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校外教育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制度化和体系化,在青少年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也遭遇了诸多的困惑和挑战。首先,结构设置多样化引发的体制变革是最根本的问题。由于机构发展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定的不同步性,导致体制建设所包含的相关的规范要求不明确、不完善,使我们不能在原有的体制中解释现实问题,由此造成了校外教育机构内部缺乏彼此的认同,外部缺乏分层分类的管理,使得校外教育体制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真实的"幻像"。其次,从概念界定及其使用语境的变迁,分析校外教育社会建构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局限,可以看到校外教育概念的提出最初是从机构设置及其开展的活动来考虑问题的,至于这类机构的归属和教育功能的独特性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明,中国校外教育的产生并不是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视域中去规划和建设,而是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基于社会政治制度建设的需要,基于解决当时青少年成长环境出现的问题,给青少年提供的一种带有时代特点的教育制度安排。最后,从政策调整中所体现的价值选择来审视校内外教育的关系,探讨校外教育功能的预设,可以发现校外教育之所以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在学校教育牵制下与学校课程保持衔接和互补,并在活动方式上趋同于学校教育,既是政策干预的结果,更是政策不完善的反应。21世纪以来,针对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政府已经作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调整,将校外教育界定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实际上是在人的发展语境中讨论问题,强调的是校外教育育人的独特性,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完整地了解社会,在参与和体验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根据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新特点,充分认识校外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优势所在,探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校外推进路径,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中心坚持"面向全体,以德育人,提高素质,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人为本,激发潜能,彰显个性,突出特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素质教育相衔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性教育、特专长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校外活动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一、高度重视,加快建设,为活动开展提供保障我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校外教育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校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充分肯定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为今后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加快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大致在4~12岁的儿童时期是节奏感、美感自然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如果对其进行音乐素质的开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国儿童声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他们所唱的大部分歌曲被成人歌曲所代替.幸好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大量的校外教育场所纷纷建立起来,他们弥补了学校声乐教育的不足,在系统的儿童声乐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雁 《教育教学论坛》2013,(33):142-143
丰富未成年人的校外生活,排除未成年人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更有效地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德育教育,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是我们校外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是指少年宫、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农村儿童文化园、少年科技站和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中心(馆、站)等。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  相似文献   

8.
推动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发展核心,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阵地作用,同时开展丰富的活动并做好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衔接,加强活动场所的建设,坚持公益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校外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外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实践,笔者就校外教育的点滴思考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校外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很多中小型青少年活动中心随着国家扶持不断地建成,校外教育的管理方法、办学理念直接影响其发展趋势,也决定了校外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孩子、家长、社会服务。一、改革管理体制,树立科学理念管理的改革、科学的培训理念是促进校外教育  相似文献   

11.
关于推进教育理论创新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创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江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教育创新的地位、作用、目的、关键、技术条件、教师素质等问题都作了非常系统而深刻的论述。江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进行教育创新,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要十分注意研究和解决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这段论述对我们所有的教育理论工作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教育理论工作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地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提出新理论,从而为推动教育创新服务。推进教育理论创新,就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教育理论创新的速度,提高教育理论的原创性,建立起能够反映新形势下教育发展新规律以及国家、社会与个体发展新要求的教育理论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校外教育是一种以个人经验积累为主的实践教育。它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发展个性、陶冶性情、学习知识、塑造品质的重要实践场所。它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如何立足区域实际,  相似文献   

13.
关于江苏教育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于江苏教育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陈乃林魏所康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江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江苏教育发展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全省已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各类教...  相似文献   

14.
制约校外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校外教育领域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校外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介质的多样化,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了一个突出的教育问题。教育者角色的缺失是主要外因,由于孩子关注程度低,孤独是其主要内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体制上、机制上创新,补好缺失的教育者角色。  相似文献   

16.
如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除了常规的学校教育外,还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教育形式。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可单纯依靠一项教育内容,需要多种教育有效结合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因此校外教育同等重要,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这样更有利于青少年在心理健康、全面素质发展方面的均衡发展,转变观念,树立理念,让校外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泽州县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等原因,再加上泽州县特殊的县情,山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校外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教育功能不断完善,在人才培养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加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的形势看,校外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有必要进行理论研究.以对校外教育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尝试对现代校外教育的功能定位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师资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校外教育机构、活动场所的硬件投资,校外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校外教育在软件建设方面并不乐观,尤其在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文在了解校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加强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同时,笔者结合校外教育教学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开展校外教育师资培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整合社区公共教育资源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使潜在性资源成为显性资源,社区间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教育资源实现效能最大化,能够提升社区教育效果,实现社区建设与校外教育的“双赢”。为有效整合社区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组织资源和人文资源,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提出了在整合过程中正确把握好几个方面:既要了解消费方对资源的需求,也要掌握现实条件和潜在资源供给方的意愿;既要注重硬件资源的挖掘,也要注重软件资源的开发;既要职能机构的推动,也要工作机制的促动;既要加强区域专属性资源的利用,也要增强资源的流动性,在共享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既要强调资源的公益性,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既要体现延伸教育要求,也要突出增强实践性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