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两强相对,谁执牛耳3月17日,月光照着雪地,沈阳金城宾馆-楼会议室里灯火通明,1986年度全国优秀新闻照片的评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评委们几十双眼睛盯在长桌中央的两组照片上。两组照片各有千秋:左边一组,是天津《今晚报》记者张凯林拍摄的《津门虎子》。画面上,激流穿越峭壁,浪涛飞卷,天津籍长漂队员勇战恶水,身姿矫键。这一组漂越虎跳峡的照片,有的气势雄伟,有的惊心动魄,各呈风采。右边的一组,是《解放军报》摄影记者江志顺拍摄的。其中一张黑白场景片《中华键儿勇闯虎跳峡》尤其扣人心弦(见本期本刊封底)。但见白浪滔滔,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云南省档案馆保管一处征集组一行4人前往北京中国照片档案馆开展征集与云南有关照片活动.中国照片档案馆隶属于新华社,它和新华社的摄影部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它的馆长也是摄影部主任.我们这次征集活动是在双方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协商促成的,为了确保合作的规范性、长期性,双方还签署了协议书.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共查阅了26800张照片,并从中筛选出反映云南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3000余张.  相似文献   

3.
关注人的命运的变化和生存状态是新闻摄影永远的主题。"新闻图片中的人"是摄影记者形象观察的重中之重;"读照片的人"是摄影记者心中的"上帝"。有无这两种"人"的概念,是新闻摄影平庸与有深度报道的分水岭。新闻摄影力求有"真情",人情永远都比烟花更精彩2012年2月6日晚上,一张郑州街头一位流浪汉在烟花下微笑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感动了数万网友,湿了他们的眼眶。这张图片,火了"微笑哥",  相似文献   

4.
敦煌悲天     
王道士留下了一张照片,一脸难以揣摸的神情。青衣道袍裹着五短身材,袖子太长,手指缩在袖筒里,看上去畏畏缩缩。盯着这张照片端详一阵儿,努力去看清他脸上的内容,猛然发现,那张脸像哭,  相似文献   

5.
闲暇无事,翻看老照片,我的视线停留在两张照片上.记忆的闸门打开,往事像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 一张是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有三个人,妈妈和我姐弟俩.妈妈穿着双排扣的外套,蹲在地上,深情地看着我俩.我俩看上去睡眼惺忪,我穿着双排扣的制服棉袄,头上扎个小花,头发梳理得不是很整齐.弟弟则是皱着眉头,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三人的表情很有意思.后来妈妈告诉我,这张照片摄于1950年初冬的一个早晨,当时我和弟弟还没睡醒,正巧有个同事带一架照相机,妈妈急忙把我俩晃醒,匆忙中没有精心打扮,才留下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地点是吉林省通化专署院内.  相似文献   

6.
徐斌 《新闻实践》2014,(1):F0003-F0003
看到这张照片,第一反应是忍俊不禁,第二想起的是一句古话:老虎头上拍苍蝇。谁胆大包天,敢拍这只胆大包天的苍蝇?这张照片被列为路透社2013年度最佳照片,我对它有三层意思要说。第一是反差。反差导致的戏剧性,是一切艺术引人入胜效果的法宝。这张照片的反差首先来自两个主体“身份”的悬殊:一个是世上最有权势的人,是森林里的“大老虎”,一个是最卑微最猥琐、人人可举手消灭的小苍蝇。  相似文献   

7.
郑杰 《湖北档案》2016,(12):36-37
建国后,徐海东唯一一次返乡是1958年10月秘密进行的.湖北省孝感市档案馆保存有一张当年徐海东省亲时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徐海东大将当年以朋友身份馈赠给李铭勋的,此照片从未公开过.照片上,徐海东一人端坐在亲属墓前,神情肃穆.照片背后,留有徐海东的亲笔字迹.  相似文献   

8.
二哥珍藏着一张老照片,照片拍摄于1957年11月15日,至今一个甲子有余.照片里的父母年轻而有朝气,照片里的四兄妹,衣着整洁,笑容满面,透着满足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照片背后父亲书写的字体"家属还乡生产,全家合影留念"仍然清晰可见.正是这张已经泛黄褶皱的老照片记录了我们家两次家属随军、一次家属还乡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被诅咒时相爱,受祝福时分开,这似乎是娱乐圈颠扑不破的婚恋定律。周五晚上,北京大雾氤氲,人们正在车流中郁闷着,突然之间,王菲离婚的微博微信,就铺天盖地而来。当日,王菲这条微博,一个半小时被转29万多次;李亚鹏的离婚声明,50分钟被转9万多次。没多久,一张疑似王菲李亚鹏在乌鲁木齐办理离婚手续的照片曝光。李亚鹏是乌鲁木齐人,两人的结婚证是在新疆办的,离婚亦要飞赴乌市。照片上两个人分开坐  相似文献   

