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徽是学校的标记,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佩戴校徽,目的是建立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集体荣誉感.既然提出了要求,随之而来就得通过检查确保落实."校徽风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检查的同学即将到来,如果被查出有的同学没有带校徽,班级就会因此被扣分,班级荣誉就会受影响,班级利益就会受损.忘戴校徽的小王可不想做这样的"罪人",他急中生智快速制作出"纸校徽",如他所愿在检查中顺利地蒙混过关.值日班长为安全度过危机而兴奋不已,班级里大多数同学也都把"集体荣誉"置于"诚信"之上,认同小王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学生小王为了不让班级被扣分,"急中生智"绘制了校徽,结果没被检查员发现,保全了班级的"荣誉"。但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高兴起来,也由此产生疑惑,这样做是否合理?班主任李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请大家讨论并表决,班级4位学生弃权,认为这种行为不诚信,但想不出更好的办法;41位学生赞成,认为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这一问题让班级师生纠结:因为在学生眼里,这是一道难选的单选题:要么"不诚信",要么"让集体扣分"。不仅学生为难,教师同样为难;还因为我们目前的道德教育很少引导学生讨论此类生活中的真问题。但这一问题值得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相似文献   

3.
学生小王为了不让班级被扣分,"急中生智"绘制了校徽,结果没被检查员发现,保全了班级的"荣誉".但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高兴起来,也由此产生疑惑,这样做是否合理?班主任李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请大家讨论并表决,班级4位学生弃权,认为这种行为不诚信,但想不出更好的办法;41位学生赞成,认为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 这一问题让班级师生纠结:因为在学生眼里,这是一道难选的单选题:要么"不诚信",要么"让集体扣分".不仅学生为难,教师同样为难;还因为我们目前的道德教育很少引导学生讨论此类生活中的真问题.但这一问题值得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相似文献   

4.
案例中的小王同学采用了"不诚实"的手段,维护了班级的荣誉,应该说,他的动机是善良的,呈现的结果也是皆大欢喜的,班级大部分同学也都认同这种做法.我们通常说,目的体现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需要的一种自我意识.但是,任何目的的实现,都依赖于一定的手段.案例中的小王同学为了实现他的目的——班级不被扣分、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感所依赖的手段——画个假校徽,欺骗学生会干部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小利与长德     
"校徽风波"貌似一个两难的德育问题,让人有进退维谷之险——赞成王同学的行为吧,则似乎丢掉了诚实守信的品质;不赞成王同学的行为吧,则陷入扣分的深井,现实的利害与同学的舆论足以把原本正确的德育声音淹没.然而,稍微理性的人则显然看到了荒谬,小王同学的做法明显是不妥的,没戴校徽,违反校纪且不说,用假校徽来欺蒙检查的同学老师,这从行为修养上讲,是不诚实的表现.虽然他因此"维护了班级的利益",甚至被有些同学认为是"立了大功",然而,基于不诚实前提下所做的这些行为及其结果,都被贴上了"不义"的标签.从中我们看到了苏轼在《满庭芳》里所称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看到了同学们被"逃避扣分"、"维护班集体荣誉"等现实利益所蒙蔽和绑架,而忽略了王同学行为本身的谬误和不诚实的本质,甚至出现支持者、崇拜者众的情状.  相似文献   

6.
小利与长德     
"校徽风波"貌似一个两难的德育问题,让人有进退维谷之险——赞成王同学的行为吧,则似乎丢掉了诚实守信的品质;不赞成王同学的行为吧,则陷入扣分的深井,现实的利害与同学的舆论足以把原本正确的德育声音淹没。然而,稍微理性的人则显然看到了荒谬,小王同学的做法明显是不妥的,没戴校徽,违反校纪且不说,用假校徽来欺蒙检查的同学老师,这从行为修养上讲,是不诚实的表现。虽然他因此"维护了班级的利益",甚至被有些同学认为是"立了大功",然而,基于不诚实前提下所做的这些行为及其结果,都被贴上了"不义"的标签。从中我们  相似文献   

7.
下不为例     
"校徽风波"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处理这个自己制作校徽的孩子,那么在遇到集体荣誉可能要受到影响的时候就会有问题,作为集体一员的你该不该努力一把,避免集体荣誉受损;这个判断的另一维就是,在诚信的天平前,我们用什么来维护我们的荣誉。价值判断无论支持任何一方,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站在这悖论前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多少有点无奈。  相似文献   

8.
下不为例     
"校徽风波"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处理这个自己制作校徽的孩子,那么在遇到集体荣誉可能要受到影响的时候就会有问题,作为集体一员的你该不该努力一把,避免集体荣誉受损;这个判断的另一维就是,在诚信的天平前,我们用什么来维护我们的荣誉.价值判断无论支持任何一方,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站在这悖论前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多少有点无奈.  相似文献   

