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技术企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企业具有与传统工业企业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技术企业对区位的要求也有别于传统工业企业,传统的区位因素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正逐渐减弱。文章分析了减弱的原因,同时指出象智力资源密集区、风险资金密集区、集聚和优惠政策等因素已成为高技术企业的重要区位因素。对照这些区位因素,分析了我国高新区在园区环境创造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21世纪经济主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赋  李建民 《软科学》1998,(3):68-69,72
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1970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后工业经济”的问题,1982年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信息经济”的概念,1986年英国的福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了“高技术经济”的说...  相似文献   

3.
肖勇 《现代情报》2003,23(12):218-219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新经济”现象。通过对新经济形态的历史逻辑分析。较完整地描绘出了知识经济概念产生与演绎的发展历程:从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高技术经济,最后到知识经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知识经济概念对信息经济概念与高技术经济概念的超越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相继进入低谷,金融危机频频发生,唯独美国经济一枝独秀,“两高一低”(即高经济增长率、高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同时,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到现在,已维持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美国经济之所以有这样强劲的增长,得益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5%,而传统的工业经济支柱的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和4%。高技术产业的作  相似文献   

5.
科技园区是70年代后全球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它是一种高技术发展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经济生长点及新型现代组织管理形式,已经并且正在对世界各国的高技术竞争、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历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高科技园区,在世界各地的名称不尽相同,有“科学园”、“工业园”、“研究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区)”、“技术三角带”、“高技术开发中心”、“基因谷”、“硅谷”等等。尽管名称、组织、范围、特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知识、技术、人才高度集中和融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的科技资源综合性开发区域。据1996年一份资料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过早去工业化问题。对此,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高技术产业发展对过早去工业化的阻滞作用及其机制。理论析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提升制造业投资和就业吸引力,阻滞过早去工业化:一方面通过促进制造业规模扩张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避免劳动力过度流入传统服务业即抑制逆库兹涅茨化;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防止脱实向虚。进一步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4—2021年数据,以工业增加值占比作为去工业化的代理变量、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代表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运用带有倒“U”型曲线的调节效应检验模型,构造转移份额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解释变量为实体经济比重、被解释变量为二三产劳动生产率比值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够使得工业比重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倒“U”型曲线转折点右移,并使得曲线变得更为平滑;高技术产业发展通过抑制经济脱实向虚和经济结构逆库兹涅茨化阻滞过早去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一、“高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的不断创新,尤其是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经济活动过程中知识的密集程度,从而引发了经济机制、产业结构的一场变革。一种以“知识为基础”新的经济形态悄然而生,人们称这种经济为“知识经济”,并把它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相提并论。之所以能够这样划分,主要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存在许多以往经济形态所不具备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1)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2)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经济的全球化使市场规模和容易  相似文献   

8.
科技工业与研究园第四届世界大会不久前在北京召开,本刊记者采访了这次大会。通过采访,我们深深感到,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兴未艾,一些科技园区起步较晚的国家和地区如芬兰、巴西、奥地利等,也奋起直追,而且有不少新的创造,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特别是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开始和发展,我国科技园区也应运而生。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我国科技园区已成长为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发展高技术产业、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力量。我国多数科技园区、高技术开发区已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现在正在走第二步,即“二次创业”。“二次创业”任重而道远。发展的机会很多,但也存在着危机。我们一些年销售额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园区、开发区或高技术企业,与国外一些名牌高技术企业相比,那就不能说是大公司了。问题在于,我们研制开发的、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太少。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能进入国际市场并保持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是“二次创业”的灵魂和目标。这需要政府进一步为科技园区、高技术开发区提供发展的大环境,也需要各个园区、开发区以至高技术企业营造好自己的小环境。 本期发表的有关科技园区、高技术开发区的几篇文章,相信有助于读者对这个领域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技术项目的基本特征我国高技术项目以国家“863”计划项目为代表。“863”计划是为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 ,发展我国高技术的系统工程 ,于 1 986年启动。“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 ,坚持“有限目标 ,突出重点”的方针 ,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的相关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 ,力争在 2 0世纪末 ,在几个最重要高技术领域 ,跟踪国际水平 ,缩小同国外的差距 ,并力争在有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 ,为本世纪末特…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国正在走向、或进入高技术时代。而任何国家如果想要尽早跨入高技术时代的大门,就必须掌握一把“金钥匙”,这就是对高技术研究发展的管理。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高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因此,不同国家对高技术研究发展的管理的内涵与课题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对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管理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各国趋势和中国国情高技术研究的开展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各国都将此列为科技研究的战略重点。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兴起,被看作为“第二次产业革命”,是未来国际间经济、军事竞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从近一、二十年的现实来看,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重视发挥高等院校在高技术研究和开发中的作用。这是一个世界性趋势。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学是科学研究力量集中的地方,而产业政策又比较灵活。因此在高技术研究和开发中,政府将大学作为主要的依靠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中,台湾为发展高技术以实现其经济结构的转变,在台北市南60公里处的新竹建设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的第一个科学工业园区。一、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模式关于新竹的模式问题,目前国内外众说不一。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有关研究认为:新竹园区“是台湾进行高技术实验”,“最终目的是根据当地的设计能力创造高技术中心”。日  相似文献   

