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深度报道一直以来都是报纸和杂志的强项,近些年来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开始制作电视类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这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向。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化,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也必须适时的进行改革。如果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已经成为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深度报道的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为深度报道?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思想上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也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更长更详尽的报道;还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解释性报道。不同新闻媒体对深度报道的诠释各有不同。深度报道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理念方面不断自我整合,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在历史新闻学看来,深度报道在出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理论特征的不清晰,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与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并列的一种新闻文体。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兴盛以后,深度报道的张力被凸现出来,它的理念正在全面地向新闻事业的各个领域扩散。深度报道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它在过去…  相似文献   

3.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本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是介于动态新闻与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电视媒体中被大量使用。新闻背景材料是指对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电视深度报道中,背景资料的使用对完成整个报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度报道需要透过现象达到观察本质的目的,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何谓"深度报道"?其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又是什么?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方式,还是一种新闻写作文体?怎样才能采写出深度报道的精品?自深度报道在我国兴盛以来,围绕它的这些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为此,笔者翻阅了十多年来出版的新闻书籍和期刊,现将有关"深度报道"的问题综述如下,供大家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骆正林 《新闻知识》2005,(12):24-27
深度报道是在深度和广度上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的报道。在新闻事业发展的初期,报纸曾经把告知“新闻事实”作为主要任务,进入新闻竞争的时代后,优秀的报纸不再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而是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内涵,用深度报道来帮助人们解读新闻背后的原因。《人民日报》主管的《江南时报》自2003年底改版以来,明确了“都市新闻杂志”的定位,投入了大量精力经营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6.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法,已成为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体上,深度报道已占到了50%以上的新闻版面。而美国的一些媒体,深度报道甚至占到了70%以上的版面。我国的深度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各大  相似文献   

7.
哪些报道可以称为深度报道呢?笔者认为:从服务读者角度出发,挖掘和拓展报道深度和广度满足读者需求;极度接近事实真相.还原新闻事件背后的真实面目;从单一新闻事件的个案引发思考,推动社会制度变革和法制进步,深度报道的外在形式很多。在新闻专业理论中,对深度报道也有很多相近的解释。《新闻大辞典》中称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各类媒体更加重视深度报道的研究和采写。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包括军兵种期刊,运用深度报道这一报道方式方兴未艾。由于深度报道揭示新闻本质、预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供新闻背景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自它产生以来,就深受广大受众的欢迎,并逐渐成为包括军兵种期刊编辑人员在内的新闻人实践与研究的热点。对军兵种期刊来说,加强深度报道还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韵逸 《新闻世界》2014,(4):294-295
深度报道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深度报道,大多坚持从专业学科知识的视角把握新闻事件的个性;以理论的科学性透视新闻事件背后的普遍意义;以学者的专业性和理论性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和深度。所以,深度报道具有专业性、理论性和学者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时事》栏目,是一个新闻类综合性深度报道栏目,自1989年创办以来,不断探索得到了听众和专家的认可。其成功说明,加强深度报道,是提高国内新闻对外报道影响力的有效行式。  相似文献   

11.
深度报道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活跃在美国新闻界的重要新闻写作理论,后来传播到英、法、日等国家,在指导新闻实践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理论传入我国,对促进我国新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深度报道理论的提出 从20世纪初叶开始,客观报道理论所确立的客观、迅速、将新闻报道与意见写作分开的报道原则,成了西方新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深度报道?有学者说,深度报道是讲求从总体的联系和结构上把握新闻事实,把新闻事实"还原"到其现实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发展中去的"第三代主流新闻写作文体";也有学者认为,深度报道是新闻执着于追求深刻性的一种写作旨趣;还有人说,深度报道是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具体问题,用特定的方式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其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使受众感知特定社会事实和意义的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3.
关于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深度报道在西方,“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大同小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深度报道在西方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李普曼。他的专栏文章总是告诉读者“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意味着什么?”因而人们说他“教会了一代美国人如何思考”。在我国,“深度报道”、“述评性新闻”、“政论性新闻”大同小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深度报道在我国兴盛。我国新闻界1986年至1988年把深度报道单列成一个品种,参加全国好新闻评选。深度报道有时以消息——述评式消息的形式出现,有电头、导语;标题或一行,或多…  相似文献   

14.
阮开宇 《传媒》2024,(3):64-65+67
<正>深度报道是通过深入挖掘与描述新闻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具体呈现新闻内容实质的新闻报道形式。深度报道凭借深刻的报道内容与影响力极强的社会价值而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碎片化的媒介使用习惯与娱乐化浪潮影响着深度报道的生产与传播,使深度报道陷入困境。为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媒体开展深度报道时应引入数据新闻,重塑报道的严肃性与深刻性,并与新兴媒体融合,改变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与生产模式,从而实现深度报道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贾玉全 《新闻窗》2010,(5):41-41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概念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定义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电视符号手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揭示表象事实背后的真相的报道方式。《新闻论语》:电视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深度思想的产物,修正了客观报道的缺点,发挥了客观报道的优势,是一种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新闻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揭示了新闻的主体与客体间的关联,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指出了新闻文本以受众认知效用为主导的运作方向.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新闻相比属于后起之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直播和滚动播出,使新闻时效性大大提高.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法制新闻深度报道是法制新闻本身的要求,也是当代弘扬中国法治精神的重要手段。法制新闻是通过对典型法制案件的报道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基于此,本文从法制新闻与深度报道的内容入手,以国内著名的法制节目——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节目作为分析对象,说明目前我国法制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并研究法制新闻深度报道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推动中国法制新闻深度报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个大题目,宣传西部大开发要浓墨重彩,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正如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在全省新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我们在宣传舆论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深入的东西,深度报道很不够。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入到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和重大项目中去,深入到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中去,为实现四川新跨越鼓实劲。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党报更应该充分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和导向作用,为西部大开发唱响主旋律。一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实践来看,深度报道主要是报纸为适应新闻竞争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相对独…  相似文献   

19.
黄芳 《青年记者》2017,(22):18-19
澎湃新闻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内容为王”,做专业的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同时追求速度和深度.在信息碎片化、浅阅读的舆论传播环境下,澎湃新闻的深度报道仍能获得影响力,这背后是改造生产流程、把握时度效、创新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的报道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的文体说与旨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报道是当前新闻业务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自1994以来,国内新闻界对深度报道的应用日益广泛。一些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在报道中全方位的实践了深度报道的思想,但由于媒体的风格不同,它们对深度报道的理解也互异其趣。正因为如此,深度报道逐渐成为了学界和业界共同面对的前沿课题。本文的目的即在于试图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辨析深度报道的概念、特性与理论本质。从新闻业界的实践来看,有关深度报道的理解可谓是纷纭杂出。这些理解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深度报道的认识多停留于感性认识,所以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