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先秦道家美学“道“论所提出的“道“为原初构成域的思想的影响,中国文艺美学思想认为,“文“是“道“的显现,是与天地同构并生的,因此“文“的“常“与“变“是相依相成、相生相和、合二为一的.换句话说,“文“是构成的,其发生构成是自然而然的,基于“天道““自然之道“.这类自然而然、发生构成的“文“,即他所谓的“天文““地文““人文““万物之文“,也即“道之文“,作为“道“之显现的“文“,既在场又不在场,既体现出“道“的无限性与永恒性,又体现出“道“的生成性与变化性.作为“道“之显现的“文“既变化无穷又不离其宗,此即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相似文献   

2.
新课的“引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新课改形势下的生物教学“引入“中,倡导创设新课的“情境“氛围:创设直观“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悬念“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创设角色“情境“,创设诗文“情境“.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学生“知“与“行“的统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做到“明理“与“导行“.“明理“是解决学生从“不知“到“知“的问题,“导行“是解决从“知“到“行“的问题.“明理“是教学的着眼点,“导行“是教学的着力点,二者密不可分,融会贯通,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做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才是最优的教学过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将“文革“主流文学置放于世界文明和现代性发展的宏观背景中予以审视,我们发现,“民族国家“与“共产主义“之“宏大叙事“的诉求,“革命“的“新型主体“的建构,“合理性“之“价值理性“的膨胀,所有这一切,都给“文革“主流文学打上了深深的现代性烙印,标示着“文革“主流文学有其深刻的现代性根源.  相似文献   

5.
传统语法认为表达名词组论元的有定的修饰词一定是定冠词“the“,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除了定冠词的“特指“、“独指“特性表达名词组论元的有定概念外,不定冠词“a“修饰的名词组论元同样可以表达有定概念。相反,定冠词“the“表达有定的“唯一“特性是“内在化的唯一“,这种“唯一“特性不是绝对的,它与特定的语境相关,在特定的语境中,“有定“可能析出“不定“。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俶真训》部分语辞的解释值得商榷:“炊以炉炭”当作“烧以炉炭”,“时丽”犹言“一过”,“一龙一蛇”犹言“或龙或蛇”,“碎脑”当为“碎胫”之误,“断”为“沟中之断”,“徙倚”义为“徘徊”,“汗漫”与“溷澖”义同,“土汩之”当从《太平御览》作“沙土汩之”,“人性”间夺一“之”字,“白”当训“光”、“明”,“趋行”非“越行”之误。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立足校情,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从“教师职业“向“教师专业“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通过“三个转变“,我校教师教育形成了面向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型“教师教育体系,实施了“宽领域、厚基础、重实践“的课程方案,拓展了教育资源空间,走向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局面.  相似文献   

8.
:“或”即“常常”、“往往”,“必以情”即“必以诚”,“用”当解作“因为”、“由于”,“执辔”即“拉着马缰绳”,“弗之怠”即“不懈怠 ,之 ,结构助词 ,无实义”,“清角吹寒”当释为“凄清的号角吹来寒意”,“中庶子”即“君王的家臣”,“封”即“筑土为坛以祭天”,“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表达了作者“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情怀而并非叹老嗟卑的牢骚 ,“夺”当释为“改变”,“与”即“赞成、同意”。  相似文献   

9.
“冫”是一个部首,现在的“冫”表示着各种不同的意义,有十种情况。“冫”是“冰”,以“冰”为形符的字都和“冰冻、寒冷”有关;“冫”是“冰”,但是“冰”是作声符;“冫”不是“两点水”,而是“二”;“冫”是“氵(水)”的省略,成为真正的“两点水”;由于引申的原因,“三点水”演变成了“两点冰”;因为字义是“减少”,所以将“三点水”减成“两点水”;字义和“冰”相似,而因此以“冫”为形符;因为“避讳”,“三点水”不得不变成“两点水”;因为避祸,把“氵”改成“冫”;因为汉字简化而被归入“冫”部。  相似文献   

