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春 《学语文》2008,(2):6-7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现代化教育的本质规定就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已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今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论——主体性学习理论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人的主体性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的主体性的提出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的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点。为了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需要培养人的创造性、开拓性等特点,这些都与弘扬人的主体性有密切关系,因而如何弘扬人的主体性便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对人的价值和地位问题重视得不够。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出现重教师而轻学生,重传授而轻探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期间,受哲学界影响,“人的问题”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就成为了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一、理论依据 1.主体性教育思想。它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弘扬人的主体精神。“自主——创新”教学强词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关系到弘扬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教育观念必须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教育方法个性化、班级管理全员化,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戴叶 《考试周刊》2010,(49):92-93
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主体教育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数学既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又具有广泛的可操作性、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柔性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认识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由主体自身的活动赋予,在活动中生成、确定、发展和完善。弘扬人的主体性应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主体性的体现需要尊重受教育的自主性。教育应从“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转向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教育体现和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让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主体和主体性概念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理论新的发展,主体性教育理论由此产生。主体性教育理论中,主体是指教育活动中的学生,主体性即指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理论要求以新的观点看待教育和教学活动。首先,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以往的教育理论仅仅把学生看成是教育活动指向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客体,着重“培养”。主体性教育理论则把学生看作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自主性的个体,而不是单纯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当前社会,如何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能力。笔者认为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能力,这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主体性和主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则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发展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主体性原则,这是旨在以“主体间性”来思考和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实现二者主体性发挥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命题的提出引发教育领域广泛关注、讨论与研究。1992年,王道俊和郭文安提出了主体教育论的教育思想。30年里,主体教育论经历了提出、发展与建构的艰难探索过程。主体教育论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教育实践,积极开展教育实验,旨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体教育论需要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弘扬和培育人的主体性,以培育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明确提出,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的源起有其必然性,符合时代精神,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其理论自身也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主体教育:物化与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代名,主体性成了一个正向的价值判断。问题是,主体仅仅是作为认识者、实践者的人,客体是被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认识和实践(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是中性的,怎么能从这中性的东西中推出个“好”来呢?主体性仅仅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的活动中相对于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的功能特性,主体性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具体表现出来。从“相互作用”中能一定推出“好”来吗?“主体教育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是一句模糊话语,它形成一种遮蔽:凡主体教育都是好的。这话在教育中被重复地说来说去,并不能保证人…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刘琳 《天津教育》2000,(4):10-11
“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主体性,是指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即主体在同客体相互作用时,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 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的现实活动。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由于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的…  相似文献   

15.
近十余年来,主体性教育思想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与热点。一 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状况所谓主体性教育,简而言之,是一种以培养、发展、弘扬学生主体性为目的的教育。我国对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研究,最初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9年,于光远先生提出教育、教学“三体论”。1981年,顾明远先生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了题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此后,关于学生作为主体的研究日益增多。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6.
一、理论依据1.主体性教育思想。它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自主———创新”教学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具体运用。2 .最近发展区学说。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强调指出 :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  相似文献   

17.
人是认识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由主体自身的活动赋予,在活动中生成、确定、发展和完善。弘扬人的主体性应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主体性的体现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教育应从“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转向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教育体现和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让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而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对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视不够:很多班主任还在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管理学生,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地出言…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直接反拨,素质教育正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朝...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明确提出,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的源起有其必然性,符合时代精神,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其理论自身也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征。一、主体性教育的必然性主体性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变革的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   

20.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从人的主体性看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的现实选择,弘扬人的主体性素质,是我们的教育向着科学与人文的整合而发展的方向,人的自身素质养成与主体性地位得到真正提升之日,也就是素质教育真正得到实施与推进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