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贵  陶如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8):1168-1176
文章通过梳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缔约国关于数据跨境流动的新近立法和政策,按照禁止数据传输、数据本地存储、许可制、标准制和其他情况进行归类;以《东盟数字融合指数》报告的支柱指数及其标准化评估指标为参照,梳理 RCEP缔约国数字生产力的主客体要素及数字经济现状。引入数据价值链理论,阐述数字生产力主体要素对数据跨境流动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影响;援引数据话语权理论,解释客体要素是政策制定的基础;基于“数据殖民”理论,解释数字经济与政策“自由度”之间的无线性关系。最后,文章提出推动RCEP缔约国数据跨境自由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摘要: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不仅搭载了全球知识与价值分工体系,也决定了垂直专业化分工生产方式下的利益分配格局。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和VAR模型对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困境进行分析及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知识与技术封锁是一种常态,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并没有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目标,相反还会陷入发达国家的俘获型产品价值链条中,从而遏制产业升级的步伐。为此,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企业应在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知识、技术外溢成果的基础上,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培育开放式创新网络为突破,摆脱低端锁定状态,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价值网络,实现产业升级。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产业升级困境;博弈分析;VAR模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主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维度城市扩张度量,是深刻揭示城市扩张规律及驱动力,实现高效城市扩张控制,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城市扩张自由度、蔓延度、感观优劣度指数对中国216个主要城市2000-2012年期间的扩张特征进行了综合度量。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扩张总体趋于紧凑,但低约束扩张模式所催生的“低质量”城市发展态势严峻;②不同维度城市扩张特征不尽相同,东、中部地区是中国近年城市扩张的集中地,扩张自由度及蔓延度较高、区域差异明显,扩张模式不尽合理;广东、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低质量”扩张现象较为严重,西部省份及少数民族自治区扩张模式整体较优;城市圈地区扩张紧凑度较高,但统筹协调程度较低,区域扩张差异明显,局部地区扩张质量较低;③内陆及城市圈地区将成为中国城市扩张的重要发生地;④广州、石家庄、济南、合肥、湘潭城市扩张感观优劣度相对较低。努力构建并完善“国家-地区-城市”多级城市扩张监管体系,是统筹协调区域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积极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作为政府问责、决策咨询和绩效管理等活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经过"缓慢生长"、"稳步推进"和"快速扩张"几个阶段的成长,国外评估的专业化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并呈现出多样化、常态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全面梳理总结国外评估专业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系统探析评估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以全球视野,立足国情,提出几点推动我国评估专业化发展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5.
时于嵌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谋求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提升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是重要的发展目标.本文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了FDI、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国际分工等因素能够影响产业价值链提升,并且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有偏估计等方法验证了这些因素对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扩大吸引外资、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增加研发投入和强化区域分工等可以推动包括长三角在内的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  相似文献   

6.