10.
阳早(1918-2003)、寒春(1921-2010)夫妇,是长期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美国专家.2004年8月,笔者赴寒春女士寓所采访,看见书架上摆放着一张阳早与一位中国老人交谈的照片,工作台上另有一张这位中国老人的单独照.阳早、寒春夫妇在中国工作生活几十年,结交中国朋友并不奇怪,但在这个没有装饰的朴素居室里,见不到其他照片,为何却会有同一位中国老人的两张照片?寒春告诉我,那是他们的作家朋友魏巍.  相似文献   

11.
这是八大处公园档案室珍藏的一张百年老照片.照片上中间那位,僧人打扮,须发皆白,道骨仙风,一看便知是位阅历颇深的僧人.僧人两边那两位,身穿长衫,毕恭毕敬,对僧人充满景仰之情.这三个人是谁呢?照片镜框里衬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文字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老北京管厕所叫“茅子”,大部分厕所基本都是碎砖头砌的,多数是露天的,有的上边设棚。非常简陋,四周的墙,也就多半人高的矮墙。“茅子”里有六、七个不等的坑,坑里  相似文献   

13.
徐斌 《新闻实践》2008,(4):F0003-F0003
翻看"法新社2007年度最佳图片",发现了两张很有意思、又非常相似的照片(见附图一、二)。这两张照片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他们不是一般人,而是美国"第一夫妇"——乔治·布什夫妻。这对美国第一夫妇在不同地方做着一件相同的事——亲民:丈夫布什在白宫草坪上与受伤伊战士兵跑步;夫人劳拉则在一个遥远国度与那里的病人攀谈。把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阅读,会让人发出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14.
一张没有照片的版面无疑象人没有眼睛一样,少了灵气与活力,没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这里就要闻版图片的处理谈几点建议。 首先说一说当只有一张照片时版面上照片位置放置的两忌。 一、切忌溜边。不要将照片处理位置安排到版面的最边缘,这样容易造成版面失调,使整个版面看来残缺了一块,缺少整体感。 二、如果不是特殊需要,仅有的一张照片不要安排在报眼,报眼上放照  相似文献   

15.
丰碑的建造     
在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里有几张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由于时间已久,照片已经泛黄,但它带给人的震撼依然强烈.让我们循着这些老照片定格的瞬间,探寻历史留给我们的记忆和启示. 一、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 第一张照片是定格在特定历史瞬间的照片.照片中人物喜悦、兴奋地心情透过他们每一个人的眉梢、嘴角尽情流露,这些满怀着胜利与喜悦之情的人们把归来的英雄高高抬起,显得那样忘情而高亢.  相似文献   

16.
徐斌  袁云 《新闻实践》2005,(12):F0003-F0003
大家可能已注意到,《都市快报》新近在“民间新闻”版上开辟了一个有意思的图片栏目——“本报寻找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栏目上还挂着这样的附言:“只要照片有意思,取景匆忙没关系,精度不高也无妨”。云云。 这些由读者拍摄的非专业图片,有的“精度”的确不高”,有的“取景”的确匆忙,但许多照片的确“有意思”。如:扫地的环卫工人为防下雨,背上挂把雨伞;一群青蛙聚集在一起,像是在“开会”……说心里话,作为拍惯了、看惯了专业新闻图片的摄影记者,我也的确喜欢这个让人  相似文献   

17.
哪里有冲突,哪里有战争,那里就会有出生人死忘我工作的摄影记者。正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那动荡不安的环境里用高度敬业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张极具震撼力的照片,揭露丑恶、反映真相,张张照片有血有泪!正因为这些无价照片所具有的震撼力,让世人每次都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这一张张的照片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什么……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需要大量有用信息,但是纷繁的工作、忙碌的脚步,让人们只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法攫取信息。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少人早餐时听听广播,或者上班的路上买一张报纸挤公交车,也有的利用中午休息浏览一下网络,或者晚上坐在沙发上读报、看看电视新闻等等,而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坐在办公室里"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场景已  相似文献   

19.
我的相册中保留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它摄于60年前的9月2日.乍看这张照片很平常:在一个杂乱的小院中,居于照片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坐在椅子上30多岁脸容消瘦的妇女,她怀中抱着一个1岁多的婴儿,左右两边还站着两个女孩,一个不满10岁,另一个5岁多点.这是一张十分普通的母子合影.可对于我来说,这张照片却是十分珍贵的.  相似文献   

20.
敦煌悲天     
王道士留下了一张照片,一脸难以揣摸的神情.青衣道袍裹着五短身材,袖子大长,手指缩在袖筒里,看上去畏畏缩缩.盯着这张照片端详一阵儿,努力去看清他脸上的内容,猛然发现,那张脸像哭,又像笑.——不错,正是一脸哭笑不得的神色. 这是一个绝妙的发现.哭笑不得的神色,碰巧吻合了他的最终定位——他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历史角色.余秋雨先生如此评述:“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大渺小,大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是的,他是一出大悲剧中的一个抢眼的小丑,甚至带着一连串滑稽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