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的《玉台新咏》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在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方面都体现出了多维的角度和空间,引进了各种理论和方法,尤其体现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玉台新咏》与《文选》的关系,《玉台新咏》的编选问题,《玉台新咏》与音乐的关系等方面;但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有待深入挖掘和开拓,比如《玉台新咏》和《文心雕龙》、《诗品》的比较研究,《玉台新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宫体诗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对《玉台新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编剧纂目的、编纂标准及对《玉台新咏》的评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新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前人没有注意到的《玉台新咏》存在的糟粕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玉台新咏》是一部以宫体诗为主体,收录从汉到梁有关女性之诗歌的总集。徐陵是《玉台新咏》的实际编纂者。他编选《玉台新咏》的直接目的在于给萧纲的后宫妃嫔们提供一个宫教读本,深层目的则在于宣扬萧纲的文学主张,为宫体诗张目。《玉台新咏》中的“艳歌”应理解为主要指描写女性或男女之情的诗歌。在编纂体例上,《玉台新咏》的三个翻新之处体现在按题材或主题归类、对所录作家作品按历史时间的先后编排和录存者之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花间集》与《玉台新咏》两部总集在编辑目的、编辑体例、文学观上的继承性。二书产生的时代虽相差较远,但《花间集》在编辑时对《玉台新咏》的模仿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有所体现的。《玉台新咏》在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花间集》可谓词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同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一点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清吴兆宜所作《玉台新咏笺注》是《玉台新咏》的第一部注释本,此本经程琰删补而广为流传。程氏依照删繁补阙的原则,充实了原注的作者小传部分,体现了知人论世之旨;注释中穿插评语,多有赏读批评之趣。程琰所为拓展了吴兆宜原注的诠释空间,有助于我们多层面地理解《玉台新咏》,是清代学者对这部总集的重要研究实绩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分析《玉台新咏》一书中所反映的南朝文人拟作对乐府古辞的改动.关于乐府的改动问题,研究者众多,也出现了累累硕果,但对《玉台新咏》所收入作品的研究还不足.通过对此的分析,可以更清楚的看出《玉台》编者的意图和收诗标准,同时还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玉台》作为一部诗歌总集,相对于其他同类集子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7.
《玉台新咏》的撰录者一度公认为南朝徐陵,但自章培恒先生基于《玉台新咏序》提出“张丽华”一说后,又有胡大雷提出“徐妃”说及一些学者认为的的“某妃”说。本文认为对《玉台新咏序》存在其他的解读的可能,并认为由《序》文否定《玉台新咏》的撰录者是徐陵,否证力不足;《玉台新咏》的最终成书时间可能在陈太建年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徐陵《玉台新咏序》是一篇标准的“序作者之意”的序文,并无不可信之处。认真解读序文,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玉台新咏》一书的这些情况:《玉台新咏》是一部“撰妇人事”“以给后宫”的女性读物,属《隋志》著录的南朝编撰的诸多备后宫讽览的《妇人集》者流。撰者徐陵的编撰意图是希望这部诗集“可代彼萱苏”,使“寂寞多闲”的后宫妇女“微蠲愁疾”,“聊同弃日。”这部诗集之所以形成了专录艳歌的特征,一方面如撰者所言,主要是因后宫“惟属意于新诗”而投其所好,另一方面则是禀承了南朝诸多《妇人集》“撰妇人事”的传统。如此,自唐至今关于《玉台新咏》编撰目的及编撰情况的种种不合于序的说法就应该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9.
《玉台新咏》序中指明收录的作品属于“艳歌”,但是一直以来对“艳歌”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至今仍无确切定论,仅凭《玉台新咏》多收录描写女性外貌及其生活的内容就归于色情诗是不公正的。“艳歌”本身是一种音乐,《玉台新咏》选录“艳歌”体现了当时娱乐化文学观,这种文风符合徐陵本人的审美观及六朝上层社会的生活氛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玉台新咏》的版本问题是与此书编者和编纂时间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在《(玉台新咏)版本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已经论证了受到学界普遍推崇的赵均刻本及其同一系的本子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非《玉台新咏》原貌。本文除论证与赵均刻本出于同一底本的冯班抄本并不是后人伪造外,着重介绍了翁心存影抄冯知十藏本的情况,指出冯知十藏本与赵均刻本也出于同一底本,再通过冯班抄本、翁抄本与赵刻本的比较,进一步证明赵均刻本对其底本的不忠实。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不载徐陵编撰《玉台新咏》一事,有学者认为是出于撰史者遗忘,更有把此作为否定《玉台新咏》为徐陵所编的证据。但结合《梁》、《陈》二书的写作背景及唐初人对待宫体诗的态度,可知此现象是姚思廉有意为徐陵避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玉台新咏》是六朝时期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研究的历史包括古代与现代两个阶段,总的趋势是由感性判断走向理性论考。现代《玉台新咏》研究又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为突出,在文献研究、文本研究、成书背景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王勇 《文教资料》2013,(25):23-24,27
《汉语大词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汉语复音词典。该词典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原则,“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其成就受到语言学家的一致推崇。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词典中尚有许多疏误。陈徐陵编《玉台新咏》中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汉语语料,有些为《大词典》所漏收。兹据《玉台新咏》及相关典籍对《大词典》书证方面的失误加以订正。  相似文献   

