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微博在新媒体时代迎来的传播格局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播权力去中心化、群体积极参与传播,参与主体的拓展弱化了把关机制,人们倾向于情绪化和碎片化的表达.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引导微博舆论最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面对微博舆论出现的"众声喧哗",首先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微博网络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2.
<正>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普及,让"短小精悍"日益成为内容传播和分享的精髓,"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满足了受众以自我为中心的传播与参与体系,使网络传播"碎片化"特征显得愈加明显。在网络视频行业,一种以直观分享为目的的技术创新方式正在以同样的方式将视频传播带入"碎片化"时代。一、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受众参与心理(一)受众求新的心理微视频是以新媒体为主要播放平台的,依靠手机、电脑、微博、微信等流媒体进行传播,"流媒体又叫流式媒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媒体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特点,用户接受信息的过程也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特征,微视频是继微博、微信之后的又一新媒体形态.在微视频的带动下,央视新闻客户端开设了《V观》栏目,利用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特性,以专业化的视角解读时政新闻,开辟了时政新闻传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熊玥伽 《新闻世界》2012,(7):187-188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是碎片化传播形成的时代背景,而微博的普及,使媒介环境的碎片化特征更加明显。在碎片化时代下,以媒介为渠道的营销已经有了新的变化,随之产生的整合媒介营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对碎片化时代的特性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微博的发展情况,最后提出应该结合碎片化大环境来分析微博营销战略,正确认识微博营销的效果,期望能够对客观认识微博营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时间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在微博、微信、微小说的引领下跨入了一种"微时代"。由于各个网络视频网站的商业需要,以及受众闲暇时间的碎片化消费,从而催生了微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微电影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并且拥有广泛的传播平台等优势,在新媒体时代引起了广泛关注,得到了受众的高度认可。本文以微电影这种新兴的碎片化传播形式为例,分析碎片化传播在微电影领域的传播特征、传播价值,以及传播过程中与受众人群的粘合关系。  相似文献   

6.
冯大鹏 《新闻前哨》2013,(8):104-106
微博的方兴未艾展现了新媒体的巨大优势,但其碎片化传播形态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在后现代的语境下,网络传播的传者、受众、内容、时空以及注意力都呈现了碎片化的特征,即后现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非连续性、同一性消解,而微博无疑是后现代的典型代表。微博非线性的信息存在方式会打破思维的连贯性,随时随地分享的信息泡沫会使受众怠于思考,情绪化的话语重形式而缺乏思想深度,微博增强互动性的同时也容易使用户思想独立性受损。以上几个方面导致了微博时代受众思维的碎化,人们思考问题日益迟钝和浅薄。当然,探讨微博和思维碎化并无意于否定微博的巨大优势,而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微博的使用行为,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7.
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兰 《今传媒》2011,(10):9-11
微博的普及,使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特征显得愈加明显。碎片化,常常是网络等新媒体备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碎片化传播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而深究其意义,我们会发现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传播模式的一次变革,因此,我们需要对其传播特征做更多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浪微博中的“谣言粉碎机”为案例,对微博空间科学传播的传播者主体、传受关系、内容形态、传播方式以及符号特征进行分析,尝试研究微博内容碎片化、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点为科学传播带来的变化.作者发现,在微博这一空间里,“谣言粉碎机”的“平民化”主体形象具有比权威科学传播者更为突出的优势,与普通用户的传受关系可灵活转换,用户之间也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平台;同时,“谣言粉碎机”提供的信息内容贴近生活,符号样式体现了网络语言特色,更易得到用户认可.但微博的科学传播也面临困境:内容碎片化、传播迅捷等特点难以提供充分的理性思考余地,篇幅的不足增加了语义的不确定性——微博成为伪科学信息的集散地皆与此有关.如何在新媒体空间进行科学传播,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1突发事件与信息碎片化:现状以及挑战随着微博等新媒体迅猛发展以来,传统的大众传播秩序遭受颠覆性的冲击:专业传播者正在失去原有的主体地位,人人成为传播者,新闻传播流经媒体的过程也逐渐被多元传播渠道消解,信息多元化带来的结果是碎片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务管理与互联网逐步走向深度融合,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新趋势,"微传播"日渐成为大众传播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化、移动化、社会化、碎片化的微传播,为党委政府推行政务公开,提升服务水平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安徽发布和安徽政务发布两个政务微博微信发布平台为例,总结了当前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难点问题,并从抢占舆论阵地、改造评价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扩大传播效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不断提升政务新媒体影响力、吸引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微博,是一种供网民进行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共享的平台,因其平民化、及时性、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传播特征,正在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本文以《楚天金报》的官方微博为案例,解析了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对微博的舆论传播进行理性引导,同时强化内容的传播性,争取其与传统媒体合作的通融性,实现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2.
