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德学 《武当》2006,(2):5-7
第8式鹞子穿林动作说明当逛球逛至并步右抱球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脚,以腰左旋带身左转,带左脚左摆成脚尖朝东北时,双脚以脚前掌为轴,左拧成左龙盘柱步。即左脚在前,脚尖朝北,脚掌着地,右脚在后,脚前掌着地,右膝顶在左膝窝上。在身左转的同时,以腰带左掌外翻上提,随身左转的同时, 右掌也外翻下落。当身体转成左龙盘柱步时,左掌已翻提至胸前,掌心朝前(东),指尖朝右(南),与下颏同高,右掌已翻落至右胯前,掌心朝上,指尖朝前。此时身面均已朝东, 两眼平视前方,兼顾左右(图1)。接  相似文献   

2.
张德学 《武当》2006,(1):7-10
(接上期) 第4式虎形推掌(原名蹲虎形) 动作说明当左掌划完第三掌时,在胸前缓慢下沉,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左脚, 上右脚与左脚并步站立,同时,右掌从左掌腕前上穿,使双掌掌心朝外, 左右指尖朝上成十字手(图4-1)。接着,双掌继续上穿,穿至头上穿不动时,努力向后背、向后下划弧形翻掌,使掌心朝下,指尖朝后,同时  相似文献   

3.
太极元功拳     
张德学 《武当》2001,(11):12-16
太极元功拳术,由于过去秘不外传,故知者甚少。笔者曾于1980年5月在“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表演“太极元功六十四势”、“太极元功四门转走”,并奉师命寻访同门。在大会交流中,近百个拳种都找到同门,唯太极元功拳没有。自1981年《武术健身》杂志第二期介绍了吾师常焕章老先生《从秘不传人到公开教学》的事迹后,仅几个月的时间就接到全国二十六省几千封索要资料的来信。当年常师已八十高龄,笔者又公务缠身,无力满足广大武术爱好者的要求。今笔者已经退休,愿借《武当》一角将所学公之于众,兼借此机会寻找同门,以了恩师遗愿,告慰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4.
李飞林  周广卿 《精武》2004,(6):12-14
太极螳螂拳法以乱接、分身八肘为母拳,有“摘要的手,八肘的劲”之说。 摘要拳法产生于梁学香及姜化龙传拳时期,梁学香所著拳谱《可使有勇》所载的“三堂捶九十招”(或名秘手)实际上就是摘要拳的雏形。三堂捶(秘手)里的动作均可在摘要拳中找到,可以说摘要拳法是螳螂门实战精华的集成。  相似文献   

5.
李飞林  周广卿 《精武》2004,(7):19-21
偷展斜分盘肘 承上动,左脚向右脚后偷步后撤,同时,左手由左腋下向外、向前伸展,掌指向右,掌心向前,右掌位于左上臂处(图25)。右腿向右后划弧后扫,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登山式,同时,右肘横起,由右向前、向左盘肘,右拳拳心向下,左掌随于右前臂处(图26)。  相似文献   

6.
程克锦 《精武》2010,(3):56-60
第一式 起势(捣碓势) 1.开步站立 左脚缓缓提起,向左开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脚尖向前.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双目向前平视(图1,图2)。  相似文献   

7.
姚国钦 《精武》2008,(3):15-17
此88式太极散手是师爷田兆麟从学于杨家,由杨健侯老先生亲传,现在我将田颍嘉师傅(田兆麟)传教的88式太极散手与师傅长子田秉渊合演,拍摄成像,以馈同好,共同研讨杨家太极神功。(穿黑衣者为甲,穿白衣者为乙)  相似文献   

8.
段智明  雷勇  邹帆 《武当》2000,(5):7-10
上右脚,左腿提膝,脚尖上翘,右腿遂下蹲,左脚尖落地。同时左右两手向上高举过头,双掌合十下落至胸前,掌尖朝上(见图30—1、30—2、30—3、30—4)。  相似文献   

