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以下特点:间接性、计划性、指导性、群体性。这种学习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很多的东西,从而迅速奠定一个人走向社会的经验基础。但这种学习也有其严重的不足,即它的间接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很多东西都不是直接的,都是别人经历过的事情、别人发现的知识。那么,当学生学过这些知识之后,他们只是知道这些知识,却不太清楚它们是怎么来的,自己更没有亲自实践过,这样的知识就像是一幅画,虽然它和现实一模一样但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体验过。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学科有很强的过去性,客观的历史事实不能重演,也不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加上历史知识本身实用性不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许多学生不愿学。初中的学生刚开始兴高采烈地接触历史,而进入初二后,历史知识的量大、理论性强、需要记背的东西多,一部分学生开始对学习历史失去了兴趣,没有了方法,甚至觉得厌烦、枯燥,成为了历史学习中的学困生。  相似文献   

3.
张永辉 《物理教师》2005,26(3):15-16
学生在学习电磁振荡的有关知识时,由于思维定势。往往利用有关稳恒电流的知识去理解和解释振荡电路的问题,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和认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而可以利用图像及斜率的有关知识,去帮助学生提高应用图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用一点微积分的知识让学生形成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我们周围充满着许许多多相关联的并且随时发生变化的量,这些变化着的量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都是我们十分感兴趣的东西.在数学中,函数就是刻画这些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常用模型.我们正是通过函数知识的学习,来体验和认识这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发现和认识其中具有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林琳 《考试周刊》2013,(90):127-127
学生存学习过程中总会存在各种疑惑,有的是对知识本身正确性的质疑,有的是在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的疑惑,还有的是理解知识的困扰……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提m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诊断,可见学生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有的学生什么问题也提不出.或者不知道该问什么。通常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成正比。由此可见,培养“问题”学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张璐鸥 《大学生》2013,(21):69-69
导师不同于教授和老师.它们之间的区别相当于what和why有别于how。教授和老师讲授的是how,即知道不知道的问题:而导师则是what和why.传授不知道不知道的问题。知道不知道.是打算学数学、化学或房地产知识后.却不知道这些知识是什么:不知道不知道.是连想学什么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引导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觉得学习的过程太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时不知道该以什么为目标,学习没有方向;学生觉得有些语文知识学起来很困难,不愿意克服困难学习;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思维出现障碍,不知道如何突破等等。以上问题都可能会让学生不愿意自主学习语文,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下降。教师如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做些突破性尝试。  相似文献   

8.
理解是物理学习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对物理知识、技能、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来发展他们的能力.在实际中,有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牢固、灵活,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具有创造性.而有的学生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地记住了某个概念的词句,对公式、法则的套用,不知道概念的本质属性,不知道原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变通.理解学习无疑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了的知识不知道怎么运用,生活的问题不知道用哪些知识去解决。有些同学学习的自律性较差,缺乏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使用的各类初中历史教材中,60%以上的知识是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些浅显知识。就会使历史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魅力。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适应中考的变化发展,我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入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认为.凡是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讨论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要包办代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学成于思""学而不思则罔"等古训足可说明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历史,更有赖于思考。历史知识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诸多要素构成的,如果学生学习时只是死记硬背,不通过思考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等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归纳、比较,那他所学的历史知识就是死的、零零碎碎的,就难以从中总结历史发展带规律性的东西来,而且遗忘也快。所以,从学习效果和巩固知识方面来说,学习历史一定要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课上老师巧妙地讲述一些历史故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历史课变得更生动有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从历史故事中受到启迪.明白一些道理。学生在中学时代学的东西很多.但能记住的不多.那些留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曾经接触不少二十多年前的学生。他们有的到今天都能复述出当时历史课上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的高考历史学科考查中,考生在必备知识巩固方面存在历史学科概念理解混乱、历史基本规律认识不清、历史学科思维方法及重要观念掌握不牢等问题。对此,复习教学中,教师应突出核心主干知识的复习,重视学生的历史基本规律感悟学习并渗透价值观念引领,引导学生在理解掌握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科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石丽静 《科学教育》2007,13(2):25-27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他们需要在规律性的知识学习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阶段目标符合高中学生的成长。因此,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日趋成熟,有利于理性思考分析问题。教学中所说的基础知识包括符合大纲和考纲界定的具体的历史史实,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每一门学科,其能力都是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才能形成的,知识与能力是相互统一的。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从课程目标的各项要求来看,无一不是以知识要…  相似文献   

15.
千姿百态的化学物质,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其实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中学化学教与学就应遵循这些规律,本只探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以下特点:间接性、计划性、指导性、群体性。这种学习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很多的东西,从而迅速奠定一个人走向社会的经验基础。但这种学习也有其严重的不足,即它的间接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很多东西都不是直接的,都是别人经历过的事情、别人发现的知识。那么,当学生学过这些知识之后,他们只是知道这些知识,却不太清楚它们是怎么来的,自己更没有亲自实践过,这样的知识就像是一幅画,虽然它和现实一模一样但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体验过。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周德帅 《云南教育》2007,(9Z):16-18
一、存在问题 1.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差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还是满堂灌,仍把学习看作是知识的吸收过程,如同海绵吸水一样。这与现代教育理论格格不人。许多教师虽然知道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和错误认识,但对这些疑问和错误认识均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8.
一些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往往感觉困难,原因是没有掌握系统和规律性的化学知识。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掌握系统和规律性的化学知识,教师应做到抓好专题小结,重视单元小结,认真综合归纳,全面总结,巩固提高。教师抓好小结,可使学生系统掌握规律性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构筑知识网络,由学会向会学过渡,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是什么?是在学习阶段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吗?不是!是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吗?也不是!我们应当明确“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应该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创新。笔者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多年,  相似文献   

20.
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特别是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