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本文以学术期刊为对象,研究学术期刊媒介融合的发展路径。认为在媒介融合中,学术期刊在新媒体的强大冲击下,积极发展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初步实现了媒介融合发展,但是还需进一步拓展媒介融合的路径。提出了学术期刊要深化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进行制度创新、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编辑除了具备传统媒体时代的优良职业素养以外,更需要将职业素养的发力点置于数字传播上,提升对复杂理论的洞察能力,培养批判性的理论品格,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评价能力,夯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对学术文章的评价能力,增强学术研究意识,提升策划能力,同时培植互联网思维,革新学术期刊的运营模式,提高市场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给学术期刊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信息发布渠道与获取便利性、信息传播时效性、受众范围与传播方式、个性化信息需求、期刊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学术期刊应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借助媒体融合之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找准自身定位,提升学术质量,打造期刊特色;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经验,推进自身数字出版进程;积极转变理念,大力挖掘编辑团队内部潜力,有针对性地引进复合型人才;注重掌握技术主动权,推进编辑资源共建共享;坚守社会效益为先原则,提升期刊市场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也使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受到冲击.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应认真思考自身发展优势,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不失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具体探讨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几种模式,旨在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传播策略上存在不足,影响了期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学术期刊应整合资源,加速多媒体融合,打造数字传播平台,强化编辑策划意识,改造运营平台,创新传播手段,为读者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潘雪  王维朗  果磊 《编辑学报》2023,(6):666-671
期刊强国建设进程中,科技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科技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对于提高其质量和水平、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在数字化转型、期刊评价体系、开放获取模式、国际化发展、品牌建设和编辑队伍建设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提出加强数字化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推动开放获取、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以及提升科技学术期刊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正处于数字化期刊向数字期刊的过渡阶段,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加入数据库、自建门户网站和开发专业APP等多样化的转型路径.面对数字化盈利模式不明确、体制机制限制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学术期刊应坚持学术质量为王,创新学术期刊产品形式,并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同时布局全媒体,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最终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数字出版的背景出发,在系统阐释科普短视频发展现状、特点优势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科普短视频发展存在内容分发散乱、广度深度不足、版权纠纷严重、渠道联动弱、内容风格同质和内容产品脱节等困境,并分析了主要诱因。进而从精准分发、体系化生产、多级维权、整合传播、突出品牌以及强化产品适配等维度提出因应策略,以推动数字出版时代科普短视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播客的发展、听觉文化的复兴,学术播客成为信息技术迭代背景下文化传播的新样态。学术播客在提升学术期刊数字阅读服务功能方面具有再造移动私人的阅听空间、建构共享的学术交流空间、提供打破信息差的个人成长空间等多重价值。为推动本土学术播客的发展,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建立孪生播客门户、以立体化增强出版实现知识升维、创新节目样态满足受众期待、迁移专业团队与专业经验、构建知识传播矩阵等方式提升数字阅读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出版传播趋势及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移动互联环境下出版及传播模式的转变,提出如何构建立体的学术期刊传播体系.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部应主动出击,打造"纸媒+网络+移动终端"组合信息传播平台;积极打造核心优势——学术期刊内容及品牌影响力;重视对内容的多层多级加工,争夺用户注意力;注意各媒介功能分化,使不同的介质承担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期刊建设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依人  赵炜霞 《津图学刊》2002,(4):10-11,32
数字化期刊是未来期刊发展的必然,数字化期刊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特别是在因特网上的普及和应用,促使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数字化期刊的准备工作,加速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学术电子期刊的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两个模型,分别考察电子期刊经济性和接受性两个维度的各个影响因素,如影响电子期刊经济性的成本和价格,影响接受性的获取、权威性、速度、检索、形式、交互等,具体分析电子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经济性和接受性的不同,认为电子期刊有4种可能的发展前景:暂存、替补、共存和取代。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数字图书成为图书出版的重要发展趋势,与传统纸质图书一起成为读者阅读的重要形式。文章基于对数字图书出版内涵界定的基础,对我国数字图书消费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我国数字图书市场消费特点,提出相应完善对策,为我国数字图书出版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治理的制度安排都难免具有局限性,而且只能规定出版行为底线,无法强制出版主体拥有崇高的价值追求.出版伦理的建构能够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缓解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的矛盾.文章分析了学术共同体的出版伦理认知对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影响,阐述了传统学术期干《出版者和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者的出版伦理建构路径,最后提出应建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出版伦理共识.  相似文献   

15.
网络电子期刊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丹 《津图学刊》2002,(3):25-28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连续出版物又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网络电子期刊。本文从这一新期刊形式的概念和特点谈起,介绍了网络电子期刊对传统期刊的冲击及国内外著名网络电子期刊的经验,并针对当前现状,就解决网络电子期刊发展及其利用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品牌——国内学术期刊发展的突围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华清 《出版科学》2011,19(3):62-66
学术期刊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由于办刊经费不足,广告经营难度大,造成大多数学术期刊靠版面费生存的困境。本文从广告与市场营销的视角,深入剖析学术期刊的生存现状,提出学术期刊的发展必须重视编辑、发行与经营,走品牌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Academic journals have traditionally provided disciplinary forums for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e., vetting, legitimating, and disseminating new ideas). Digitization is affecting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academic journals. Two effects are the bundling of journals by publishers and the growing variety of formats that open up new avenues of dissemination. Both effects have disrupted the traditional roles and relationships of scholars and their institutions, publishers and libraries in the processe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academic journals as a format.  相似文献   

18.
学术良知是学术理性的首要内容,是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紧密联系的。学术期刊的启蒙作用主要体现于三方面:引领学科发展,不断推出学术精品;弘扬科学精神和学术理性,反对功利学术;倡导学术自由与民主,繁荣学术研究。对于前二者,《中国图书馆学报》都做得很出色。建议该刊增设"学术专论"等栏目。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范秀美 《图书馆》2002,(3):81-82
论述了21世纪高校图书馆呈现服务观念信息化、服务手段现代化、馆藏资源特色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形式多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数字资源采访实践工作中,图书馆面临着极大的版权风险。基于近年来图书馆数字资源相关版权纠纷统计分析,总结采购数字资源中的版权风险主要包括数字资源中含侵权作品、合同风险、服务风险等。图书馆应该对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中图书馆的版权例外保护条款和数字资源采访中的版权风险有充分而深入的认识,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对数字资源供应商、资源合法性和合同的审查,强化数字资源服务中的技术保护措施、注意和告知义务,并制定图书馆版权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