针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目前,县级广播电视采编队伍的素质不是很高,文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现代化人才建设列入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并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企”不仅成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出版社作为重要的国企和国有文化企业,必须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促进新时代出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以“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新理念培育有技能、有情怀、有追求的出版人才队伍,以“制度就是生产力”的科学理念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创新,把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融入国家层面的“人才强国”战略中,落实到新时代的出版队伍建设中。  相似文献   

10.
王志平同志是河北电台驻保定记者站副站长,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曾荣获2001年河北省第二届“十佳新闻工作者”和2003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是广播队伍的优秀代表。2004年6月.他作为省委宣传部、省“三项学习教育”办公室组织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巡回报告团”成员赴我省几个地市做事迹报告,受到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好评。本期摘发他的发言,供大家认真学习,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全台“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何时起“灭火”这个词被新闻人借用,且已成为口头语。灭火本是消防队员的职责,为啥新闻人也提及“灭火”,原来这里的“灭火”是指把带有批评性的新闻报道压下去,不让刊播。近日我去一个县采访,见到县报道科的同志,我随便问了一句,现在咱们科多少人?“15个人”。我一听很激动,因为新闻报道队伍这么壮  相似文献   

12.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创”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创新中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工作要有新思路。要突破习惯的思维方式,审视传统的档案工作规律和模式,积极探索、实施档案理论创新,并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档案工作创新。确立“依法治档、科教兴档、夯实基础、立足服务、争创特色、提升形象”的工作思路,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创新才有发展,有特色才有形象,有精品才有影响”的工作理念。依法治档要有新成效。联系我市实际,就是要进一步认真组织实施《江…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河北沧州报社党委把不断提高编采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主要工作目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后,报社党委认真学习和领会其丰富而深邃的内涵,把“三个代表”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与党的新闻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围绕着进一步加强编采队伍的政治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收到明显效果,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钮茂生称赞《沧州日报》报纸办得好,有四个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标题鲜明,文章短小,重点突出,观点明确,版面清晰,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4.
一、提高校对质量,必须转变观念、端正认识。传统校对观念认为校对工作是对原稿、读校样,照猫画虎,是一种简单劳动,没有什么学问而言,充其量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作,其实不然。校对实在是一门大学问,绝对不是“字对字”、“认得字就能干”的工作,而且,编辑代替不了校对。现代校对不仅仅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校异同”,还要本着对原稿、对图书、对作者、对读者负责的精神来“校是非”。把好校对质量关是达到高质量、高目标出版的关键。通过校对,不仅可以消灭排版差错,确保全书体例、内容完整,而且还能校正原稿中的疏漏,确保图书的…  相似文献   

15.
让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真正“重”起来,是当前报纸媒体贯彻“图并重,两翼齐飞”新闻思想,提高竞争力、扩大影响力的一个必需要解决的课题。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包括队伍的建设、机构设置、“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要下足工夫,重点解决。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新闻记者在改革的大潮中,不仅热情宣传改革,同时积极参与改革,经受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种种磨练,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本领都得到新的提高。然而,在改革的大潮中,通过一番“大浪淘沙”,也暴露了记者队伍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的是由于人们对某种改革的错误理解,有的是自己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未能正确把握自己而出现一些偏差。记者到底如何应对世纪之交的新形势?怎样塑造自己,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我认为弄清以下几个方面的“是”与“非”,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搞好记者…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历来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光荣传统,通讯员队伍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通讯员是报社伸向基层的“触须”,是报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家报社,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光靠那几十百把个记者编辑是难以把报纸办好的。  相似文献   

18.
准确定位是办好栏目的前提为什么有的读者喜欢看这种报纸,而有的读者却喜欢看另一种报纸我想,受读者青睐的报纸,除了好的标题、好的文章、好的版式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报纸的定位问题,即你这张报纸是办给什么人看的,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哪些人我们必须首先具有这种定好位置的意识,才能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及其不同的阅读口味,设置出一些好的栏目去吸引读者、去占有市场。《语文报·初中版》是一份面向全国广大初中生,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专业性较强的学习辅导类报纸。多年来,它一直紧紧围绕着“读”“写”“说”“想”“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具体地分析了吉林省图书馆员队伍状况,员工素质与数字图书馆要求之间的差距;提出了解决急需人才和全面加强馆员队伍建设的措施。文章特别强调了“加大改革力度、促进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重在青年”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时事”一词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开始使用。在历史学家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报纸唐“开元杂报”上,所记载的内容主要是“朝廷近所行事”,用今天的行话说,也就是重大时事新闻。从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从唐开元年间至今也已有一千多年。但是,在这么久的历史岁月中,由于封建专制、闭关锁国等原因所致,时事新闻在我国的发展长时期一直比较缓慢,其内容始终囿于“朝廷近所行事”,其读者也一直限于官僚士绅。我国时事新闻事业获得空前、全面的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