将区域创新生产活动分为技术投入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DAG方法考察高技术产业技术跨区域扩散效应,提出技术扩散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3种类型的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多样化和互补性)对区域创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中心技术辐射作用加强,东中部地区技术交流密切;专业化、多样化分别抑制、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活动,互补性不能有效增加企业创新生产的倾向;从价值链视角看,区域创新投入开发阶段比成果转化阶段更具有空间依赖性,但创新投入开发阶段缺乏产业市场化的引导,存在技术扩散障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东技术交易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国内推动技术市场发展主要做法,包括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培育和激励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培养专业化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实施技术交易奖补、健全投融资体系等,分析制约广东技术市场发展的因素,提出加快发展广东技术市场坚持以下路径:健全技术市场政策体系、强化需求导向、夯实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功能、促进技术市场服务机构提质培优、壮大专业化技术市场人才队伍、推动技术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赖晓瑾  唐一丁  祝树金 《资源科学》2022,44(8):1630-1644
随着经济全球化概念越来越深刻地体现在国际分工专业化和经济增长模式中,全球价值链(GVC)的深化将如何影响环境这一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思考。本文立足于GVC的视角,利用1995—2018年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依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体系,探究了参与GVC对于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影响,分析各国参与GVC是否会影响EKC的“拐点”。研究结论表明:①GVC参与度的提高将显著延后EKC“拐点”的到来,这一“延后”主要源于后向GVC分工的驱动,而前向GVC分工的提升将有助于EKC“拐点”的提前。②参与GVC对EKC“拐点”的影响存在国家异质性,环境规制严格的国家参与GVC将助其更早迎来“拐点”,实现经济发展意义上的碳达峰;而规制宽松的国家参与GVC则可能沦为“污染天堂”。③GVC参与度对EKC“拐点”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其中技术密集型行业前向GVC参与度的提升将有效推动EKC“拐点”提前到来。④GVC参与度与CO2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本文的发现丰富了全球价值链在经济和环境效应方面的实证应用,为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约束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智慧专业化是区域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包容性经济增长。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下,制造业智慧专业化的研究正成为关注热点。本文以智慧专业化为出发点,对制造业智慧专业化概念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梳理;重点从制造业智慧专业化与区域增长能力的关系,以及制造业智慧专业化的评价进行综述,并对制造业智慧专业化评价及模型、应用的合适空间和实际效果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0.
童陆亿  胡守庚 《资源科学》2018,40(6):1175-1185
构建了基于自由度、蔓延度和感观优劣度等时空统计分析模型的区域多级城镇用地扩张特征度量方法体系,分析了1990—2015年期间湖南、湖北和江西(湘鄂赣)三省327个县(市)全域、省域、城市群和地级市级别下的城镇用地扩张特征及其分异规律与模式。结果显示:①湘鄂赣三省多级城镇用地扩张时空特征存在分异性,且其主要源自特定级别下城镇用地扩张的空间异质性,以及特定区域不同级别度量结果的变异性;②区域多级城镇用地扩张分异特征能反映各县(市)在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识别出了湘鄂赣三省有序增长、持续蔓延、复合增长和复合蔓延等主要的镇用地扩张模式;③城市群和丘陵平原区,无序蔓延和复合蔓延模式表现较为明显;有序增长和复合增长模式在非城市群和山区城镇用地扩张中占主导地位。积极开展区域多级城镇用地扩张度量及其分异规律与模式分析,将助力多级、“差别化”城镇用地扩张管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业通过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快速发展,但是仍然依赖国外中间品与零部件的大量投入,被长期锁定在加工装配环节,出口产品技术水平存在“虚高”现象。因此融入全球价值链与真实出口技术水平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究。论文采用WIOD2000—2014年连续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基于改进的国内增加值出口复杂度指标来度量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对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融入全球价值链是出口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但是中国人力资本和制造业缺乏有机结合,可能存在“资源竞争”。细分行业要素密集度分析,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随价值链嵌入程度提升,而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链低端锁定效应。论文从“多极化”发展、有机结合人力资本、摆脱路径依赖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肖文  殷宝庆 《科学学研究》2011,29(3):382-389
 利用中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27个制造行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水平,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垂直专业分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对技术进步影响的行业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有利于制造业技术进步;与预期相反,研发投入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低集中度、低开放度、高技术行业中垂直专业化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熊彬  范亚亚 《软科学》2020,34(2):80-85
