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大变革时期。我国奴隶制生产关系是怎样瓦解、封建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发展并取得统治地位的?这是我们研究春秋战国史时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很多同志认为:“井田制”是我国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基础;私田制是我国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井田制”的瓦解、私田制的确立,就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的关健。我们认为,“井田制”与奴隶制、私田制与封建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歌     
祖国原始群 父系大汶口 西周时强盛 各国变法立 魏晋南北朝 民族大融合 元谋北京人 夏朝奴隶制 春秋渐瓦解 秦汉时统一 国家陷分裂 隋唐又统一 母系半坡族 商朝有发展 战国封建制 封建初发展 阶级生产斗 发展封建制  相似文献   

3.
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中的时间问题一直是中外史家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苏联史学界为了突出和夸大斯拉夫人的作用,往往以公元610年希拉克略篡夺帝位、建立希拉克略王朝作为封建制的开始.本人则认为应该以公元717年立奥三世推翻希拉克略王朝、建立伊苏里亚王朝作为奴隶制的覆灭和封建制开始的年代.同时,对东、西罗马帝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中所具有的共性与特性也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抛砖引玉,借获教益.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既有规律可循即共性,又有着千姿百态之差即个性。中古时期的城市亦然。中古时期,西欧与中国城市都基本上是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封建生产关系牢固建立的情况下,在政治上由地方割据走向统一的形势下出现和发展的。城市的产生及其发展,又为封建社会的经济繁荣、政治统一、社会进步、民族形成、文化发展、封建制的瓦解,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和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提供  相似文献   

5.
从1977年《色·戒》小说的发表到2007年《色·戒》电影的上映,其引发的讨论一直与政治历史叙述有关。由对小说女主人公王佳芝的精神分析入手,探究张爱玲在小说中如何用"人性"书写瓦解政治历史叙述,继而探讨张爱玲的政治历史观。可以看出,"人性"书写是张爱玲对政治历史叙述的逃逸之路,是另一种政治性表现。  相似文献   

6.
一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详,大致与孔子同时。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他是齐国田完的后裔,因祖父田书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春秋末期,我国历史正处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奴隶起义和平民暴动此伏彼起,猛烈地冲击着腐朽没落的奴隶制度。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日趋瓦解,封建生产关系不断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积极主张变法革新。孙武出生的齐国,就是实行革新最早的国  相似文献   

7.
【知识梳理】一、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与此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封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剧烈斗争,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即位时,封建制已基本确立,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封建制旧痕迹没有彻底铲除,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复辟势力的斗争,还十分尖锐、复杂。汉武帝执政期间(公元前一四○——前八七年),继续推行法家路线,运用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力量,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各个领域内大力清除奴隶制旧基地,打击奴隶主复辟势力,使封建制逐渐巩固下来。用马列主义观点总结汉武帝时期铲除旧制度痕迹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封建化始于七世纪初,结束于十一世纪末,最终确立了封建统治.蒋孟引先生认为:英国封建化不仅进程慢,历时较长,而且是不彻底、不完全的,保留了大量的非封建成分.齐思和先生也认为:英国封建制是从盎格鲁·撒克逊氏族社会瓦解的基础上直接过渡而来的,其过程是很缓慢的,时间是漫长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西欧在国家起源的方式、发展道路及动力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在西欧早期国家产生时,私有制就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支配力量,国家制度及其发展演变,都围绕着以私有地权为核心衍生出的行政司法特权运行发展,西欧国家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演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中国早期国家从家长制家庭演化而来,整个国家演变的过程就是家庭与国家的逐渐分离以及家庭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明晰化。在家庭权力向国家权力转移的国家集权化过程中,政治上表现为国家机构对家庭的不断集权,经济上则体现为私有制对家庭公社的瓦解,逐渐将分散于家庭公社手中的地权集中到统一的国家之中,形成了国家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1.
论世家贵族地主阶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朝历史上所出现的世族政治,在中西方封建社会史上,都是一种独特的现象.对世族形成的社会条件及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世族政治的思考.地主封建制社会初级阶段的三大特点,即地主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不发展、宗法制、以及政治结构的高度集中与垄断,是世族产生的基本前提,从时间上言,世族的产生可上溯到西汉.两晋南朝世族政治的出现,除社会形态的基本作用之外,还受决定于封建国家政权在统治者间的移接方式.这种移接方式,使整个社会在不稳定中保持了稳定性,使世族在变与不变之中保持了自己社会政治地位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奴隶制行将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中国哲学之父”老子面对社会变动的现实,既感到不满,但又无能为力,既有一种失落的情绪,又不甘心不断迸射的反朴和谐的理想社会主张崩溃。所以,他提出了一系列清静旁观,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的主张来看待和审视人生与社会,其原因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剖现。一、从《老子》一书所透射的思想中可看出,老子以道为本体,以“无为而无不为”为其原则和途径,进而达到德美合一的精神自由之路。据文达三(海南师院学报1996年第二期)严格的考证,认为:“为”字初文有两个义项,一是指…  相似文献   