10.
在《道德经》中,当“道“作为世界的本质的,它表现为“无“与“有“的统一;当“道“作为世界的规律时,它表现为“自然“与“无为“的统一。当“道“作为世界的本原时,它表现为“无“与“有“、“自然“与“无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以“礼“治世和以“法“平天下是儒法两家截然不同的治国方略与思想.儒家主张以“礼“作为行为规范,充分体现“仁爱“精神;法家则主张靠“法““术““势“治理国家,一统天下达到政通人和,二者方法虽然不同,却为同一目的服务,而真正圣明的统治者,在治国中都是兼采两者之长,“礼““法“并重,德威兼施.这一方略与思想对搞好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课堂学生普遍不愿“说“、教师忽视“说“及无视教学“说“的现状,倡导重视“说“的教学,重视按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序开展“说“的教学,努力激发培养学生“说“的兴趣,创造“人人主动参与“的生动局面,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这一生命体在课堂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孝“、“严“、“勤“、“俭“、“和“.“孝为百行之首“;“治家贵严,不严之流弊不可胜言“;“能勤能敬,家业未有不兴者“;“家国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和气蒸蒸而家必兴“.曾国藩家教思想确有颇多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东干族族名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干“即“东岸“、“东岸子“,是东干人对自己族名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又与突厥语tung gan(“通干“)在语音和语义上发生巧合,即“站下来“、“留下来“、“住下来“,与陕甘回族移民至新疆的史实相符,更流露出“东干“这个移民群体浓浓的故土情结.  相似文献   

15.
许斌  胡鸿保 《红领巾》2004,(3):7-10
“口述“和“传统“以及“口述传统“一直都存在着诸多争议.从“传统“的建构来看,社会记忆使“传统“通过“现在“而被呈现.从史学角度来看,“口述“与“历史“的携手不仅打破了历史陈述的垄断,赋予历史平民化、大众化的基本特色,而且也促使一些历史学家的史观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6.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重“道”,重的却是不可言之“道”;他重“教”,重的却是“不言之教”;他重“治”,重的却是“无为而治”。老子的“道”“教”“治”思想充满辩证色彩,却又一脉相承,统一于理想社会的实现。在老子的视域中,“道”不规则、不确定,不能用言语表述,“不可道”;然而,不借助言语,“道”无法被认识,难以被理解,不得不用言语描述“道”。由此,形成“道”与“言”的相悖相依、辩证统一。不可言之“道”,主要靠“不言之教”来把握。但没有言语的介入,不可言之“道”难以被领会,“不言之教”难以被实施,不得不借助“言教”,形成“不言之教”与“言教”的辩证统一。道的“自然无为”属性与教的“不言”特点,要求“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但“无为”的前提是对“自然”的把握,要依照“自然”而“为”。因此,“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依照“自然”的原则积极而“为”,由此形成“无为”与“为”的辩证统一。在老子看来,“言”“言教”“为”隶属并服务于“道”“不言之教”和“无为”。借助“言”“言教”与“为”,老子阐明了“道”“不言之教”与“无为而治”之间的关系,将不可言之“天道”引入人道的“教”与“治”,服务于符合天道...  相似文献   

17.
楚雄彝州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文化资源“丰”而不“硕”,“优”而无“势”的现状,也存在“多”而少“大”,“全”而缺“名”,“投”而乏“资”,“发”而匮“才”,“创”而薄“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释“茨”     
在古代字典辞书以及注释书中,常把“茨”释为“蒺藜”.宋代开始,又出现了“茨”是“蒺藜”的合音词的说法.除了这一义项之外,“茨”还有其他解释,诸如“以茅苇盖屋”、“堆积”等.在古代文献中,“茨”还有“荠”、“薋”等异文.本文认为,释为“蒺藜”的“茨”与释为“以茅苇盖屋”的“茨”是同形字关系,而释为“蒺藜”的“茨”与“荠”、“薋”、“蒺藜”等则是同源词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种“应然“的指向,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思想理念,寄托了人们对教育的理想,对“三维目标“的涵义认识不足必然会导致实践中的偏差.使“三维目标“由“应然“走向“实然“,应在把握其涵义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寻求“三维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整合点,把握“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加强对和谐思维方式的研究和应用,但首先要正确揭示“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的关系.不能把“和谐思维“与“辩证思维“对立起来;与“和谐思维“相对应的应当是“对立思维“、“斗争哲学“;但“对立思维“与“和谐思维“的对立并不简单地表现在“重视斗争“还是“重视同一“这个层面上,和谐思维决不是“和谐为主,斗争为辅“;对和谐思维的本质和特征,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