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想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跨越时空界限的一种思维方法,作为一种写作方法,指在写某事物时又想到了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按一定方式写进文章。联想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为古今中外名家所公认。可以说没有联想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同样,没有联想也不会有好的文章。本文试对语文教材中几种常用的联想方式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联想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在生活和写作中经常运用到,它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人们在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时,都离不开联想。可以说有了联想,就能够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论据分析中的联想是指,在叙例以后,以已知论据为基础,推测  相似文献   

3.
所谓“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即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在写作活动中作用显著,尤其在材料作文中尤为重要。要让材料作文“有感而发”,“触类旁通”,达到《文心雕龙》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写作境界,脱离联想,是万万不可的。  相似文献   

4.
联想,是根据事物间的各种关系,由此及彼,由一个事物想到另外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对于写作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首先,联想是深化生活感受,深入理解材料意义,从而获得写作灵感和文章主题思想的重要途径。其次,联想是活跃文思,开拓意境的重要手段。善于联想则文思泉涌,材料充实;不会联想则文思枯竭,无话可说。由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因而联想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方式。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一、质同联想。这种联想是指写到某一对象时,想到与之特征或本质相同的别的对象。注意,这个“同”字十分重要,如果不相同,则不是质…  相似文献   

5.
电影《雅马哈鱼档》的作者章 以武谈到创作体会时认为,联想和 想象是创造的两张翅膀。从生活中发现有创新意义的素材,必须借助于丰富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的一样,“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 著名学者王力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屈原、李白……”想象是创造的先导。联想和想象都是一种心理活动。联想指的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写作过程中,联想和想象往…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有许多心理活动,其中联想与可逆联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活功。联想与可逆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可以这样讲,如果小学生没有联想,就不能掌握数学知识;没有可逆联想,就根本不能发展思维。联想是指学生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若用“A”表示“一件事物”,用“B”表示“另一件事物”,用“→”表示“联想”,我们就把“A  相似文献   

7.
<正>写作指引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发挥联想和想象”。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形象。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联想”是指由于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事物。运用想象,能使形象思维的翅膀更加丰满,文采飞扬;运用联想,又能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灵动而深远,文章变得生动形象而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8.
看图作文如何“联想”作文教学导向ZUOWENJIAOXUEDAOXIANG山西/张崇善看图作文需要联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有了联想能力,写作时就能浮想联翩,思路开阔,写出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方法各异 ,联想是其中之一。“联想”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想象、培养创新思维有其特殊功效。“联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它是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 ,或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还是一种重要的发现方法 ,例如 ,由能被 6整除的数 ,就联想起一定能被 2和 3整除 ,因为 2、 3都是 6的质因数。因此 ,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 ,引发学生广泛联想 ,拓宽思路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运用因果联想 ,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因果联想是指具有因果关系的两类事物之…  相似文献   

10.
联想是作者依据写作主旨,由甲事物联系到乙事物而构成的生动形象和较为完整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墨纵横驰骋,思想感情得以充分表达。不少考生在中考时借鉴课文的联想技法,写出了一篇篇佳作。这些技法主要有:一、接近联想。指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接近的另一事物。刘绍棠的《榆钱饭》由眼前的因想“打油腻”吃榆钱饭联想到旧社会用榆钱充饥,又联想到十年动乱时靠榆钱饭度日,这一思维过程便是接近联想。山西长治市要求以“桥”为话题写作,有位考生拟题《在桥一方》,从水上之桥联想到桥下之水也是“桥”——是…  相似文献   

11.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以上的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导材料中有两个句子,句首的“陌生”与“熟悉”不止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心理,一种思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可以理解为“陌生的事实阻碍我们认识陌生事物”,可以理解为“对陌生事物的畏惧心理阻碍我们认识新事物”,也可以理解为“局限思维导致我们无视新事物”。同理,“熟悉阻止我们理解熟悉的事物”中第一个“熟悉”可以理解为“熟悉的事实”“麻木的心理”“惯性思维、固化思维”等。层层剖析对写作的条理性与层次性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王贤伍 《学语文》2022,(6):49-51
联想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主要指由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在作文审题立意时,我们可以对作文材料进行多维联想,学会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细致分析相关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快速、准确和全面地把握题意。  相似文献   

13.
联想是由一事物自觉想起与它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一种扩展性的思维活动。通过联想,不仅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开拓解题思路,寻找多种解题途径,而且能发展思维品质。一、在联想中发展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的广度。在教学时,教师要提倡多层次思维,引导学生通过一个条件联想出与其有关的其它条件:例如,在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我出示:“—批化肥运走的吨数是余下的3/4。”让学生进行联想,提出条件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联想,最基本最通俗的说法便是由感知的当前事物回想起其他事物的一种思维过程。许多作家、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景、物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联想,他们高屋建瓴,很好地把握联想,于是乎,写作材料云集笔端,优美意境令人神往。中学生正值发展联想的黄金时期,可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不少学生作文时不重视联想思维,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最活跃、最高质高效的创造性思维来训练,致使作文训练费时低效。  相似文献   

15.
所谓联想思维 ,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也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思维的引发点是“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其形式是由此及彼 ,如同架桥 ,彼此连接 ,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如图一 :甲—→乙—→丙—→丁 ,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属单向性发散思维 ;如图二 :甲—→乙—→A丙—→B丁—→C,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多种事物 ,属多向性发散思维。前者是联想思维的基础 ,后者是它的发展和深化。联想思维的方法有同物联想、对比联想、比拟联想、形似联想、神似联想、因果联…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必须从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开始。一、启发联想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由“鸽子”联想到了”和平”;由“中秋赏月、家人团聚”联想到“为保卫祖国而守卫边防的解放军战士”等,这种联想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出示一些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让学生经过联想,从中找出事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六年制十一册第4单元《分辨事物和联想》这篇读写例话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紧紧扣住“分辨”这个重点,精心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变抽象为具体、形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紧扣“分辨”,设计问题.教师提的问题要“精”,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学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什么是事物?什么是联想?2、怎样分辨事物和联想?有哪两种方法?3、为什么要分辨事物和联想?恰当运用联想对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好处?这几个问题,统揽全文,  相似文献   

18.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而想象则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思维形式.联想侧重的是人或事物间的联系,是由联系而引发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侧重的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联想的事物是现实中已经存在或已被感知的事物,想象的事物是现实中还不存在或还未被感知的事物,但两者都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在描写瞿塘峡时,就自然想到了描写瞿塘峡的古诗、古歌谣;在描写神女峰时,就自然想到了关于神女峰的神奇而优美的传说.这些都是联想思维的结果.至于说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蒲松龄笔下的狐仙等,则是作者借助想象这种思维形式,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而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一、相关联想即由一个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的一种联想。例如由红领巾联想到少先队员;由一张发黄的照片联想到过去的岁月。二、相反联想即由对某一个事物的感知联想到与之特点相反的事物的一种联想。例如,由充满无限乐趣,令人无限向往的“百草园”联想到了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三、因果联想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想到原因的思维方式。例如《荔枝蜜》的结尾,作者了解并喜爱蜜蜂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四、相似联想即由一个事物想到在某一特征上与之相似的另一个事物的一种联想,它必须有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比喻、…  相似文献   

20.
联想是指感智或回忆一些事物,从而连带想起其他事物的一种心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纵横联想,常能带来更多的信息,使解题思路变得明朗.善于联想,不仅能达到准确、简捷的解题目的,而且可提高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思维品质的优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联想”是思维的翅膀,是开启数学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