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新闻周刊》2006,(27):79-79
以现实批判为特点的戏剧导演张广天,推出了他的新剧《圆明园》。这部舞台剧将延续他一贯的辩论式风格,把批判的目光聚焦污染圆明园环境的《无极》剧组,圆明园塑料防渗事件等,并以此探讨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湘梅 《记者摇篮》2004,(6):19-19,31
广播剧艺术是以语言和音响来进行审美造型和传递情感的。综观各类艺术形式。无一不是跟着时代的脚步契而不舍地追求富有鲜明的个性,寻觅自己最擅长表现的内容和对象,探索着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完美的统一,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梁香伟 《东南传播》2012,(11):148-150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主要讲述了男孩寻找父亲的故事,中国影片《剑雨》讲述江湖人士寻找"宝物"的故事。两部影片都涉及到了"寻找"母题,但呈现出不一样的内涵和价值追寻:前者通过表层"寻找"深入到精神、宗教信仰等终极价值的探索上,后者主要表现了表层的"实物寻找"及个体复仇的价值追求,艺术质量相差较大。通过比较,希望能引起我们对国产大片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04,(9):47-47
  相似文献   

6.
孟静 《出版参考》2007,(6):25-26
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合并到中央台之后,科教片在中国的银幕上渐渐绝迹了.它现在叫中央电视台科教中心.以各类专题片的形式出现在电视上。9月即将上映、拍摄时间长达5年的《圆明园》是罕有的将在电影院播放的纪录片.与此同时,有两部关于颐和园的影片也在制作.还有话剧《圆明园》,清帝的后花园成为了近期热点。  相似文献   

7.
由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发起,并联合四川、重庆、广西、北京、广东和广安6省市区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的“追寻小平足迹———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启动暨联合采访出发仪式于6月19日在四川广安邓小平纪念园隆重举行。“追寻小平足迹”大型系列报道从6月20日开播  相似文献   

8.
9.
10.
乌博林 《今传媒》2020,(2):66-67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和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两部作品均属于二战后青少年苦闷与彷徨的写照,刻画了他们在不健全灵魂下对美的所思所想。主人公及其美学的深刻内涵对东西方的美学比较研究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力图通过精神分析法对两部文学作品加以对照分析,运用平行研究方法来探究二者的异同,并由此把握东西方美学在二战后期特质上的相通与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6,(33):69-69
“我家岂梁夏天就走了,走的时候还光着脊梁呢!”这是桃村碧奴的心事。成年男丁都被抓去大燕岭修长城了,岂梁失踪的那天中午,碧奴还只会用头发哭泣,但渐渐地,她发现她的手掌在哭泣,脚趾也在哭泣。碧奴想约人一起去送冬袍,村里的女人像躲避瘟神一样躲避碧奴,她们孤立她、啐她、嘲笑她是疯子。碧奴也雇不着马,经过战事折损,无论骏马还是病马老马,又都随北上筑城的人流而去。代替马的“马人”因此产生。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05,(5S):31-31
选题点评:姜汝祥,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国内著名企业战略专家。《真正的执行》一书可谓姜汝祥亲历管理的一手材料见证。大企业的第一问题是它如何更大?由于大,它的增长就不能再是机会型,而只能是战略型。大企业的第二问题是它如何更强?大不一定强,但不大注定不强,强有强的机制,没有做强的机制,大就不会强。为什么中国企业既难大也难强?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记者都自诩为具有“第三只眼”的人,当然也就因为比别人,特别是比同行的文字记者多了一只眼而引为自豪,因而也往往使别人感到他们身上多了一些豪气和傲气。 有了机械的第三只眼,就真的比别人,特别是比同行多了一只眼么?我常常怀疑。 这正如记者往往被社会上的人们誉为无冕之王,记者也就容易被这无形的王冠而弄得有点飘飘然、昏昏然,其实,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自擂:“我无愧于这无冕之王的王冠”呢? 读葛新德的《昨天的瞬间》,我更加感到这无冕之王的不易,这第三只眼的不易,因为这第三只眼必须是一只“新闻眼”,否则,…  相似文献   

14.
初读《将军的泪》,我无泪。 我的心时时悬在嗓子眼上,关注着那个身经百战而又罪恶该诛的孙二勇的命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周克庸教授的小说《失落了桅灯的塔里木》通过回忆一名高干子弟在文革期间流离失所的遭遇,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大眩晕,以及那个时代条件下人们心理的蜕化过程。作品在深入刻画时代的荒诞感和人身上残忍的动物性的同时,讴歌了人性中的美与善,向读者昭示了这样一种坚定信念:不管身处怎样的漩涡和迷雾之中,只要自身坚持不懈地努力,便能走出困境,找到光明。  相似文献   

16.
克鸿 《新闻记者》2004,(9):15-15
上海资深女记者周珂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新闻工作者之一,她的新闻作品选集《一个女记者的视野》近日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全书为四部分,真实记录了一个女记者忘我投身新闻事业的足迹,她几十年如一日用手中的笔记述了人间的悲欢历程。“时代一角”记录了作者半个世纪里在国内外采  相似文献   

17.
《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创造了野地走兽、空中飞鸟等各样活物,带到亚当面前让他命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亚当的这次命名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文学创作。当一个作家创造一个人物,为他特意安排一种生活,当然还有生活的环境,让他活着或是死去,让他幸福或是不幸,让他快乐或是悲伤的时候。这个作家的确像上帝一样伟大,也有理由如亚当一般自豪。在他创造的那个纯由语言构筑而成的世界里,他依旧可以体会真实生活的各种滋味。在他闲暇翻阅旧作的时候,他可以如上帝一般傲然深远地审视笔下的世界,或者暗自窃笑…  相似文献   

18.
我多次说过:“一个教育者,哪怕一辈子只把一个学生培养成杰出的人,那么这位教育者也可以成为教育家。”以前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莎莉文———一位美国的教育家,正是在她的教育培养下,又聋又哑又盲的海伦·凯勒成为饮誉全球的作家。而现在,我说这话的时候,我还想着另一个人———周弘。现在就说周弘是“教育家”可能有些夸张,但他是一位教育专家,这是无可置疑的。手中这本《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便足以证明,周弘这样的教育专家的确比一些没有半点实践只有晦涩论著的“教育专家”更名副其实。周弘当然不只是培…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传统的重故事情节的小说,逐渐被辞不达意、主旨模糊、情节淡化的先锋性作品所摒弃.  相似文献   

20.
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是马原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小说集中展示了一群70年代初的知青们的命运故事。小说呈现的是一部知青群体的“饥饿的美学”史。一群知青,陆高、姚亮、二狗、长脖,当然还有“我”,也还包括其他人,为了吃,便不惜干出诸如监守自盗式的偷青,杀鸭套狗烤肉吃、千方百计钓蛤蟆等一系列勾当来。总之,一句话,为了吃,他们是那样地不遗余力。相对于男性们的吃,女性们的情事则成为了小说中的另一个叙述重点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叙述这些女性的情事时,作家马原并未赋予其太多的诗意色彩,只是尽可能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