9.
尤志心 《精武》2008,(11):50-52
他的子女大都在外地工作,学习全套拳路有困难,故自编“九手”,教子女健身防身之用。“九手”其实是十三式,主手是九式,“九”是大阳之数,也寓无穷变化之意。这九式是:左右懒扎衣、开合手、鹞子钻林、云手、青龙缩尾、搬拦捶、叶底藏花、霸王敬酒、玉女穿梭。这“九手”吸取了“三十六手”中的精华,融形意、八卦、太极为一体,易学好用,所占时间不多.可随时练习.现把官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郭树璞  郭云鹏 《武当》2009,(11):11-13
十一、捞海观天 步法不变,身上起的同时,两臂屈肘内旋,两掌心向上至腹前。然后,翻转掌心外旋手心向上,慢慢举过头顶。再展臂掌向体两侧弧形分开,随身体下俯两掌置于腰前,掌心向上,眼观掌行。  相似文献   

11.
尤志心 《武当》2006,(4):31-32
第一阶段属于基本功训练,陈健侯从站桩到走趟子,从练字手到练三十六手套路,总共只用四个多月就练成了。第二阶段是推手。先呆步推手, 后活步推手。这就是两人按相对应的站势彼此双手交互放在对方的肘臂  相似文献   

12.
13.
颜紫元  吴新涛 《武当》2000,(9):65-66
马岳梁宗师,字嵩岫,满族人,当今太极泰斗,先天大道一代明师。二三十年代也曾是著名的微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14.
⑤双人单搭手平圆推揉法A.单搭手法两人相对站立,右足各向前迈出一步,右手各自从右肋旁向前伸举,屈膝坐胯,重心寄于左足,右足跟着地,足尖翘起。甲乙两足间距一顺脚,甲、乙双手腕背相贴,成交叉式(图130)。  相似文献   

15.
程克锦 《精武》2010,(4):53-58
第八式青龙出水 右拳翻掌下砸,砸在前方,然后收回肋下。左拳向左侧撩出,转腰,右拳向右侧撩出,再收至左胸前。然后左拳变成两指掌,掌心朝下,向右前方撩出。左掌收回左腹前,同时右拳从左臂下向前冲出,发劲(图42~图47)。  相似文献   

16.
吴少华 《武当》2005,(1):9-11
身体立起向左转180度,左脚向右腿后插步。右脚随左转,膝关节稍弯曲.右手持刀上提,臂内旋缠头至背后,刀背贴身,刀尖向下,手心向外,同时左手掌弧形向下至右肩前,掌心向右后,掌指朝上,目视前方。(图48)  相似文献   

17.
吴少华 《武当》2004,(11):9-11
此套功法由郭树璞先生所传:以八卦之中的扣摆步法为其宗旨,以走圈为本法,同时贯穿了传统的缠头裹脑之刀法,并将其各种腿法、刀法融为一体。其特点是:身法紧凑,动作简捷,迅猛奔放、刚柔相济、古朴大方。套路主要以劈、扎、斩、撩、崩、挑、砍、抹等技法为主,演练时要求刚柔相济、神传意发、身活步灵.技击上要求势虚  相似文献   

18.
沈寿 《中华武术》2002,(8):55-55
拳谚说:“拳、兵同源。”已故著名武术家温敬铭教授生前常说:“古来习拳知兵法,不知兵法莫对手。”  相似文献   

19.
李滨 《武当》2006,(9):32-33
(上接第5期)四、太极武事以得道1、太极体用解说《太极法说·太极体用解》曰:“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若特以武事论之于心身,用之于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  相似文献   

20.
郭树璞 《武当》2009,(10):6-9
该功法依据武当山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四代掌门李诚玉道长口述整理而成。本人是李道长的嫡传人室弟子,在每次上山之时都要聆听恩师讲文太极养生之理论,我对其中十八养生法感受颇深,原因是简单易学易懂,只要坚持锻炼,则功效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