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档案》2016,(11):10-12
今天是本党恳亲大会继续开会的日期.诸君这次到广东来开恳亲大会,是要做一些什么事呢?诸君要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事,便先要知道本党是什么性质.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都是革命党.辛亥年革命推翻满清、创造民国,一直到今日,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关于民国的幸福,人民丝毫都没有享到.今年是民国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之中,人民不但是没有享民国的幸福,并且各省发生战事,到处都有兵变,年年都是受痛苦.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由于革命没有成功.因为革命没有成功,所以真正的民国,无从建设.我们从此要建设民国,所以还要来革命.民国一天没有建设好,本党就要奋斗一天.诸君都是本党的党员,便要担负这个奋斗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信中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挚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阐明了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要服从于革命事业。通篇感情真挚,尤其充满革命激情,动人心弦,曾被传诵一时。[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一直把新闻媒介看作“最好的东西”。他之所以把新闻媒介看成“最好”、“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就是因为新闻媒介同“革命”是紧紧联在一起的。早在68年之前,毛泽东就这样明确地提出了报刊同革命的关系。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他开宗明义地写道: 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最近,有同志对“正面宣传”的定义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正面宣传”既包括成就宣传,也包括批评性报道……”,其唯一判别标准应是“社会效果”,所以,只要所选取的题材是“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的幸福,有助于启迪和开发人民群众自觉意识,有助于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便理所当然地都属于正面宣传所取材的范畴”。这一观点,值得慎重斟酌。正面,是同反面互为依存的,它们是事物矛盾着的两个对立面。只有承认双方的共  相似文献   

5.
姚老师钧鉴: 看了贵刊一篇学术书简:《对〈学术规范与新闻学研究的深化〉一文的质疑》,觉得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这位学生的驳论,逻辑混乱,自相矛盾。兹略述如下: 作者说:“作为一门科学,我国的新闻学理论体系中确实没有‘人民性’这个概念。”是不符合事实的。他论据是马克思只在1842年《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提过一次“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以后再也没提过“人民性”这个词。同时,列宁也“从未使用过‘人民性’这个词。”“毛泽东也十分重视报刊宣传的党性原则”,因此作者下结论说:“既然作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的革命导师们都没有深入阐述过党报的人民性,那么我们社会  相似文献   

6.
“书到用时方恨少”。感触颇深。我想书到用时方恨少,对每个编辑大慨都是如此,都会有一些个人的真情实感。读书是快乐,读书是幸福,惟有读书滋味最长。本刊今年第五期卷首语叫“人的最大幸福是读书”;杨绛有篇文章题目就叫“没有书不好过日子”,她把读书和过日子等同起来;我也赞赏这句话:“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相似文献   

7.
2012年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幸福是全世界人民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法国目前已将“幸福指数”加入到衡量国家发展的指标体系中,与GDP并重.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央视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采访各行各业工作人员是否幸福,将基层民众拉回幸福议题之中,引发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廖奔 《全国新书目》2013,(12):130-131
作者针对当下中国人幸福感普遍不高这一社会现象,提出了“幸福商数”这一概念,从自身几十年的经历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合理的阐述,并辅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论述了如何面对影响“幸福商数”的因素,如“金钱”“健康”“爱”等。在“提高幸福商数”,学会“感悟幸福”的方法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带有浓厚陕北民歌色彩的革命歌曲,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已经传唱了半个多世纪。有关这首歌词作者的名字亦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一件事。然而,近来一些社会人士就《东方红》歌词作者问题,再度发表了大量有争议的言论,有的老同志甚至就此问题联名上书陕西省委。从有关媒体的报道来看,各方争执的焦点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东方红》的最初词作者是李有源?李增正?还是李锦旗?二是《东方红》与《移民歌》的关系。陕西省档案馆保存的有关《东方红》歌曲创作情况的档案资…  相似文献   

10.
郝美津 《新闻世界》2013,(7):264-266
【摘要】2012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从宏观层面看,“幸福调查”选择了“个人一国家”相结合的主题,力图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相联系;中观层面看,“幸福调查”通过筛选、编辑、重组,意在建构“幸福”框架,迎合“喜迎十八大”的政治背景。由于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报道受到了一些质疑与批评。  相似文献   

11.
陈琦萍先生在《我与(论语〉》的题记中开宗明义地写道:“如果您因本书而发现人生的智慧,那么恭喜您、已得到一把开启幸福的钥匙。”那么,此书是否一如作者所言蕴含着“人生的智慧”和“开启幸福的钥匙”呢?带着这一问题,我拜读了这部洋洋洒洒近50万言的巨著,不仅觉得作者言之不虚,而且对书中闪烁的绚丽思想火花也是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系列报道.报道中采访了大量平民百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宏观层面看.“幸福调查”选择了“个人一国家”相结合的主题,力图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相联系:中观层面看,“幸福调查”通过筛选、编辑、重组.意在建构“幸福”框架。迎合“喜迎十八大”的政治背景;在微观层面上,“幸福调查”采用了“原生态”的叙事方式,淡化了导演痕迹,力求在细节上展现真实。但由于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宏观框架与微观框架间缺乏有机的融合,报道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与批评。  相似文献   

