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视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儿.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门类,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段,在影视艺术中具有独立的、重要的审美价值,是影视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艺术类型学思想是托马斯·门罗比较艺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首先指出艺术的分类问题与艺术的定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接着从艺术形式的类型(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的类型两个方面来加以探讨,提出了区分艺术类型的具体方法。门罗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不局限于抽象的哲学思辨,而是重点关注具体的艺术生产实践,通过对艺术现象的客观描述和相互比较来创建一种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范式。门罗突破了传统的艺术分类模式,提出独特的艺术分类方法,为艺术类型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艺术的不断发展,数码艺术越发的脱颖而出,从传统的艺术不断发展,群众接受高贵的艺术作品和数码艺术的现象也逐渐增多。数码艺术不仅传播一瞬提供了通道,还赋予了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了自己别具一格特征,提供了艺术家们不仅仅是自由的表现空间,并且数码艺术和高端的科学技术能够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汤克兵 《美育学刊》2020,11(1):45-50
作为"反美学"先锋的现成品艺术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波普艺术、偶发艺术、身体艺术、行为艺术、概念艺术等广义上的观念艺术,表面上挑战了传统艺术的分类和各门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其实质是对艺术界限和本质的重构。藉由"现成品"和"空画布"这两个分别关乎"艺术"和"绘画"本质的临界点,观念艺术瓦解了艺术作品的物质唯一性和传统真实性成规,转而确证了作品的内涵是思维存在本身,观念永远比形式更深刻更真实。由此,观念艺术确立了一套更为开放的艺术表意机制。  相似文献   

5.
艺术教育至少有艺术学科教育、艺术教师教育、公共艺术教育三个层面,和综合式艺术教育和分科式艺术教育两种方式;长期以来,艺术学科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替代艺术教师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分科式艺术教育替代综合式艺术教育的做法,滞后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重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将艺术教育专业划归教育学学科门类,有望结束艺术教育的混乱状态,使艺术教师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走上"为教育而艺术"的正确道路;理顺了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和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关系,中小学分科式和综合式两种课程体制并行的课程改革倒逼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改革,必须从两种课程体制中做出选择,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必须首先确定各项艺术技能的最低标准,而中小学艺术教育也同样需要这个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6.
媒介变革的时代,各种艺术样式层出不穷,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日益模糊,甚至艺术与生活合而为一。艺术观念、艺术功能同传统发生了意义扭转,艺术的一般性规定丧失,在对其不断的解构过程中,艺术从整体上发生着流变,企图以新的体系建构起另一座艺术殿堂,使艺术终结的梦魇在大众的头脑中消逝掉。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近期,跨学科融合交叉的教育研究范式在艺术教育研究中得到了积极运用,打开了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引发了艺术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相关性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艺术教育评价研究的范式转换;二是从单学科研究到融入神经科学的艺术教育研究方法的范式转换;三是从研究艺术到艺术作为研究(艺术实践作为课堂研究)的范式转换。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诸如过于偏重文献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等问题,因此艺术教育研究视野的拓展与研究范式的转型势在必行。今后,我国艺术教育研究不仅要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分析与提炼,同时要确立清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积极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艺术教育研究,做出原创性贡献,推动艺术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体育艺术与艺术体育及其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的准确界定和分类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体育艺术是个古老的概念,而艺术体育是个新生事物。体育与艺术的复杂关系导致了人们对体育艺术与艺术体育理解的混乱并出现了滥用的现象。体育艺术是指以体育为题材表现体育美的,是与体育紧密相关的艺术门类的总称。艺术体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体育是指经过艺术化的体育,是一个时代的来临;狭义的艺术体育是指审美意识集中的、以技术动作的难度和艺术效果评定成绩的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9.
各门类艺术史的后半段由艺术语言的更新和革命两个阶段构成,前者是量变,后者是质变。“更新”指特定门类艺术中艺术语言系统的材料、工具和技术三要素发生了独立或组合性革新,从而为该门类艺术带来一定程度或某种意义上的新改观。“革命”则指特定门类艺术的艺术语言系统围绕材料、工具、技术和视野四要素发生了独立或合成性重大变革,从而导致原门类艺术之衰微或崭新的门类艺术之产生,为艺术领域带来全局性的、持久的、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教学中科学认识、艺术认识的含义与特点,并进一步阐述了审美教学(科学认识与艺术认识的统一)的含义,分析了大学英语审美化教学中科学认识与艺术认识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热心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注重了把美学理论用于党的思想教育工作,逐渐打开了思想教育艺术的大门。本文力求从美学的角度理解思想教育艺术的内涵、思想教育艺术的体现以及教育艺术同艺术教育的有机联系,从而探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竞技健美操的艺术审美与客观评判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论述了竞技健美操的艺术审美特征和艺术评判特点;设计出的艺术评判记录方法,能为貌似主观的健美操艺术评判提供可操作、可量化的客观评判依据。从而为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艺术评判与适时记录推出了新方法,并为同类难美项群项目的艺术评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只注重工笔画形式上的工整性,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写意性。不仅是工笔画,就中国画整体而言,它都是写意的艺术。文章从写意性的角度探析工笔人物画,"写意性"作为一种绘画观念蕴含于工笔人物画艺术之中,体现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意趣,赋予了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语言给艺术创作者、设计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从理论观点、艺术实践、艺术思维、艺术传承、艺术成果等方面泽养学人,当下高职院学人应该厚学艺术传统,立定民族艺术精神,尝试材料造型训练,自觉构建个性化思维,创新中秉承传统。  相似文献   

15.
对健美操艺术素质教育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美操是教育部"体育、艺术 2 1项目"中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容和手段之一.从健美操多方面的艺术审美内容,论述了其艺术审美价值与艺术素质教育功能.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健美操这一体育项目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推行与促进艺术素质教育从思想上拓宽途径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艺术教育模式完整地介绍到中国,并被迅速地普及开来,而备受推崇,由此奠定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基础模式,那就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而苏联自身古典主义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加之苏俄艺术本身也是向欧洲学习的结果,从而导致中国的古典艺术教育的先天不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不失是一件好事。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欧美艺术思潮的不断涌入,中国的艺术教育迅速地跟上了世界艺术的步伐,逐渐摆脱了单一的苏式教学模式,形成了今天艺术丰富多彩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审美的幼儿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艺术的审美本质,幼儿艺术教育应凸显审美特性。但在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中,出现了偏离审美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幼儿审美情感被忽视以及幼儿审美情感远离其生活经验。导致幼儿对艺术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其长远、可持续的发展。针对这些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走向审美的幼儿艺术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写实与虚和实关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运用,其实都是围绕艺术创作里的虚实关系来谈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虚实关系的运用在艺术中十分重要,并且其观念也是中国艺术中极为重要的传统,为我们提供了探索艺术中虚实观念的入门途径。这种经历千百年锤炼的艺术传统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及才华,我们必须正视并认真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9.
大众艺术是应运时代而生的,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众艺术、精英艺术和主导艺术都有愉悦性,可是,眼下人们对大众艺术提供的娱乐却情有独钟。本文旨在分析大众艺术的愉悦性的特点及其负面影响,全文共分两部分:(一)、大众艺术愉悦性的特点;(二)、愉悦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宋艳艳 《美育学刊》2023,(3):114-120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结束了义务教育“音乐”“美术”“艺术”3个课程标准并存的局面,开启了艺术教育全国统一标准的新时代。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课程内容规定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的一体化体系,采取“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和“分段式”教学模式。新标准在3~9年级艺术课程的音乐学科设置了6项教学任务,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新要求,同时也对培养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师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专业提出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