9.
班集体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共同拥有的一个"家",老师是学生的家长,同学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但是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每个学生有其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才能让他们和老师凝聚起来,成为一个集体呢?从教三年,当了三年班主任,在不断反复实践总结中我体会到从细微处入手,用真情编织一张团结、和谐的班级人际网,可以使班级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而"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语)所以集体一旦形成,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管理班集体,建设属于自己亦属于大家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元素,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学生在学校的"家长",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推进班集体的发展,班主任加强班集体的管理很重要。就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进行浅析,以期给广大班主任带来思考。  相似文献   

11.
何萍 《班主任》2012,(4):47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建立班级文化墙,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中。首先,我让黑板报会说话,在黑板报上写下"欢迎新同学""新学校、新班级是你的家"等温馨的话语,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感受到班级浓浓的爱。其次,我让墙壁贴满画。在开学第一天,我让  相似文献   

12.
小强自从上技校以来,一直担任班长。从入学之初到即将毕业的近三年时间里,学校的各种荣誉中几乎都有他的名字,挨批评、受训斥与他无缘。他是老师夸奖、同学羡慕的好学生。小强也自命不凡,每天除了学习,就忙学校、班级的一些事,班级中的各项工作都不用班主任老师操心...  相似文献   

13.
<正>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对学校来说,"谁是学校,教师就是学校;教师什么样,这个学校就什么样"。对学生来说,"谁是班级?学生就是班级,他什么样,班级就什么样"。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带着群体的烙印,这既是身份的认同,也是信念的归属,文化的要求。"我就是班级"意味着学生个人的价值与集体的利益同等重要,学生个人的意识与集体的意识应平等共存。因为  相似文献   

14.
人,是有集体荣誉赢的。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以班级为单位开辰。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学生在所处班级中就是团队的一份子。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即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赢,以便为他们今后走向企业、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建立班级荣誉册每个学生都生活在集体之中,受到集体纪律的约束,所以应该经常教育学生懂得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义务,以及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良好的行为,给集体带来荣誉,会得到集体的信任和同学的尊重;不良的行为给集体带来耻辱,应遭到同学们的反对和批评.不断地灌输和强化这种认识,形成舆论,成为大多数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某实验学校是一所颇负盛名的小学,11岁的小龙是该校五年级的学生。他性格开朗,聪明伶俐,自从上学以来。一直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曾为学校和班级集体争得不少的荣誉。可是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小龙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性格和习惯都变了.既不愿意与同学交流。也不再愿意主动关心班级集体,甚至有时候连作业都不能按时地完成。可想而知,他的学习成绩明显退步了。小龙的变化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班主任老师找小龙谈话,关心地询问他,希望能了解小龙这前后巨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便帮助小龙。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职高生的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其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面对这样一些学生组成的新集体,我在犯愁的同时,也深深感到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万事开头难",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我每当带起始年级的时候都要注意五点内容。一、抓契机,把学生当朋友起始年级的学生对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很陌生,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对学校、老师也很好奇,他们第一个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而且这时他们会留心观察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到一所学校去听课,发现教室的装饰别具一格。正面墙上贴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两侧设置四个专栏,后面一个橱窗,展示的全是本班学生的"闪光点"。四个专栏分别是:①"向他们看齐专栏",里面张贴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标兵"的名字及照片:②"在雷锋精神鼓舞下专栏",表扬的是该班同学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③"我为班级添光彩专栏",里面张贴着在各方面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学生奖状;④"一技之长专栏",专门展  相似文献   

19.
何萍 《班主任》2012,(4):47-47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建立班级文化墙,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中。 首先,我让黑板报会说话,在黑板报上写下“欢迎新同学”“新学校、新班级是你的家”等温馨的话语,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感受到班级浓浓的爱。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反思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感触颇深,几分劳累,几许收获.如果我们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工作,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期初高二进行了文理分班,很多学生都留恋原班级,回忆在原班级上课的情景,下课就去找原班级的老师和同学,对新的班级感到陌生、不适应甚至有些排斥.我当时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我深知创建具有良好班风和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重要性和紧迫性.我知道首先要做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感染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学充满爱心;每天都精神饱满、笑容满面,体现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第一节班会课我确定的主题是"搬是我家,我爱我家",课上我提出"班级光荣我光荣,我为班级争光荣"的口号,作为同学们行动的准则.我谈到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主人,都应该有集体的荣誉感,因为每一名同学的变化与发展直接影响着班级,每—个人都要有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知道自己要为这个大家庭的荣誉而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