采用生产分解模型,在区域价值链背景下深入探讨中国和东亚国家制造业GVC分工地位特征,在分析一国参与价值链分工路径的变化规律及该路径对国际分工地位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从前向、后向、简单和复杂生产链长度视角分别探讨不同嵌入形式和参与模式提升分工地位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GVC分工地位处于东亚地区的中下游水平。GVC分工地位影响路径结果显示:中国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路径呈现出有效和低效提升路径协同演进的特征;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价值链均向有效路径转变,但具体路径各不相同;韩国主要以延长需求型间接生产链长度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而柬埔寨、老挝的参与方式则是延长需求型直接生产链长度。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梳理全球价值链及其分工地位测度方法的相关成果,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厘清文献的发展脉络和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重点阐释并对比评述当前国外影响最广泛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指标。研究发现:垂直专业化指数、出口产品价格指数、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以及上游度指数是测度全球价值链地位使用频率最高、最具代表性的5种方法,各类指标的特征及适用领域存在差异性;此外,现有研究虽然提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经验,但仍存在前提假设脱离现实、数据更新时滞严重等局限,需要进一步完善。最后,从产业结构、测度指标、研究范围、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技术是垂直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变量,与关税、相对要素成本一起,决定着一国乃至整个世界垂直专业化的比重。早期的垂直专业化理论,一般是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重点关注关税和相对要素成本,而最近的理论和经验研究,逐渐采取内生技术的方式来考察技术对垂直专业化的影响。在垂直专业化视角下分析技术创新,应该重点把握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即国与国之间的技术替代弹性。从Kai-MuYi的两国动态李嘉图垂直专业化模型出发,将技术创新能力与关税、相对要素成本相结合,分析研究垂直专业化下的技术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云南自贸区借助区位优势,积极对接RCEP,跨境贸易额快速增长,为保障跨境贸易顺畅,文章针对跨境物流供应链现状和瓶颈进行了剖析,从跨境物流供应链合作机制、智能大数据跨境物流供应链、跨境物流供应链服务质量、跨境物流供应链网络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云南自贸区跨境物流供应链优化路径,希望能推进云南自贸区加速融合RCEP,推动云南自贸区及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溢出效应密切相关.基于行业和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表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整体上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但对本土企业的R&D投入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体现为R&D资源从创新系统中的一种“漏出”.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对低层次的外围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对高层次的核心技术创新产生了阻碍作用.中国代工企业须注重提高吸收能力,强化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溢出效应.政府应营造相应的政策环境,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强FDI与本地经济之间的深层次联系,逐步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对进口中间品的替代.  相似文献   

18.
在组织梳理产业价值网的理论演化脉络、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一个包含产品模块化维度、产业组织模块化维度、产业价值链模块化的关键价值区域生成与强化的模块化三维研究框架,综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将产业价值网的形成与发展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视野,研究产业价值网模块化分工与交易、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组织与治理、关键价值区域形成机制及战略等,为推动产业价值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构成与地位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国内该产业市场主体结构与发展动力,进而创新性地从产业价值链与区域联动发展双重视角提出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模式,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论述其产业联动发展与升级对策。研究发现: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整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四大产业市场主体对于不同区域的贡献差异较大。就区域产业升级动力而言,一是产业市场主体构成与外部升级环境要素的诱导,二是本土企业的自我强化与学习创新。从长远来看,打造产业公共平台、成立配套服务机构和构建产业园区是支撑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联动发展与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信桂新  魏朝富  杨朝现  邓华 《资源科学》2015,37(9):1834-1847
在粮食连年增收的同时,粮食产销平衡区却成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软肋。本文以粮食产销平衡区重庆市为研究区,利用统计数据和半结构访谈信息,构建种植业变化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多维分析模型,研究了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结果表明,①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变化呈现粮食作物收缩、菜瓜果作物扩张的竞争态势,区域种植模式从“以粮为主”转变为“粮菜兼顾”,实现了转型增效;②重庆市种植业变化特征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以农户经营自主权放开为起点、各类因素诱致的环境变化为条件、作物的不同特性为依据发展演化而致的;③划定粮食生产红线、转变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加快菜瓜果作物生产机械化、设施化、专业化步伐,是重庆市缓解粮食作物与菜瓜果作物竞争态势,保障粮食自给率稳定和菜瓜果产量、品质持续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基于重庆的经验,研究认为,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农业政策方向有必要从“一个专注”(专注于粮食生产)向“两个结合”过渡,将合理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推广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相结合、稳定粮食生产与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发挥和多元化发展相结合作为着力点,推动耕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