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上审视与阐述了非正规就业作为一咎主要就业形式的基础作用。科学地界定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的内涵,详细地分析了武汉市下岗、失业妇女从事非正规就业的现状与特点,在借鉴国内外发展非正规就业的经验上,提出了武汉市发展下岗、失业妇女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非正规就业”在国外一般称为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起源于国际劳工组织1972年的肯尼亚就业报告。  相似文献   

3.
促进非正规就业: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在传统的正规就业之外非正规就业,是不失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促进毕业生就业模式多样化的另一条途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方兴未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并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必须采取进一步提高对非正规就业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引导扶持;全面保障非正规就业毕业生权益,实现非正规就业正规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业教育,提高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能力等措施,促进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4.
就业模式的转变与职业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西真 《教育科学》2003,19(5):41-43
职业教育与就业息息相关,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也在于能够促进人们的就业。我国目前正在经历就业模式从正规就业向非正规就业的转变,非正规就业将成为未来我国就业的主要方式。本文在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及其我国就业模式的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改革职业教育以适应就业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徐月红 《江苏高教》2023,(7):104-109
数字经济为非正规就业开辟了广阔前景,成为“稳就业”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认知-情感-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观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在情感和行动上都不能完全接受非正规就业;不同背景因素的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观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比较来看,男生更愿意选择非正规就业,高职高专的学生更愿意选择非正规就业,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分别位于班级前列的学生不愿意选择非正规就业,文史哲类学生在非正规就业三个维度上评分均较高,家庭在直辖市的学生在非正规就业意愿上评分最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学生对非正规就业认知评分越高。数字经济时代,建议通过政府引导树立新型就业观念和扩大政策供给、企业革新内部用工制度与提供外部就业服务、学校构建智慧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开发自身非正规就业资本等多元途径,推进大学生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6.
非正规就业模式评介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非正规就业的较高的劳动效率、劳动关系非正规化、就业的门槛低、机制活、劳动报酬低等特征来看,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当今就业模式的主流。但是,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概念模糊、统计困难等缺陷;其模式本身存在着就业歧视和劳动力流动障碍、非正规就业者保障权利缺失、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发展滞后、就业服务网络不健全、就业援助服务不配套等缺陷。根据上海经验,进一步发展非正规就业应该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认识,构建公益性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非正规性就业人员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保障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基本权益,实现“体面地就业”。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2010年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为41万人左右,2011年达到了64万人,2012年达到70余万人,就业人数屡创新高,就业的压力不断加大。与此同时,河南省非正规就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新增的就业岗位大部分是非正规就业岗位;学生趋向主动非正规就业;多元化就业观普及,非正规就业地位将缓慢提升等。但河南省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也存在着就业行业分布不合理、就业层次较低、就业流动性强、非正规就业专业与职业相关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政府层面上,一要着力于非正规就业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改革;二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拓宽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渠道;三要逐渐完善就业培训体系,为我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提供技术支持;四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提供安全保障;五要宏观把握非正规就业发展方向。高校层面上,一要明确我省高校定位,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二要高校应该成为非正规就业实践的指导者;三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将创业作为非正规就业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层面上,一要转变就业观念,正视非正规就业,树立正确择业观。二要加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职业素质培养及优化,并引导其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时期,但当前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非正规就业的出现及其在许多国家和我国个别地区的发展成效,使我们找到了一条减轻城市贫困的重要途径。为促进非正规就业在我国的大规模发展,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如给非正规就业公开统一的正名定位,降低其市场准入渠道;对非正规就业采取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协调和规范好政府的各行政部门关系;建立适合于非正规就业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继续加强对非正规就业者的劳动素质和技能培训等。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非正规部门就业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劳动力就业主渠道的正规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下降,而非正规部门,以其覆盖行业广泛、门类繁杂、就业形式灵活机动的特点,正成为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的主力军,成为推动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文章根据对中国非正规部门就业历史发展与现状的研究,总结出中国非正规部门就业的特点,并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失业问题长期困扰西方国家,他们持续改革再就业培训与就业政策,随着非正规就业不安全性问题的暴露以及“第三条道路”的指引,各国开始关注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旨在平衡市场灵活性和社会安全性,把消极劳动力政策和积极劳动力政策相结合,保护非正规就业以及强调再就业培训,其典型模式是丹麦的“黄金三角”模式和荷兰的“非正规就业”正规化策略.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的理念与经验,改革劳动力市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实现“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非正规就业是扩大我国就业渠道的现实选择,能有效增加就业岗位,能提供了灵活、多样性的就业空间,为就业制度改革提供了必要保证。根据我国当前的非正规就业现状,笔者针对弱势群体的非正规就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促进下岗、失业妇女非正规就业的政策(一 )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 ,促进妇女就业从需要安置的武汉市女性就业条件来看 ,困难不少 ,主要是女性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能缺乏。 2 0 0 1年末 ,武汉市城镇女性失业人数中 4 0岁以上的人数占 1 3以上 ;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占 31 .5 %。因此 ,需要全市各级政府和劳动、妇联等部门针对这部分女性年龄大、文化低、技能少、家庭负担较重的特点 ,大力发展灵活多样、投入少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 ,为女性就业创造机会。1、把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列入地方政府促进就业的…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概念,高校就业率统计均是指以发放派遣证为标准,而发放派遣证的条件是正规就业,但实际上,从就业去向上讲,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趋势。所以,应扩大“就业”概念的外延,将非正规就业纳入到就业渠道中来。高等学校务必以大学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及其人生走向,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Whil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working more than 20 hr weekly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antisocial behavior among middle‐ and upper‐class youth, some have argued that employment benefits at‐risk youth and leads to desistance from crime among youthful offende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hours worked, school attendance, and employment characteristics on antisocial behavior in a sample of approximately 1,300 juvenile offenders (ages 14–17 at baseline) tracked over 5 years. The combinations of high‐intensity employment and irregular school attendance, unemployment and irregular school attendance, and unemployment and not being enrolled in school a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greater antisocial behavior, particularly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High‐intensity employment diminishes antisocial behavior only when accompanied by attending school.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及对专业教学认识的调查,发现当前农经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样、就业态度积极、薪酬期望客观,但存在就业能力低、就业素质不高、职业规划认知模糊、非正规就业意愿低等问题,据此提出细分人才培养方向、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完善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等思路改进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提升毕业生竞争力与就业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提出应对策略,即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制定高职毕业生营销策略,占领就业主渠道,开辟就业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非正规就业--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整体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如专科生、部分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显得更加严峻。“非正规就业”也许是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逼人,不完善的就业制度、鱼龙混杂的就业市场,提醒我们应该增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他们更加顺利就业,从而更有助于大学生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因发展快速导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办学特征出发,提出"无缝隙"就业理念,探讨"无缝隙"就业的特征和实现途径,使学业与就业有机结合,建立预先就业通道,实现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政府部门应通过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加强创业培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对有创业愿望和有创业能力的人员实现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