13.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带有浓厚民歌色彩的革命歌曲,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已经传唱了半个多世纪。有关这首歌词作的名字亦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一件事。然而,近来一些社会人士就《东方红》歌词作问题,再度发表了大量有争议的言论。本试图借助档案资料作一些分析,以飨读。  相似文献   

14.
在革命战争年代 ,广大群众 ,谁都相信共产党员是真正的革命者。他们活在世上没有个人的私利 ,为之奋斗的就是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幸福。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共产党员还保持着这样的革命本色吗?新的时期 ,已有人已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获四川省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的好新闻《甘作改革的铺路石罗光永能官能民本色不变》 ,从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共产党员罗永光 ,在新时期 ,他牢记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当乡镇干部和当镇党委书记的十多年时间里 ,为谋人民群众的利益 ,他努力工作 ,成绩显著 ,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当机构改革即将到来 ,精简…  相似文献   

15.
1920年初,为了领导湖南人民驱逐军阀张敬尧,毛泽东同志率领“驱张代表团”到了北京,并与各方面取得了密切联系,有机会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和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书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毛泽东同志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从此以后,从没有动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也在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920年7月,毛泽东同志回到了湖南,在“驱张”胜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广泛的革命活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运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其中对湖南革命运动影响最大的并与湖南建党有密切联系的是创办文化书社。毛泽东同志认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当前革命之急,要办好这件事,就必须建立一个传  相似文献   

16.
习仲勋同志逝世后,新华社电稿发布了中共中央的评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政声留人后,我们无法想象当事者本人如何看待。追溯习仲勋生前88岁寿辰时与本书作者、74岁秘书张志功的一段对话,袒露心扉,令人动容。这段对话发生在2001年10月,身边工作人员与习仲勋谈起中央批准编辑撰写《习仲勋文选》《习仲勋传》和《习仲勋革命生涯》3本书的情况,他坦言相告,尤其对个人传记不太感兴趣,略作沉思,用几句话概括自己一生:“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也对得起自己;没有犯过‘左’的错误,没有整过人。业绩平平,问心无愧。”习仲勋自我总结三个“对得起”,两个“没有”,平常平实背后的寓意和内涵,是他个人淡泊品格的写照,也是深思远虑的凝结。  相似文献   

17.
(报考专业:新闻学)(二)科目:新闻理论与中国新闻史 一、填充题(每格1分,共15分) 1、革命导师指出,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 2、无产阶级报刊的党性原则,是革命导师列宁在1905年发表的一文中最早提出来的。 3、1948年,我国有两篇新闻工作文献发表,一篇是毛泽东的,另一篇是刘少奇的 4、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 的监督,不应仅看成是新闻工作者个人或者是新闻单位的监督。 5、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二、简释题(每题8分,共40分)1、…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可以说是审美感受的一个突出特点。由于新闻评论的特殊地位,人们很容易将评论误认为是单纯地向读者发号施令,板着面孔教育读者如何如何,造成评论写得不生动、不活泼,歌不敢歌,恨不敢恨,没有情感色彩,成了令人生厌的“八股文”,难以引起读者共鸣,使新闻评论的战斗力、思想性、指导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笔者现就情感在新闻评论中的审美意义,谈一点个人看法。新闻评论的崇高美众所周知,我们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改革,是人类历史上最艰巨的革命,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这一革命进程中更是创造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体现了崇高的理想和彻底的革命精神,被称之为“第二次革命”。作为新闻评论,它理所当然要为这场革命大造舆论,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为这项伟大崇高的事业讴歌颂扬。崇高之美在新闻评论中自然是一个独特的审美特征,是鼓舞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号角。如第五届中国新反的审的单者,了,不情的美们化群进歌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上下一心打好全年改革攻坚战》,充分...  相似文献   

19.
拿焦裕禄同志的思想品质作镜子,照照自己,发现自己思想上存在着“三害”,这“三害”就是“我”、“苦”、“难”。焦裕禄同志思想里只有人民和革命,没有“我”字。而自己的“我”字还不断出来捣乱。它有时表现为个人主义患得患失,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就不安心作采访工作了。有时表现为名利思想,在报道上掺杂着个人名利思想,愿写大的,不愿写小的;愿自己出名,不愿当工农群众的代笔人。它有时还表现为骄傲自满情绪或消极悲观情绪,哪一时期的稿子登报多,工作成绩比较显著,就骄傲自满起来,把功劳记在个人账上;哪一个时期登报少,成绩不大,就消极畏难。  相似文献   

20.
茅盾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说过:“我们的武器是一支笔”,他用这支笔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决心,勇气和事迹,也揭露与打击了侵略者。他在这个时期写的散文闪射出了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芒。 《记孩子剧团》是记述作者到这个剧团参观的那一天的见闻,如今读来依然亲切感人,是一篇有着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