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许你没见过响尾蛇,但你一定听过“响尾蛇”导弹,它可是近三十年各类战场上立了大功的赫赫功臣,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令人感到恐惧。为什么会把响尾蛇和导弹联系在一块呢?这得从响尾蛇说起。在美洲、澳洲、非洲的某些地区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末,二战刚结束,美国为了与苏联对抗,开始研制各种先进的武器。为此,美军充分利用从德国获取的火箭技术,开发新型武器装备。“响尾蛇”导弹就是那一时期的产物。响尾蛇是靠其特殊的红外感应系统捕食猎物的。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当物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都会产生红外线。在电磁波光谱中,红外线介于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和雷达波之间,可由透镜聚焦,也能透过非金属物质传到外界。响尾蛇一旦发现可疑红外线,就会迅速跟踪,然后迅速作出判断。一旦它觉得是可口的猎物,就会迅速发动袭击。美军秘密研制的这种空对空导弹,就是利用敌方战机…  相似文献   

3.
现在,红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军事上,如“响尾蛇”导弹就是模仿响尾蛇红外定位的方式研制出来的。响尾蛇因尾部能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而得名。它的目的是为了引诱猎物,吓退敌害。它的“阴谋”不限于此,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响尾蛇利用它特有的红外技术,能准确判断方向,追袭具有一定体温的动物。在这个谜未解开之前,人们见到响尾蛇眼睛圆溜溜、亮晶晶,还以为它的视力特别好呢!其实,它的眼睛亮而无神,视力并不好。科学家将它的眼睛蒙住,在黑夜中,它照样能捕捉猎物,这说明它发现目标主要不是靠眼睛。为了解开这个谜,科学家曾经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1.红外线 响尾蛇的头部两侧,在鼻孔和眼睛之间有一个凹陷,位置相当于脸颊,因此叫做颊窝.响尾蛇的颊窝是一个感受红外线的器官,有人称之为“热探测器”或“热定位器”.颊窝内部有一层只有25μm的薄膜.这层薄膜将颊窝分隔成内、外两室.内室保持与环境相同的温度,外室则朝着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方向.因此,颊窝膜两面的温度是不同的.由此可用于感知.颊窝膜非常灵敏,能感知0.003℃的温差。当遇到小动物时,响尾蛇可以根据小动物所放出的热量来判断它的大小和距离.以便决定捕猎还是逃避.即使在黑夜里,响尾蛇也能自如,准确地捕捉猎物。  相似文献   

5.
疗伤的母狮     
《生活教育》2010,(6):84-85
在一个广阔的大草原上,有一只母狮子带着四只小狮子在行走。它们走得久了,走得累了,想找一个地方歇息一下。母狮子带孩子们在一个土丘旁停了下来,却不知道,这个土丘下面是一个响尾蛇的窝。土丘里面住着一条巨大的响尾蛇,它以为狮子要来侵占它的家,就从洞穴里冲了出来,向狮子发出攻击。母狮应战,与响尾蛇撕打成一团。这场厮杀的结果是,母狮和它的孩子们都被咬伤了,响尾蛇也受了伤,从这里逃跑了。  相似文献   

6.
定向能武器     
90年代的某一天,美空军某靶场,五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尖啸着扑向几千米外的目标靶机,即将命中之际,只见一道白光闪过,俗有“空中杀手”之称的“响尾蛇”导弹顷刻爆成一团火球,坠下高空。原来,这种半路杀出的神秘武器正是由美军研制的新型探索性武器之一——机载二氧化碳激光发射器。 定向能武器作为一种正在研制和发展的武器系列,包括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三大类。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特定的能量转换装置,将电磁辐射或高速运动的粒子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具备高度能量密度的能量射束,并以光速或接近光速的速度射向目标,由于一般的目标均经受不起这种照射,因而一旦被命中,即被击穿击毁。  相似文献   

7.
有人对响尾蛇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一个装着温水的气球缓慢靠近一条响尾蛇,当气球离它还有一段距离时,响尾蛇即向气球发动攻击;若使用装着冷水的气球,则它却毫无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可知,响尾蛇能够对温热的物体产生感觉,同时作出反应。经研究知,不少蛇类都有这种能接受温热变化的结构,叫做热测位器,也叫红外线感受器。现存蛇类蝮亚科的动物都具有这种特殊感受器.大多数蟒科的动物也具有。这种感受器不但可以感知长波红外线极微弱的变化,而且对温度变化也非常敏感,能测出0.02℃的温差,若接触水流则能测出0003℃的水温差,反应…  相似文献   

8.
1、“响尾蛇”导弹就是模仿______红外定位的方式研制出来的。2、响尾蛇因____能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而得名。3、响尾蛇有个“热定位”系统,长在眼睛和鼻子中间的颊窝处,呈浅____形。4、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土壤中的铅含量少于百万分之____时对儿童是安全的。5、黄花、____或玉米、向日葵等植物,能从被污染的土壤中吸收有毒物质。6、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用植物清理被污染的土壤的“________”已使用了数年时间,用这种方法清理受污染的工业区,比移走受污染土壤要廉价得多。7、梅属蔷薇科,是一种____乔木。8、我国栽培梅的历史已有____多…  相似文献   

9.
爱的真谛     
生物学家说,飞蛾在作蛹之时,翅膀萎缩不发达;出茧时,必须经过一番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方能流到翅膀去,翅膀才能有力,蛾子才能飞。一天,有一个人恰巧看见树上一只虫茧开始活动了。整个早晨,他耐心地在旁边观察。蛾在里面奋力挣  相似文献   

