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出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研究、文献调查等方法对竞技游泳2种主要的出发技术进行研究。对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决赛运动员224人次的出发技术的分布比例进行了统计,对出发反应时(start reaction,SR)、出发15 m时间(start efficiency,SE)、800 m以下项目的成绩(Score,SC)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出发技术的研究文献数据。研究表明,蹲踞式出发技术(track start,TS)从10余年前不到40%的采用率增长到了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的98%。蹲踞式出发技术在SR和SE上均比抓台式(grab start,GS)有优势。研究认为,抓台式技术将成为历史,所有运动员应掌握带有助推器的新型出发台的蹲踞式出发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游泳队数名蛙泳运动员两种出发技术参数进行分析比较,讨论蹲踞式与抓台式出发技术的优劣,认为蹲踞式优于抓台式技术,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以期为游泳比赛采用蹲踞式出发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游泳蹲踞式与抓台式出发技术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名优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为期八周的出发技术系统训练,通过对蹲踞式和抓台式两种出发技术的影片和录像解析,进行了有关运动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蹲踞式出发在离台时间和水平速度方面明显优于抓台式,而且蹲踞式出发可以创造与抓台式相同的出发成绩。又根据国外学者提出的蹲踞平式是最快的出发技术,建议在我国游泳教学和训练中进行蹲踞式出发技术的尝试。对蹲踞平式出发技术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铭  林洪  李汀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27-32
重点描述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后摆蹲踞式游泳出发技术,并与现在常用的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游泳出发技术进行比较。运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使用超微摄像机对8名优秀女游泳运动员进行定点拍摄,通过对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录像进行解析来比较研究它们的部分运动学特征,得出这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较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出发技术稳定性高;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较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出发技术离台水平速度大,手的拉台效果明显,但滞台时间也较长;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的台上预备姿势重心投影点距出发台前沿较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出发技术靠后,不利于快速起动。对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综合评价表明,后摆蹲踞式游泳出发技术有利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吗     
《游泳》2014,(1):83-83
蹲踞式出发:现代竞技游泳比赛的出发方式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抓台式出发,一种是蹲踞式出发。抓台式出发的姿势是双脚并排站在出发台前端,在听到发令后双腿同时发力蹬离出发台。蹲踞式出发是双脚一前一后类似跑步的起跑姿态的出发,也叫起跑式出发,发力顺序一般来讲是后脚先发力,前脚慢于后脚蹬离出发台。在现代竞技游泳比赛中,大多数的运动员都会选择蹲踞式出发。相比起抓台式,蹲踞式出发向前的角度更好,启动速度和离台初速度也略快于抓台式,但是运动员一定要有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优势,所以部分身体素质不出众的女运动员会选择抓台式出发。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中运动员采用蹲踞式和抓台式出发反应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蹲踞式出发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起动速度更快和发力效果好,比抓台式出发技术的反应时短,具有显著性差异,成为主流出发技术;建议:在各层次运动队的训练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竞技游泳的出发台出发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泳出发台出发技术包括摆臂式、抓台式、团身式、洞式、鞭式和蹲踞式,分析其技术要领和各自的优劣,可对不同泳姿、不同运动员运用不同的出发技术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通过对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采用蹲踞式和抓台式2种游泳出发技术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以期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方法:使用Kistler测力台和高速摄像机记录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从准备姿势到入水的整个过程,通过对2种游泳出发技术参数的统计对比分析,总结这2种游泳出发技术的特点。结果:从游泳出发技术上来看,男性采用蹲踞式的加速蹬伸时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腾空时间、腾空距离、平均水平腾空速度、出发总时间大于抓台式,而入水角度较小;女性采用蹲踞式的加速蹬伸时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腾空距离、平均水平腾空速度大于抓台式,而腾空时间、入水角度、出发总时间较小。从性别角度看,男性采用蹲踞式的加速蹬伸时间、平均水平腾空速度、入水角度小于女性,而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腾空时间、腾空距离、出发总时间较大;男性采用抓台式的加速蹬伸时间、平均水平腾空速度、入水角度小于女性,而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腾空时间、腾空距离、出发总时间较大。结论:从游泳出发技术上来看,蹲踞式在滞台阶段加速蹬伸时间较长,但地面反作用力较大,且获得了更大的平均水平腾空速度,弥补了其滞台时间较长的缺点;在腾空阶段,在腾空时间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蹲踞式具有明显较大的腾空距离,则蹲踞式在该阶段更具优势。从性别上来看,男性的加速蹬伸时间较小,且地面反作用力较大,但平均水平腾空速度较小,减小了男性在滞台阶段的优势;在腾空阶段,男性的腾空时间明显大于女性,但其腾空距离也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还未有文献将蹲踞式出发技术的泳姿、比赛距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前倾蹲踞式出发适合什么泳姿、后摆蹲踞式出发又适合什么距离,都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7年和201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决赛出发阶段视频进行分析,探究优秀男子游泳运动员出发技术特点和适宜泳姿;选取8名高校优秀男子游泳运动员,采用两种蹲踞式出发技术,使用专业摄像机进行定点拍摄。从预备姿势、起跳、腾空、入水、水下滑行共五个阶段进行对比实验,通过Kinovea软件解析两种蹲踞式出发技术的录像,比较研究其部分运动学特征,结合对两届游泳世锦赛的分析总结出采用两种蹲踞式出发技术在出发环节不同阶段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游泳的摆臂式、抓台式、团身式、洞式、鞭式和蹲踞式六种出发台出发技术的技术要领及各自的优劣之处,指出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应选用不同的出发姿势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1.
12.
国外有位专门调查赌博集团操纵假球的记者,名叫戴克兰·希尔。他整日混迹于亚洲专业赌博人士之间,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并于最近出版了一本著作《假球:足球和有组织的犯罪》。  相似文献   

