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民国成立后至抗战前,在大学任教的留美归来的学者,秉承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思想,积极创立新系科,编写新教材,组织科学学术团体,对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中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播与明末清初的西方自然科学传播比较具有不同特点。其主体是积极参加洋务运动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在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学救国”的主体意识;其传播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传播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更加全面和系统。这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播的高潮对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的学科建设具有开创性或启发性的作用;为以后维新变法思想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同时也对封建蒙昧主义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4.
京师同馆是中国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第一所国家级学府。是她首先把近代自然科学带进了中国的正规学堂,对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对其成长的艰难历程作了介绍,并分析了她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留美高潮的兴起的直接导因是美国退还庚款,但也应该看到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主因。在留美高潮的到来之前,民间和官方已通过各种途径重开派遣留美学生之路,这为留美高潮的到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庚款留学开始后,晚清政府所组织的三次留美学生选拔考试,亦反映出近代中国转型的基本情形。就总体而论,留美高潮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密切关联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学习和宣传西方教育科学理论,中国留美学生以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为阵地,采取多种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科学化运动。  相似文献   

7.
8.
中华民族的自然科学本来在世界历史上长期占有先进的一席之地,但自从文艺复兴后,却逐步地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落后下来。这其中既有封建体制、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以及古代知识分子的特点等内在原因,也有文化交流方面的外在原因.种种因素和教训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的宪政乃是一个不断地向外国学习和借鉴的曲折繁复的过程。运用法制现代化的视角,分析西方宪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可将1840-1912年,即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一历史阶段划分为四个时期、三个高潮,运用六个指标即传播主体、内容、方式、范围、影响、代表人物等进行考察,这一过程突出地反映了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夏泉 《江苏高教》2004,(4):115-118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形成与发展,缘于西方高等教育的导入,同时打上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印记。一方面传教士在澳门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西式大学——澳门圣保禄学院、圣若瑟修院,另一方面又撰写了早期几部介绍西方高等教育的专著。19、20世纪之交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创建时期,清政府以西方大学为蓝本,颁布新学制,设立学部,建立了一批早期大学堂,近代教会大学也纷纷创建。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西方大学的自治传统对办好当今之中国高等教育仍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留美学生群体对中国近代科技的贡献,从19世纪80年代留美幼童归国时就开始了。他们各怀强烈的爱国情怀,以“科技救国”为己任,找到了积极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弘扬了科学精神,倡导并从事科技研究,培养科技人才,在此完整的意义上从广度和深度上传播了近代西方科技,推进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农业科学体制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科学体制化过程体现了西方近代科学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留学生群体成为了近代农业科学体制化的主体。他们在近代农业科学体制化完成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农业科学高等教育的建设、专业社团的成立及专业期刊的发行两方面探析留学生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介绍了美国的一项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计划STC(Science ,TechnologyandChildren) ,从中透视出美国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以探究活动为中心、大量运用教学辅助工具、科学课程与其它科目内容相互渗透、重视教师职业发展、专家参与课程开发等特征 ,最后得出一些改革我国小学自然课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急剧的转型与发展之中。留学生因其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及其知识结构的先进性,在社会由神圣走向世俗、由身份制度趋向契约制度、从区社走向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自由、全新学科门类的创新和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选择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重大贡献,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代表着近代科技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中国地质科学留学生构成了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的主体。在中国近代成就卓著的地质学家中,有留学经历的占72%;他们不仅把近代地质科学系统地引入中国和向国外介绍中国的地质地貌,还创建中国近代最早的地质科学社团和研究机构。开展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等。1909年成立的中国地学会,是中国第一个地质科学学术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已经从个人的学术研究,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学术研究;1913年成立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是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的领导机构。科学社团和科研机构的建立是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最重要的标志,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体制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系科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传统学术转型和新型学术建立过程中,留学生新知识分子群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现代心理学学科创建方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后,一批留学研习心理学的专业人才陆续归国,并大多入住杏坛,身体力行致力于心理学系科的创建。尽管由于学科自身发展的原因,以及留学生个体学科价值取向的差异,心理学系科的归属有所不同,但随着心理学系科的建立,从此学科的体制化建设步入正轨却是不争的事实。三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学科的发展趋于式微,大学教育体制中心理学系科渐次被取缔。难能可贵的是,留学生心理学学者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们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争取社会对心理学的了解、重视与支持,同时坚定同行的信心,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正是在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学者的努力下,我国各大学的心理学系才得以第次成立,也正是由于他们对待学术的执着精神和乐观态度才使得心理学系科在近代中国风雨飘摇的环境下得以幸存,为以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早在西方激励理论提出两千年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就提出了诸如表率激励、教化激励、赏罚激励、足欲激励、爱民激励等方法。这些方法与现代美国学者所提出的激励方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它们各有优劣。只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建构适合我国国情并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留学生的主要特点有:具有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意识,集知识界群体智慧,开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是最早走向世界,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中国先进知识群体;具有将批判传统文化与建设新文化相结合的自觉意识及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