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在"专业读懂教材、用心读懂学生、智慧读懂课堂"这三个"读"中,"读懂学生"应该是最重要的。要读懂学生,教师要分析学生的性格,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经验入手,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只有真正读懂学生,才能够构建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75):1-2
课堂有效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与学问,作为教师要积极探寻有效追问的策略,做到读懂教材,紧扣难点、渗透思想、转变方式,构建高效智慧课堂,成为一名智慧的"追问者",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工作者,人人都渴望做一个能“读懂学生”的智慧型老师,对于学生的一言一行能洞察秋毫,课堂上学生抛过来的“球”,随时可以接住并“弹”回去,课堂中师生对话妙语连珠,动态生成精彩纷呈,课堂中的精彩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教师“读懂学生”,需要教师的素养和智慧,在这里以第八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上,本人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为例,谈两点读懂学生的策略——前测:课前的访谈、问卷;后访:课后作业分析、访谈反思,与同行们研讨。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2008年提出了"三个读懂"的研究课题,即"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是我们重点研讨的主题之一.下面我们以读懂学生为题旨与大家进行三个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的基本环节。钻研课标和教材,读懂学生,积累素材,运用智慧科学设计教学,方能演绎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充满情感、充满爱的事业.如何读懂学生、读懂教育、读懂体育、读懂教材、读懂课堂,使体育面向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出既“好吃”又“有营养”的体育,让学生热爱体育,更加喜爱体育课,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真正步入数学王国的起始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中习得的一切将直接影响后续乃至终身的学习。身为师者,我们必须谨慎地走好每一步,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进而读懂课堂。  相似文献   

8.
<正>打造生态课堂,把真正的课堂还给学生。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一、教材要读懂"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是由学生、教师和教室这一时空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教材属于自然生态因子之一。"作为老师,我们天天手握教材,自信地走进教室,开始了上课,教材似乎烂熟于心。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什么样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课堂?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带给学生智慧的启迪,快乐的享受,和谐的发展.怎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智慧和快乐的课堂呢?——充满智慧、快乐的数学课堂,是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课堂教学.在每一个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10.
王晓燕 《考试周刊》2014,(38):51-52
<正>古人曰:"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从新课程三维目标出发,打造自主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一、阅读为基,读懂、会读、乐读交织融合1.提供时空,读懂课本。读懂就是学生自己读懂教科书,是阅读的第一层次。学生不仅仅要读懂教科书上的文字、图形、标点符号,还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文字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等。但是在这读懂的过程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已经具备理解能力,在课堂中给学生充  相似文献   

11.
以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这种理想导学过程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诸多方面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把握是否准确和到位。因而,智慧导学必定以读懂学生为基础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一、学生在课堂上的"读"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表现是学生在课堂上读书太少.即使是读,也只是浮光掠影地读,没有真正读出问题与读懂文章.不少语文教师把自己扮演成知识的传授者,把学生的大脑当作器皿"灌".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中如何读懂学生。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如何做出教学决策,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期和下期将刊发由数学教育界华人知名学者、全美教育协会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蔡金法先生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许世红博士撰写的文章《教师读懂学生什么:认知导向的教学》和《教师怎样在课堂上读懂学生》,相信大家会受到教益。为了引发更多教师的教学思考,游刃有余地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呈现的“精彩”,我刊将和《新世纪小学数学》同时编发这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拜读了王老师的《读懂学生的错误》后,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样一句话:“读懂学生的错误是卓越教师必备的智慧。”文章以案侧的形式给出了学生的三类错误,并详细分析了学生错误的“背后”,即基础知识、认知发展和生活常识的问题。我认为本文切入点小。所蕴含的教学思想对在“卓越课堂”建设中成长的教师来说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智慧课堂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知识的生成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它是衡量课堂有效性学习的标准,同时是课堂有效性学习的重要的价值取向.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在努力探索一些有效地开启学生智慧的课堂教育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瑞英 《师道》2007,(8):81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课堂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段.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长的过程,还是教师教育智慧生长和享用的过程.课堂理应充满智慧,理应成为师生诗意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了解学情,透彻地读懂学生,无疑是教师教学的基点和核心。本期共同关注的主题是“教师如何读懂学生”。下面一组文章试图以教学流程为线索,从课前、课堂现场和课后三个方面来谈怎么了解学情、读懂学生,给广大教师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地方,只有读懂了学生,我们的对话才会畅通,孩子们的思维才能激活。所以,课堂上要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用我们的心去聆听,读懂孩子们的语言、心理、思维,真正找到孩子思维的盲点和误区,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节时,我有所体会。下面是两次教学的对比。在上课的前一天,我把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发给了学生,其中学习准备中有以下两点:1.准备一个圆柱形的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学生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读懂学生就要真正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读懂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过程,从与学生的对话、访谈中,分析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在我所教的班级进行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测试时,通过对学生完成试卷题目的访谈,学生呈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2008年提出了“三个读懂”的研究课题,即“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是我们重点研讨的主题之一。下面我们以读懂学生为题旨与大家进行三个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