13.
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创业投资如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投资对经济转型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业投资主要是通过用于人均GDP、专利申请受理数、专利申请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单位工业废气排放产出等的促进所达到的。为全国和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论文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创业投资如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投资对经济转型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业投资主要是通过用于人均GDP、专利申请受理数、专利申请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单位工业废气排放产出等的促进所达到的,为全国和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双重压力,亟须依托高技术集聚塑造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有效应对挑战的关键。本文以我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区域创新环境要素探索了高技术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多元路径与复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能够通过“专业化集聚—研发资金主导型”“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下多维度协同型”“创新资源—多样化集聚/政府支持—数字经济协同型”3种路径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路径存在地区异质性;依赖于特定创新环境,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具有协同效应而非此消彼长;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等效替代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结论有效揭示了两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环境因素联动匹配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复杂机理,扩展了现有研究,使理论充分对话实践,为不同省市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针对性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关系势态从“对抗”转向“对话”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国防科技面临双重任务;一是用高技术武装和改造现有军事工业及其研究系统,以适应国防现代化的需要;二是充分利用军工科技优势,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建立、形成与发展。本文试就第二方面的任务,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发展创业投资 建设知识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创业投资对发展商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高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目前主要工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已超过40%,高技术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已达到40%-50%。在美国,以微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主要力量。 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崛起。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在知识经济下,社会财富的创造更多地依赖于无形的智力资本,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美国之所以从1991年3月以…  相似文献   

18.
肖元真 《软科学》1992,(3):46-49
<正> 浦东的开发开放是我国90年代发展重点,为将浦东新区建设成国际化、枢纽型、现代化的世界一流城区,必须在加强金融贸易、出口创汇和第三产业的同时,重视科技发展,加速浦东新区高技术创业进程和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这些高技术创业活动,既需筹集大量投入资金,又要通过正确的产业导向使浦东高技术创业投资更趋合理。浦东新区高技术创业和产业发展特点是起点高、技术新、规模大。一、高技术创业的内涵与特征“高技术创业”从广义角度讲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进行的高技术创新活动,不仅包括高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这一概念,一般说,是从美国文献中引进的,至今尚无统一的严格定义。但大家公认,高技术与新技术不同,与难度较大的尖端技术也不同,后者是指技术本身,而前者是对产业和产品中技术含量及水平的评价。也就是说,所谓高技术,实为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的代称。按照《世界经济科技》(1985.5.14)中的提法,高技术的高,反映在它的科研费用高、职工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工业增长率高的四“高”上。还有认为,其“高”主要依据两大特点:一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二是销售收入中用于科研的投资比例高。也就是说,高技术产品的特点是智力增值大,而材料、能源、劳动力消耗小。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以世界各国为了发展高技术,都相应地增加智力投资,特  相似文献   

20.
(一) 我国科技工作的战略布局,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为在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服务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包括国家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中的科技攻关计划、技术改造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和科技扶贫等,这是当前科技工作的主战场;第二个层次,是新兴技术和高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跟踪,其主要任务是争取在若干有重要影响的高技术领域内有重大突破,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跟踪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如“高技术计划”、“火炬计划”等;第三个层次,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者合称基础性研究,下同)①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着眼于国民经济更深入、更广泛、更长远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