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国的文学长廊中,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可以说是在众多文学画卷中独树一帜,小说中对于女性意识的描写可谓空前绝后。在当时男权奉行的社会中,《简爱》中所散发出来的女性意识一直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
《简爱》是由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女性小说,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成长于逆境,但是却始终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她的斗争精神和反抗意识,可以说成功的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文章结合《简爱》的故事情节,对这部家喻户晓的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四段不同的生活经历,反映了简爱有自卑到自信的心路历程。小说结局在学界引发了对简爱命运走向的讨论。简爱的命运结局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者的自身局限因素,也不影响小说本身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4.
伊莱恩·肖沃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女性写作的发展过程。其中《颠覆女性小说:奇情小说和女性抗议》一文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拉开了女性奇情小说的帷幕,不是戴上有色眼镜,站在男权的角度上去审视女性奇情小说,而是让人们真正了解女性奇情小说的独特魅力,并为其正名。  相似文献   

5.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经典作品。《简.爱》在我国的广为流传与翻译家的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比较《简.爱》的两个中文译本,从中揭示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解读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是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作品中蕴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超时代的。作家在小说中探讨了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及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关系,表达了艾米莉的美好愿望: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平等、种族平等的社会,说明了艾米莉·勃朗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勃朗特三姐妹"是广为人知的英国19世纪女作家,是文学界的奇葩。国内对安妮.勃朗特的研究比较少,其作品《艾格尼丝.格雷》和《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而创作的,作品为研究者再现安妮.勃朗特的创作背景及其自传性因素提供了素材,是两部体现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英国文坛曾崛起过一个女性作家群.其中简·奥斯丁、夏洛特·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以各自不同的风格,共创了一个完美的女性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9.
各种版本的“灰姑娘”故事在世界上的存在形式不下1500种,其中流传最广也是最有名的非《格林童话》里的《灰姑娘》莫属.1950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推出了家喻户晓的灰姑娘故事《仙履奇缘》.虽然美国迪士尼版的《仙履奇缘》与格林兄弟的德国版的《灰姑娘》在故事梗概上相差无几,但由于“灰姑娘”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所浸濡,因此它们在细节部分折射出很大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世纪英美文坛陆续涌现出如简·奥斯汀、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以及乔治·艾略特等一批女性作家,辉煌的"女性文学的时代"由此开创。这些女性作家大部分从女性的视角对女性以及女性的命运进行审视,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和整个社会中所占的地位以及自身价值。本文主要从女性文学发展的视角入手,探究当时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林达·哈琴提出了"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以此来指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一股将现代主义实验创作与历史以及社会语境结合起来的创作潮流。历史编纂元小说具有自我反映,自我指涉等元小说的特征,同时又穿插和影射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使得作品虚实相间,亦真亦玄。本文采用其"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对汤亭亭的代表作《中国佬》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特征进行文学定位和分析,试图对汤亭亭的创作进行一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品运用对话描写艺术生动刻画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基于对话理论,通过分析祝庆英和黄源深两位先生汉译本中的语言对话,评述译者各具特色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3.
《简爱》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勇敢、坚强,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独立女性,但在作品中这样一个刚强的女性却频频选择出走。本文欲运用弗洛伊德和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对压抑机制的探析和几组象征着压抑机制的具象的分析,解读简爱选择出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简·爱》的作者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姊妹作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庭院深深》的作者是二十世纪中国台湾的一代言情作家琼瑶。本文旨在对比这两部爱情小说的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从中发掘其神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简·爱》这部作品由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并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广泛发行于多个国家,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翻译活动在这一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译林版本的《简·爱》和上海版本的《简·爱》为例,以语境因素,即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个角度对其两种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勃朗特是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集中代表和体现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本文回顾梳理了艾米莉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概况,并对译者杨苡的生平进行了介绍,对其创作情况及写作风格等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小说中的显赫成就之一。该作品中男主角希剌克厉夫和女主角凯瑟琳分别从各自不同的侧面诠释了其作者米莉·勃朗特的个性:一个既伟大又完整的艾米莉·勃朗特。  相似文献   

18.
欧洲的小说起源于古代希腊;不过,希腊文学如同全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一样,以人民口头创作为起点;在书面文学中,开始时也以诗歌称盛,真正的散文小说的出现晚到了公元后一、二世纪。其实,公元前146年希腊已被罗马征服,公元后一、二世纪已至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统治时期。只是这些初期的小说家仍以希腊文著述,所以通称为希腊晚期文学。在散文小说诞生之前,小说的几种要素在早期的文艺创作中已有滥觞。荷马史诗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特別是《奥德修纪》中有激情,有海上的冒险奇遇,有奴隶主家庭生活的反映。在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和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里,出现了社会现实生活的写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代表作《爱玛》被认为是奥斯丁六部小说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该小说描述了17世纪英国普通家庭的琐事,集美丽热情、聪明睿智、勇敢独立于一身的女性形象——爱玛。而"女性主义意识"是解读女性作品的钥匙,传递着女性深层的心灵意韵。本文主要从女性独有的视角解析小说《爱玛》中流露的女性主义意识,以唤醒广大女性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发生于法国的一个重要文学思潮。自然主义在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杰克·伦敦"狗的小说"的创作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倾向,他的自然主义观点在《野性的呼唤》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从自然主义的概念出发,通过对《野性的呼唤》这部作品的主题以及小说中巴克的形象的分析,探讨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主题中的建构,以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自然主义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