13.
封建城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征,地位悬殊,作用迥异。西欧九世纪确立封建制,十一世纪兴起城市,十四、五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六世纪便开始了资本主义时代。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为何如此之速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城市的作用。西欧封建城市是在封建关系的基础上孕育成长的,反过来又对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成为瓦解封建主义的策源地。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争取独立自主权的自治运动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旧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固然是苏共瓦解的重要原因,但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则无疑直接导致了苏共的瓦解。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共在执政中的不足,对于人们观察当前世界局势变化和研究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耶律阿保机所建的辽朝,是一个土广民众的国家。领有部族五十二,属国六十。其中大体可分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汉人和渤海人,以渔猎经济为主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为了适应这些不同民族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耶律德光时,设置了南面官和北面官两套统治机构。这两套政治机构,反映了辽国内部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并存。随着契丹人和汉人融合的加深,封建制逐渐代替了奴隶制,成为辽国社会的支配形态。  相似文献   

16.
古老亚洲大陆“丝绸之路”不断演进的同时,勃兴了以酉太平洋为主干的海上丝绸之路,亦称为“香料之路”。伴随香料之路而逐渐形成了海上交通与贸易的网络组织,这就是以中国为中心,从东亚的日本、朝鲜到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网,从它的地理分布形状看,可称之为古代西太平洋半环形贸易网。这一半环贸易网络,是西太平洋地区善于航海的各民族共同编织而成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支撑了古代亚洲地区诸封建制文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略论英国封建君主制特征与政治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欧,英国封建君主制有其特殊性。与西欧封建制一样其封建性即契约性为本质特征,但英王拥有最高宗主与一国之君的双重政治身份和权力一开始就很明显;统治的需要和古老传统形成了“合法”的世袭君主制;因岛国地理和“跨海而治”,君主集权制较早确立;集权制发展与封建制必然产生矛盾,促使议会制生长,加上不列颠民族原生着不同程度的约束王权的传统观念、旧制与习惯法,较早形成司法统一和相对独立。英国封建王权呈现“契约性”、“合法性”、“集权性”和“有限性”多重特征,随着历史发展,自然长成了英国式政治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8.
视野     
图书网售新规背后:互联网瓦解行业暴利;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家电:从大制造到大品牌;利他竞争力;内核繁殖;精英人才反向流动趋势渐显;  相似文献   

19.
对古代扶南社会性质的探讨,是东南亚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数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问题一直在争论,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奴隶制说和封建制说。本文对奴隶制说和封建制说分别作了述评。并表述了一种观点:古代扶南不可能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更不会是奴隶社会,只可能是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杂交型,具体来说,是具有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20.
视野     
图书网售新规背后:互联网瓦解行业暴利;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家电:从大制造到大品牌;利他竞争力;内核繁殖;精英人才反向流动趋势渐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