14.
<玉台新咏>序跋论(玉台新咏>与<文选>,一为缘情、专题的,一为诸体毕备的;<玉台新咏>的古诗有枚乘之名,诵诗论诗宜取二者并观;<艺文类聚>"赋"类作品有不以"赋"名者,为亦诗亦赋的交叉文体,<玉台新咏>以其为诗而录,<文选>不录,是因为限于类别体例.从<玉台新咏>所录而<文选>多有不录者,及<文选,有序而(玉台新咏>无序者或(玉台新咏>有序而<文选>无序,可知<玉台新咏>与<文选>之间没有承袭关系,但收录作品有同一出处者.  相似文献   

15.
《玉台新咏》是一部以女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集,从中显现出的女性的忠贞观念、孝义思想、勤俭持家等道德品质,体现了德育的导向价值、榜样价值及协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勰、钟嵘所论和《选》、《玉台新咏》所收的古诗中既有西汉的作品,并且尚没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枚乘诗全为后人假托,也有东汉下层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离别相思、生命短促的咏叹,体现了诗人的生命悲剧意识,预示了魏晋时代精神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文学繁荣的南北朝时期,在风光绮丽的江南,相继出现了两部辉映文坛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和《玉台新咏》,成为中古文学百花园里两朵引人注目的奇葩。令人欣喜的是,我校文学院张葆全教授继主编、出版六卷本《新编今注今译昭明文选》(台湾黎明文化公司,1995)后,现又出版了他多年潜心研究的新成果《玉台新咏译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陈徐陵编《玉台新咏》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汉语语料,其中,有些语料为权威汉语辞书《汉语大词典》编纂者所忽略.前已专文订正若干,兹据《玉台新咏》诸语料续对《汉语大词典》的词目阙略、首见例证偏晚、例证时代缺环等方面的问题加以考订.  相似文献   

19.
徐陵在梁代选编的《玉台新咏》成书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了。千多年来,此书流传历久不衰,自《隋书》以下各代史书对《玉台新咏》均有著录。此外,这本书还有日译本,而且在欧美也不乏研究者。对于这份文化遗产,我们不能不加以重视和研究。《玉台新咏》是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诗歌总集。它收诗近七百篇,就专门收集保存古代诗歌这一点来说,它上承《诗经》,下启唐人诸集,不能不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大  相似文献   

20.
《玉台新咏》与《花间集》在产生背景、题材内容、美学风格上很相似,其中的许多作品可视为早期色情字。这些相似之处的背后,潜藏着许多两性角色变化的信息,当然这些信息大多数是男权背景下贵族男权对女性的理想,从中可以看出两性之间审视的角度、距离的变化,从而反映出两性心灵距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