10.
《中学科技》2013,(2):16-17
军火商麦库伦将一种本来用于治疗癌症的纳米机器人改造成了武器,这些被称为“纳米虫”的纳米机器人一旦接触金属物体,就会利用这些材料进行自我复制,无限增殖,只有操作者发出特别信号才能让它们停止。军方从麦库伦公司里买走了4枚未被激活的“纳米虫”导弹,途中却被来历不明的恐怖分子劫走,并准备用它袭击艾菲尔铁塔!正邪大战一触即发。“纳米虫”蜂拥而出,整个城市的钢铁建筑、桥梁、汽车都被淹没、被吞噬……我们就从“纳米虫”讲起.说说在这部电影中大出风头的纳米技术吧。  相似文献   

11.
化蝶     
一觉醒来,四周漆黑一片。嘿嘿!这就是我逃避的“套子”——茧,我一进去,就谁也不用见了,例如那老是笑我是条臭青虫的瓢虫,早就看他不爽了,要不是他穿着那红不溜秋的马夹,早就要K他了;还有那苍蝇,贼头贼脑的,还好意思说我不会,你照旧不是烂货。瞧我学天牛哥,一条虫从茧里钻出后,  相似文献   

12.
《阳光搜索》2006,(4):46-46
有个穷农夫手里只有很少的钱,只够买下一块谁也不想要的土地,这块地非常贫瘠.既不能种粮食、水果,也不能养猪圈牛,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农夫的妻子骂他愚蠢,周围的人则抱着无可奈何的同情。可农夫没有埋怨,更没有绝望。他开始养殖大量的响尾蛇,然后取出蛇毒卖给各大药厂,蛇皮高价卖给工厂做皮包,蛇肉则制成美味可口的罐头卖到了世界各地。随着养蛇业的壮大,许多人慕名前采参观,一年的游客居然达到数万,这又是一笔丰厚的收入。这块昔日谁都不愿意要的荒地如今成了他的聚宝盆,这个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响尾蛇村现在可谓名气冲天。  相似文献   

13.
老响尾蛇的右眼又开始化脓了。都怪自己饥不择食,饿晕了头,居然去打那只雄走鹃的主意,它想。老响尾蛇忆起去年的今天,那时候,亚利桑那州的这片沙漠已整整七  相似文献   

14.
多味柠檬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农夫,花巨资买下了一片农场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上当了,因为这里无论栽培果树或养牲畜都是不可能的。那里盛产的惟有一些小橡木及响尾蛇。  相似文献   

15.
佛罗里达州有一位农民,花了许多钱买下一块土地,但是这块土地贫瘠到种不了任何农作物,他的心情变得很沮丧。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在矮灌木丛中竟然藏着许多响尾蛇。他灵机一动,决定在这块劣质的土地上大量饲养响尾蛇,生产响尾蛇罐头;又大量将蛇的毒液提取出来作为血清销售。他的生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州有一位农民,花了许多钱买下一块土地,但是这块土地贫瘠到种不了任何农作物,他十分沮丧。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在矮灌木丛中竟然藏着许多响尾蛇。他灵机一动,决定在这块恶劣的土地上大量饲养响尾蛇,生产响尾蛇罐头;又将蛇的毒液提取出来做为血清销售。他的生意好极了。后来  相似文献   

17.
采用18S rDNA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对采自嘉陵江磁器口江段的黄颡单尾虫Unicauda pelteobagrus Ma,1998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首次给出了黄颡单尾虫的SSU rDNA序列信息.同时基于18S rDNA数据、遗传距离和系统树特征讨论了尾单尾虫Unicauda caudatus和黄颡单尾虫的系统关系.结果表明,尾单尾虫与尾碘泡虫的系统关系较近,而与黄颡单尾虫系统关系较远,不支持将尾单尾孢虫和黄颡单尾虫同置于单尾虫属中,并对单尾虫属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8.
史峰  严潇 《少年科学》2014,(9):36-38
<正>导弹给大家的印象通常是"大家伙":直径数米,重达百吨。可在导弹家族中,除了那些常见的"大导弹",还有一些"小导弹",如今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急需"小导弹"按照飞行距离的长短来区分,导弹可分为洲际导弹、中远程导弹和短程导弹等类型。我们平时从阅兵式的电视画面上见到的"大导弹",多属于洲际导弹和中远程导弹之类,这些导弹的个头都很大。只要地球上不发生世界大战,这些"大导弹"一般都不会用于实战。各国拥有的"大导弹"主要起着  相似文献   

19.
杨士军 《上海教育》2013,(17):62-63
在黄宗之、朱雪梅著的长篇小说《破茧》一书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一位教授在后院里发现了一只虫茧,里面的小幼蝶拼命地咬着茧壳,累得筋疲力尽。好心的教授用剪刀把咬破的洞口剪大,幼蝶轻松地爬出了茧壳,可是身躯臃肿,双翅干细,怎么也飞不起来。经过长时间的潜心观察和研究,教授惊奇地发现,原来小幼蝶在咬破茧子、拼命挣扎爬出来的时候,积蓄在体内的血液会被挤压,流进幼蝶细小干瘪的翅膀里,这样的小幼蝶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蝴蝶,拥有一对能够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20.
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特别的鸟儿叫沙百灵。它身体很小,只有麻雀一般大。但就是这种弱小的鸟儿,在与"沙漠之王"响尾蛇的较量中,竟然每战必胜。有探险家记录下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精彩一幕:当沙百灵扑扇着翅膀停在沙丘上,准备寻找食物的时候,在沙丘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