13.
林哲生 《网球》2012,(4):108-108
我们常看到一些选手,因为怕输,而不敢跟对手进行练习比赛。怕输了之后没面子,或是被教练责骂,甚至是觉得自己第一的地位受到威胁,担心对手赢了自己之后出去大肆宣传。这会让选手丧失真实面对自己问题的机会。从长期来看,也会影响他的学习速度,甚至是之后所能到达的成就。如果将这些问题转移到真实比赛中,就会变成心理问题,对比赛失败结果用狡辩的理由来解释。  相似文献   

14.
费城——位于我国山东省费县,辖138个行政村街,总面积200.1平方公里,耕地积59651亩,15.8万人,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这样的误会常常发生,一次我妈买来牛肉,说是宾西的,我以为是进口的,来自宾夕法尼亚,后来知道宾西在宾县西部。类似的还有山东省的德州,它与德克萨斯州很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5.
对蹲踞式起跑的“预备”动作过程 ,即臀部平稳抬起、肩前移及两者动作速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从理论上正确认识蹲踞式起跑技术 ,有利于促进该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相似文献   

16.
起跑反应时对短跑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跑反应时直接影响短跑比赛成绩,在短跑比赛中有许多运动员由于起跑不顺利,反应时过长而导致比赛失利。起跑反应迅速的运动员在枪声瞬间即刻起动就占了很大的优势,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起跑反应时的快慢除先天反应素质外,与起跑技术、机体状态、比赛环境密切相关,经过教学训练起跑反应时就能缩短。  相似文献   

17.
逻辑起点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畴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并起制约作用,所以,逻辑起点的确定对于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依据逻辑起点五个方面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特征),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的逻辑起点作了严格的论证,指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逻辑起点是“运动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18.
2种不同起跑动作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测力台与肌电同步的方法对 4名一级短跑运动员的蹲踞式与站立式起跑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果 :蹲踞式起跑中水平支撑反作用力明显大于站立式起跑时水平支撑反作用力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的肌肉活动顺序即肌肉用力顺序各不相同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肌肉的肌电活动时间和幅度 ,即肌肉用力程度各不相同 ,在蹲踞式起跑中右股直肌用力程度最大 ,而站立式起跑中右腓肠肌用力最大 ;股直肌和腓肠肌是这 2种起跑姿势的主要用力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