在繁复的国内外民族发展背景下,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呈现出以流行与民族元素融合为趋势,以个体形象可视化、碎片化传播为特点,以人口流动、旧有传播模式调整、新媒体技术影响及国家安全需要为动因的传播模式改变。从内容上防止"去内涵化"现象,树立"符合"而非"迎合"的传播态度,是更好地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微博带来了高度的"信息自由",却也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添上了翅膀,加大了谣言传播的可能性。从微博谣言传播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欠缺"把关人"的媒体环境存在很多隐患,尤其是危机事件爆发时,言论失控或许会走向极端。作为新媒体平台,微博省略掉的"把关人"功能,不是不需要,而是需要一个更适合微博传播模式的特殊"把关人"将这个漏洞补上。因此,微博时代需要既可靠又有公信力的微博"把关人",而微博运营方有对海量信息进行把关的责任,于是微博辟谣账户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李亚杰 《新闻世界》2014,(6):207-209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微博营销也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许多时尚杂志借助微博平台来进行自身推广,进而实现跨媒体营销。时尚杂志在采用微博营销的过程中既存在优势又面临挑战,必须明确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把握微博营销所呈现出的碎片化、互动性强等特性,充分发挥其功能,从而推动时尚杂志的微博营销。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或自媒体蓬勃发展愈加凸显出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特色。新媒体使用者中不乏缺失或不具备一定媒介素养者,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传播的内容泥沙俱下、真假难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成为散播谣言、提高个人社会知名度的工具。媒体官微在利用新媒体时,要把好关,恪守真实性原则;理性发声,避免情绪化表达;谨慎转发大V微博,才能逐渐运作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在如今,新媒体媒介"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新代言词。短(微)视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而生成的新媒体媒介,其不同于传统媒介,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门槛低,不需要专业的拍摄技巧,所传播内容符合现代大众吸收信息碎片化的特征,这就是为何当下短视频非常火爆的原因。本文对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和传播特点进行讨论,以抖音app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新趋势、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子豪 《东南传播》2018,(5):117-120
在传媒技术的驱动下,新媒体、碎片化、大数据三个方面的变革造就了广告转型的核心力量.在新媒体时代,新平台开发成为策划、创意的一部分,广告的功能正在重构;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细分化、互动化等传播特点,致使"碎片化"趋势越来越强,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受众的广告接受习惯,"互动"已是广告转型的重要内容;在充满变化的市场中,碎片化的目标受众也存在潜在的"聚合"可能,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广告营销"给广告主带来了曙光,为广告达到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8.
在全社会都对微博公共领域的产生寄予厚望的同时,也需警惕微博传播给公民意识养成带来的负面影响。微博传播自身所具有的匿名性、去中心化和信息碎片化等特点在塑成公民意识的同时,也在消解着公民意识。本文依据公民意识的三个层面,从微博传播的三个特性出发论述了微博特性对公民意识形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何谓微传播,何谓微事件,何谓微时代 微传播是以微博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微博为媒介的微传播,是去中心化的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传播碎片化信息,借以实现自我表达、交往需求与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微时代"背景下,微博以及微信和微视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微"开头的新媒体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传播时代,基于互联网客户端的快速扩展,使其逐渐成为当下的主流传播模式,而且向各领域渗透。新时期读者的阅读习惯发展了变化,更加趋向网络化,而且新闻阅读状态碎片化现象严重。本文先对微传播背景下的报纸编辑工作新挑战与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创新报纸编辑思维,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