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迟子建的小说是很独特的,而其讲述"故乡故事"的创作姿态,却是二十年来不曾变化的.文章从成长记忆、个性内质和文学背景三个角度力求全面解读其小说乡土情结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乡恋”是人们形而下的情感经年累月凝固成一种形而上的情结,即对“精神家园”的呼唤,尤其对文化人来说,这几乎是他们灵魂的归宿。本文欲从恋“祖”——通过对祖辈们可歌可泣往事的赞美、恋“吃”——通过对饥饿年代里人们为了“吃”而产生的一系列非正常人行为的披露、恋“俗”——通过对故土民风民俗的回忆这三方面来解读莫言作品中的乡恋情结,力求从对故土的回忆中寻找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尽而变为一种超越的力量,以达到振奋民族精神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论述中国古代诗歌与传统的乡恋思想着手,分析探讨了鲁迅诗歌中所体现出的乡恋情结,其中既有对传统乡恋思想的继承即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又有对故乡的怨怒与背逆。  相似文献   

4.
乡情犹如呼唤生命力量、寻索生命图腾的神圣之举。怀乡是最重要的文学母题之一,故土和乡情维系着作家的血脉,乡恋情结是文学创作的内驱力。不同作家有不同的审美感知模式、审美心理结构,乡情的表现形态不尽相同,大致有“理想的感情”和“批判的感情”这两种情感样式、创作范式,它们构成了同一金币的正反两面。  相似文献   

5.
在莫言的作品中,有很多地方体现着莫言对于乡村的热爱,并且乡村成为了莫言的心灵归宿和精神的家园。因此,本文针对于“乡恋情结”在莫言作品中的诠释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迟于建是当代文坛一位卓而不群的女性作家,她通过菜园视点和墓园视点的双重透视,完成了对人类生命存在的终极追问.  相似文献   

7.
本试图论语迟子建小说中的常见情节“父亲之死”源于作实际生活中的真实的心理情绪,并以“父亲之死”为线索来解读其小说中浓重的死亡意识、“灵魂”的频繁出现以及小说中传达出的富有悲剧感的幸福观与完美观。  相似文献   

8.
生命意识是迟子建小说创作的思想内核。她始终关注着普通民众的生命存在状态,寻找他们的生命追求与生命意义;不断探究死亡的人性及哲学内蕴;对大自然的一切生命,迟子建持平等态度。以生命意识视角去探究迟子建的小说,可以很好地诠释她丰厚作品中的诸多.独异现象。  相似文献   

9.
迟子建小说中的神话、梦及苦难叙事,展示给读者以纯净、明朗、哀而不伤的艺术世界。作为当代女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她的小说以女性本真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向人们展示了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和女性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总喜欢在无人的时候独自看小说,在蝉声聒噪的夏天午后,在寒风凛凛时的小屋一角,抑或是早已被人淡忘的石桥旁边,手里或拿着一包食品,或端着一杯热茶,将全部的心神融人手捧的小说之中。  相似文献   

11.
迟子建的作品,有着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她笔下的"故乡",不仅蕴藏着故乡赋予她的温暖、宁静,时时流露出她对于故乡的无限热爱,同时也包容着现实所呈现的贫困、悲哀,深深印刻着故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巨大变迁的痕迹。故乡对于她来讲,不仅构成了她最美好的生命记忆,更是她可以安放灵魂的一个归宿。  相似文献   

12.
迟子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视角,展现了其作品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她始终站在民间立场上,以平等的态度审视着故乡底层民众的生活变化,以她温情的笔触表现着人类共同的普遍情感,以自己生命的体验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她借助东北边城特有的文化符号,把读者的期待视野引向更幽深复杂的人性层面和更神秘内在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迟子建的小说创作至今已达到四百余万字,涉猎了许多题材,她的底色至今仍保留着,作品中描写的小人物的庸常生活、人化自然、神性的空灵和温暖与爱意四个方面是不变的底色,这些汇集在一起,建构了她的平和从容的文风。  相似文献   

14.
东北民俗文化是迟子建文学创作中难以分割的文化命脉。东北民俗文化的融入使迟子建的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东北特色和民族特征,同时也增强了她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历史纵深感。迟子建用三十余年的创作,塑造了一个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民间风俗世界,斑斓丰富的民俗文化是她永葆创作活力的秘密所在。多重民俗叙述视角的选取可以看出迟子建的民族文化情结和叙事冲动。迟子建小说创作呈现出的民俗化倾向,直接体现出了她对东北这片土地的深切观照。  相似文献   

15.
生态叙事是生态文学与叙事学融合的一种当代文学表现形式。迟子建选择了接近天籁般的儿童叙事视角,营造了对立和双重的生态叙事空间,采取了“原生自然”的生态叙事话语,表现了一种对自然和谐境界的追求和对现代文明批判的生态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迟子建小说中的情感意象与审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小说中女性人物带有浓重的情感,其情感传达方法是为情感立像,即创造出生动传神的文学意象。她创设的小说意象带有不同的情感品味,呈现着不同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7.
论题从儿童视角的角度切入文本,来研究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独特方式。通过儿童视角来表现迟子建文学创作中童年母题的外在形式,表现作家的童心和对自然的热爱,使其文学作品在当今中国文坛上呈现出勃勃生机的灵动意蕴。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以一个丧夫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女主人公在丈夫去世之后外出旅行散心的所见所感。作者以一个独特的女性视角,用温和的笔调记录着女主人公的痛苦和忧伤。迟子建的文学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其独到的女性主义视角和文学创作思想,《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不论是在个体感情表达还是文章意象化符号表达上,都表现了迟子建独特的女性写作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迟子建小说对动物感恩母题的运用方法是直接运用、叠加运用、拓展运用和神化运用。由于受佛经文学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动物感恩母题开始频繁出现于六朝小说中,对后世小说的创作影响重大。满—通古斯语族的各民族信仰萨满教,动物崇拜是其主要信仰之一,因此在满—通古斯语族的神话传说中经常出现动物感恩母题。迟子建小说中的动物感恩母题深受佛经文学与萨满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具备了这两种文化的精神意蕴,进一步拓展了动物感恩母题的深层文学寓意。  相似文献   

20.
迟子建是一位富有浓郁生态文化思想的著名作家。生态文化对她的小说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叙述构成了小说的基本话语,小说语言明显地融入了原始宗教信仰,给我们提供了生态文化浸润下小说语言的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