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启、读、究、讲、练”教学方法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什么是“启、读、究、讲、练”呢?“启”就是启发思维,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材的实际,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产生追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和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读”是学生阅读课本,边阅读、边思考问题;“究”就是抓住教材的重点和疑点,开展议论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索,发现和证明新的知识和结论的活动;“讲”和“练”就是在“启”、“读”、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开展了“启、读、究、讲、练”的教学方法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启”就是启发思维。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材实际,创设和诱发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获得知识的思维方法。“读”是学生阅读课本。边阅读,边思考问题。“究”就是抓住教材的重点和疑点,开展议论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索、发现和证明新的知识和结论的活动。“讲”和“练”就是在“启、读、究”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抓住中心问题深入分析,精讲质疑,突出关健,提示规律,使学生对教材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总结出一套自学指导式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这套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能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和思想觉悟共同提高的目的。自学指导式教学模式其“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启发讲授 ) ,其次 ,启发思维 ,引导探究 (学生读、议、讲 ) ,最后 ,总结归纳 ,提高认识。这几个“流程”不是彼此孤立、机械地排列 ,而是一个相互交叉、适时变动的过程。具体操作程序是 :启 :通过创设情境的…  相似文献   

4.
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因此,处处留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抓住课文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点,进行教学预设是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一、以读为本(一)学生学会读书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让学习成为学生的生命状态,是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愿望。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  相似文献   

5.
中专英语课文教学是培养中专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练”“。导、读、练”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文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地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阅读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准把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激趣,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悦”读。教师要善于从阅读文本的内容、阅读的方式上发现学生“悦”读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趣味性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阅读鲁迅先生的《社戏》为例,探索初中语文“悦”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读启式教学”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读启式教学”(原名“读启式教学法”)是内江市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总结来的一种以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为准绳的教学方法。它有一个指导思想、二个主攻方向、三个主要特点、六个教学要点。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发展智  相似文献   

8.
1994年 ,我接受了学校交给的实验教学任务———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经过近六年的不断摸索与实践 ,初步探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概括起来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启发、阅读、练习、检查、小结”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启发启发 ,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自学。启发的作用 ,是从旧知识引进新知识 ,是针对教材的重点提出富有诱导性的问题 ,设置情景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阅读教材。因此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启发方式 ,才能收到由…  相似文献   

9.
杨光正 《成才之路》2011,(19):21-21
“悟”有领悟、感悟之意,语文教学中的“悟读”即感悟性的阅读,它是在调动学生多种心理意识和品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发现兴趣,训练学生的发现思维,让学生形成发现能力;是让学生在经历“初读(感知)——细读(研讨)——品读(咀嚼)”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心领神会,从而悟出阅读材料的内涵,悟出阅读材料的滋味,在悟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启发式教学,启发必须启而有“法”,“启”就是“导”,即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导”得有法,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能力.然而,如何“导”才能算有“法”呢?这是老师们多年来一直探讨的问题.现在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一、精心设计问题,善于开“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动脑、  相似文献   

11.
“启”、“读”、“议”、“讲”、“练”、“评”教学法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启”、“读”、“议”、“讲”、“练”、“评”教学法。该教学法共分六个步骤。 1“启”是指物理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生动的物理学史或故事、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物理情景等方式来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解释物理现象、探索物理问题的求知欲。“启”是本教学方法的首要环  相似文献   

12.
重在诱导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启发式教学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怎样运用启发式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呢?我的体会是“重在诱导”。一、激发兴趣,为启迪思维打好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是记忆的桥梁。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去认真思考问题,牢固地掌握知识。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谈武术教学中的启发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激发意向、启发思维、指点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武术运动,提高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诱导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感到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发展学生探索性思维,培养能力,巩固双基的一种好的教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发现法,我认为一般做法是让学生利用教师或教科书所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和思维,亲自发现所得到的结论。这里包括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发现”二个方面。用现代教育学观点看,学生的“发现”是认识的主体,是内因,而教师的“启发”是主导,是外因。它主要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领悟和发现,  相似文献   

15.
陈丰 《现代语文》2006,(3):94-9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为此,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作了些探索与尝试,姑且称之为“三步法”,力求通过阅读教学,关注阅读教学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下面便是我肤浅的心得体会。一、激发兴趣“读书”两字,关键在于“读”,书的价值也在“读”中体现,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是我们的目标所在。如果没有学生的读,或者学生读的不充分,那么,无论教师怎样去“讲”,即使讲的津…  相似文献   

16.
重视和加强小学语文自学辅导,使课堂教学从“以授为主”变为“以导为主”,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这对于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着重谈几点具体做法。一、采用“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教学模式“启、读、练、知、结”的教学模式,是经过反复实验证明的。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机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给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愉快地进行学习。“启”,就是启发诱导,主要任务是激趣、定向、授法。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我问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需要实施“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的整体大局观,但是这种阅读模式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在初中开展的效果不佳,故而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过程中实践经验,改进整本阅读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赏读课文;精选问题,巧妙引导,激发辩论,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教育思想之一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的精髓在于“启”。语文课是否运用了启发式,绝不能只看形式上的有问有答,而要看实效。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使其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教师要挥洒真情。教师还要做好探索知识的启发性工作,展示思维过程给以示范,鼓励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发现法”又称“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借助已有的知识亲自去探索,主动去发现和概括出应有的基本原理。下面就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节的教学中,对尝试“发现法”教学谈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