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应对新形势下的全球挑战和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中国方案。在此背景下,培养中小学生全球胜任力越来越重要。中小学模拟联合国课程是培养中小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保师附校积极开设模拟联合国课程,实施分层教学,制定符合学情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并带领学生开展跨学科项目式议题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国际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培养了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世界教育信息》2013,(1):45-50
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中小学课程特别突出地强调了课程中的全球和国际维度,政府和相关机构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其中《全球视角下澳大利亚学校全球教育的框架》是里程碑式的教育规划。该规划设置了5个学习重点,旨在提升学生的价值观、知识、技能及实践活动能力,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具有责任感的全球公民。澳大利亚中小学课程发展和改革的全球教育走向,为我国中小学全球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全球教育在职培训有海外培训和国内培训两种途径,模式和项目众多。主要由联邦和州教育部门以及私人基金会资助,由大学的国际全球研究中心承办,是成功开展全球教育的关键熏但也有局限性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是教育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在澳大利亚中小学教育中,全球教育的星光无处不在.特别是澳大利亚小学的全球教育实践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教法、注重全球意识的养成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的特点,在世界全球教育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作为建构个体身份认同、应对市场扁平分工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发力点,培养发展全球能力为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才的培养改革提供了另一视角。全球能力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过程表明,与聚焦全球竞争的“技能说”不同,以致力全球共生为目标的“理解说”是与全球能力理念最为相近的“中国式”阐释。面向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以“全球竞争”与“全球共生”之互嵌替代任意一方的指引,联合“知、行、意、情”在特定系统中建立起全球能力培养发展的动态情景框架,为释放全球能力对国家乃至世界向好发展的价值创造了可能,也为重新思量全球化人才培养改革探寻到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现象,与之相伴随的是,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无法依赖各行其是的民族国家得到解决,而是需要国家间以新形式的超国家、多层次的治理为基础通过多方面合作加以应对.但是,在全球层面上,还没有一个能够与全球公民社会对话的世界政府.如此要实现有效的全球治理,无疑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着许多不可能仅仅依靠单一国家或地区就能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全球治理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美国作为冷战后国际格局中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全球治理领域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就决定了无论哪种全球治理理论都必须正视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政策和立场.  相似文献   

8.
"全球史"又称"新世界史",是一个有别于旧的世界史的史学流派。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不断关注用跨国的和全球的方法研究过去,形成了历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全球史在普世价值观、历史观、研究对象、历史分期、研究方法等方面有许多新观点,对传统的教育史研究提出了诸多挑战和启示。教育史学者应密切关注国际史学发展的这种新趋势,并考虑如何加以应对,我们可以从全球史视野推进教育史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背景]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环境质量严重受损。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或生活便利,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环境污染程度,形势不容乐观。2003年,教育部先后印发《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这一举措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促使他们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是教育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在澳大利亚中小学教育中,全球教育的星光无处不在。特别是澳大利亚小学的全球教育实践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教法、注重全球意识的养成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的特点,在世界全球教育领域独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培育出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是当今多元文化社会对全球化的重大课题.作为基础教育应对的最佳方式是让学生从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体现世界公民素养的主旨追求.而社会科教育与全球教育具有紧密的关系,探讨美国基础教育社会科课程主题"全球关联"的设计方案,无疑对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过程中推动全球教育具有极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介绍近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相关情况以及应对措施。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世界各地都频繁发生。仅在我国,今年3月初,东北、山东半岛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暴风雪,相当于把几个冬天下的雪在一两天内就下完了。有的地方最大积雪超过1米,导致中小学停课、交通瘫痪,  相似文献   

13.
1月28日至2月1日,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重建危机后的世界”,旨在探讨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各方该如何应对危机进一步蔓延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后冷战时期,世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为此,社会民主主义的国际性组织社会党国际提出了一系列全球政策以应对各种挑战,这些全球政策包括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本文在介绍这些政策的基础上将其与社会党国际的传统政策、激进左翼的全球政策、极端右翼的全球政策和第三条道路的全球政策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据日本倍乐生(Benesse)教育信息网2016年1月5日报道,在公共场所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电能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一项有益措施。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日本约1/4的公立中小学配置了太阳能发电设施。能推行如此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是日本文部科学省推广"生态学校"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将来,日本公立学校将全面覆盖各种可再生能源设施。截至2015年4月,日本配置了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公立学校情况如下:中小学7371所,高中847所,幼儿园194所,特殊学校205所。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21世纪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带来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全球素养成为当下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全球素养教育经历了关注“全球依存”、关注“学业成就”向关注“学生未来工作与生活”的转型。在全球素养教育的探索过程中,安大略逐渐形成了“面向学生未来”的全球素养教育理念以及基于“可迁移能力”的全球素养框架和人才培养目标。在该理念和目标的指导下,安大略逐步形成全球素养教育实践框架,包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课程与跨学科课程的结合、在课程标准中强调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参与性和整合性、在学习评价上突出个性化和差异性。除此之外,安大略省还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措施来保障其全球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包括建立专业学习社区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利用科技辅助教学实施和学习评价、设计灵活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协作等。加拿大全球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对于我国中小学开展全球素养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洪水、干旱、台风、海啸、雪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在全球范围内频频发生,全球气候的变化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主要的国际政治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了“地球村”每一位村民都要面临的共同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和低碳发展。2007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上代表我国政府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全球经济合理、快速、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个国家必须考虑和应对的重要课题.对目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人口数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三大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和分析,籍此基础上,就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所应采取的策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制定全球发展战略、国家问合理分配资源与责任、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创建人与自然的生态文明;立足中国国情,在继续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的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着复杂多样的生存风险与安全威胁。始于2019年末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国忙于应对,却疏于打破意识形态界限和超越地缘政治分歧来实现全球治理,无法做到勠力同心共同抗疫,呈现出碎片化的应对模式。这在中美关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上表现明显。非传统安全问题跨越国界,各国或是通过完善的内部体系独自消化,或是被倒逼进入全球治理体系参与跨国协作,都无法回避非传统安全通过传导链条带来的全球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