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德胜 《大观周刊》2012,(29):156-156
生态文明是目前缓和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所提出的目标,因此本文对生态文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进行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对策,以期得到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简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语言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谐的心灵、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要实现这一切,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从最基本的素养——语言素质谈起。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知识经验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文化制约影响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语言也制约影响着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主要赞美自然和讴歌生命。本文通过研究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价值观,从自然对人的影响、人对自然的责任、欲望批判、对人类的爱四方面表现其诗歌作品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4.
袁颖 《大观周刊》2012,(43):24-24
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曾起过重要作用。然而也逐渐带来日益激化的人和自然矛盾。自古以来,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看法不一,生态哲学对其作出一定的批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类中心主义作出认真的分析,在现代生态哲学的指引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主要赞美自然和讴歌生命.本文通过研究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价值观,从自然对人的影响、人对自然的责任、欲望批判、对人类的爱四方面表现其诗歌作品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6.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禅味极浓的电影,它在四季的流转中展开了对生命轮回的思考,对禅宗伦理的追问。本文从禅宗的道德关系角度入手,具体讨论影片中体现的三种道德关系:众生和佛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受众赏析影片提供一个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7.
张艳 《大观周刊》2012,(52):299-300
教育的外延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科学教育,科学给人智慧;一种是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点燃的是良知。人文教育倡导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关爱。总之,它给人的是热情。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理性认识。主要指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价值观念、实践准则和评价体系。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断融合、发展与完善的过程.而每一次新的融合,就出现科技与人文双重繁荣的社会景象。  相似文献   

8.
档案工作,就是指整个档案事业,它包括档案室工作、档案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研工作、档案宣传出版工作和档案外事工作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从表面上看,档案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从本质上看,两者之间存在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
似乎是在不经意间,人文二字就成为了当代中国最时髦的流行语。查《现代汉语词典》,它对人文的诠释简洁而准确:“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但倘若详加阐述,人文的内涵可真是丰富多彩,洋洋大观一人对自我的解读,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国家的关系……皆包含其中矣!我一向认为,对一个现代国家而言,人文是它的立国之本;小而言之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自然则美丽,和谐的身体则健康,和谐的夫妻则甜蜜,和谐的家庭则幸福,和谐的国家则强盛。和谐的社会则百事可乐,和谐的人类则没有战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李娟 《大观周刊》2012,(20):18-19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了艾米莉在《呼哺山庄》中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父权中心主义对女性的歧视和禁锢.人类中心主义对环境的滥用和破坏,在维多利亚时代尤其突出。作者前瞻性的用男女间的和谐关系来完成文明与自然的重建.为我们构建出了一幅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下最流行的话题之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SARS、禽流感以及人感染猪链球菌等事件的发生.人们对生态环境、对自身健康、对人类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笔者认为,作为“平民身份”出现的都市类报刊,应在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有所作为,给忙碌的人们“一抹绿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和谐管理”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基石为出发点。分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必要性.认为必须从制度、绩效考核与“人和”三方面来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和谐管理。  相似文献   

14.
人类正在通过信息技术将历史上曾经生产的种种媒介内容融入比特之海,同时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继续生产内容.而且,以往社会中的信息生产和流通,主要遵循"先过滤后发布"的原则,大众媒体、教会、学校、专家权威等扮演了把关人和过滤器的角色;如今,越发普遍的却是信息的"先发布后过滤".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和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慧 《图书馆学刊》2008,30(3):84-86
以"和谐管理"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基石为出发点,分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必要性,认为必须从制度、绩效考核与"人和"3个方面来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和谐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给予了充分注意,科学地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 揭示了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发展的源泉是人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生态图书馆的创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单独完成。与自然携手创建生态型图书馆,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此作些讨论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植物是大地的霓裳,是稳固大地的根基,是所有生命的守护神。据科学家统计,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大约有三十五万种,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在广袤的大地上,无尽的绿色森林成为地球最壮阔的生命景观。文章分析植物题材纪录片的内容构成,探寻色彩斑斓的植物世界呈现的生命之美、智慧之美。植物题材纪录片在充分展示瑰丽多姿的植物世界的同时,强调人类要生存繁衍下去,始终离不开森林的呵护,保护植物,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从而揭示了人和植物的和谐共生的永恒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计成是晚明时期有名的造园专家,他文化和艺术素养都非常高,而且博学多才,在园林设计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著名的园林设计专著《园冶》就是其代表作。在计成的园林设计思想和理念中,特别重视人的感觉,最终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中国园林文化杰出代表,对于后世的园林设计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潘基文在联合国秘书长竞选中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从天时看.根据地区轮换原则,新一届联合国秘书长当属亚洲人.从地利上说.韩美间有着特殊关系。得到美国的支持自然不是难事。而韩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也很融洽.加上韩国近年来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潘基文获胜就不足为奇了。从人和上看.几个竞争对手或不被常任理事国认可.或存在“年龄劣势”.或政治影响力有限。都纷纷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