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自媒体人,他们依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吸引粉丝和流量,实现变现.然而,在如今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仅仅以文字等内容实现变现的微信公众平台早晚会被消耗殆尽.专业的运营团队、多元的盈利模式、打造品牌化传播策略才可能在自媒体时代占领新的制高点.本文将基于微信公众号"胡辛束"这一个案,探析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型,看胡辛束是如何实现以品牌化取代个人化的.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滞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而言之,可以认为是公民用以发布自己经历、观点的载体。Web2.0时代到来之初,自媒体通过个人博客、网络社区的论坛等方式有过迅速的发展。2011年腾讯公司出品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出现,并在2012年超越微博称为新兴得互联网服务。同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平台服务,由于其可以实现群发推送、自动回复等功能,广大自媒体人将其视为极其有希望的发展载体。不可否认,微信超过3亿的客户群体对于创建和形成自媒体品牌极具影响力,但自媒体在微信平台上的发展是否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尚有待观望。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信平台进行分析,以期得到自媒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使自媒体能够在微信平台上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易康 《东南传播》2014,(3):101-104
腾讯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正式推出,这种综合了短信、博客、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IM即时通讯特点于一身的手机应用,很快便由一个即时通讯的微信聊天工具转变成为又一个大型媒体平台。推出不到2年时间,用户使用人数便轻松突破六亿人。基于当下微博平台媒体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而微信公众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媒体大环境,探讨传统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营销传播对媒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文章中将利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特性,并结合营销学对该平台上媒体的营销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目前传统媒体进驻微信平台的现状和一些媒体、企业利用微信营销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为传统媒体进驻微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兆屹 《出版广角》2016,(15):77-79
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履行文化职责和壮大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微信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对用户的移动阅读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平台。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机构必须正视新兴媒体的强大影响力,正视微信自媒体的价值,深入分析当前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传统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平台要做到精准定位,多种推送形式相结合;积极创新,多种推送内容相调和;挖掘应用,多种自定义功能相契合;突破限制,多种传播渠道相融合;广纳贤士,多种新媒体人才相聚合,才能发挥出版业公众平台的巨大潜力,打造真正属于出版业的微信时代。  相似文献   

5.
唐英  任莉 《青年记者》2016,(27):84-85
相较传统大众媒体平台上的新闻,社区新闻有更明确的传播空间;相较微博传播,微信传播有更突出的关系倾向。当社区新闻遇上微信公众平台,“关系”的化合必然影响新闻传播的所有环节。从理论角度看,社区是基于居住的关系共同体。共同体的利益共性,使社区居民对所有与社区有关的信息抱有利益攸关的亲和性。而这与基于关系圈层的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有明显的内在契合。进而言之,以社区与微信为平台的传播,都是“关系”基础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王彗玲 《青年记者》2016,(29):60-61
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目前,继开办网站、微博之后,微信公众平台又成为传统媒体新的竞技场,一些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的微信公众号.《2014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显示,影响力较大的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开通率已达90%,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目前已意识到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性,且大部分已开通运营.虽说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具有数量优势,但粉丝数量超过10万、单篇文章阅读量过万、在微信平台有影响力的大号还不多,像央视新闻、壹读、FM91.8这类的优质账号还比较缺乏.①  相似文献   

7.
<正>新老媒体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已经在实践中搭建并开始使用现代传播平台。如今传统媒体使用最有效最快捷的当属微信公众平台,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媒体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仅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延伸,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媒体公众账号以传统媒体做后台,越来越显示出新媒体的特性,其影响力、实用性也越来越大。做为传统媒体人,如何运营好新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是摆  相似文献   

8.
微信自2012年8月诞生以来,成为继微博之后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一批新兴的自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信息并吸引大批受众,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生存带来挑战。如何在微信时代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是每个纸质媒体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大连地区某报纸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在其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用户调查,从而了解纸质媒体类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探索未来纸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颖 《新闻世界》2014,(2):114-115
微信的广泛应用,为纸媒提供了除微博外的又一线上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现阶段纸媒公众平台建设状况如何?公众平台与官方微博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它又如何在纸媒传播矩阵中充分发挥作用?利用好微信三级阅读界面及多媒体信息交互的特点,是纸媒公众平台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三家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为例,分析探讨纸媒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庹继光 《新闻传播》2014,(3):11-12,14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害怕孤立"心理因素对意见表达的影响,基于微博的自媒体特性,许多人敢于在微博平台上发表非主流观点,形成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制。分析认为,不少非主流观点、少数派意见的自由表达,带有传播策略的意图,但总体而言,微博平台上大量出现非主流观点,有利于各种观点展开碰撞,有助于推进人们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有人将2013年称作是"微信公众号元年",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了空前活跃的自媒体基地。据统计,已有上百家纸媒认证了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拓展自己的受众群体,提升影响力。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个人,也开始试水微信公众号。毋庸置疑,微信已是当下网络社交媒体中的领头羊,而微信公众平台则成为了自媒体的狂欢场。  相似文献   

12.
吴进友 《新闻战线》2015,(5):181-182
微信平台作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模式,从微信的传播特征、传播模式、个人账号和公众平台等方面都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有效传播,超越了以往任何传统传播媒介的高度,带领大众进入了全新高效的信息传播新时代。2011年1月,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基于智能终端的免费通讯服务——微信。微信借由网络可以快速发送语音、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同时,运用个人账户、公众平台等功能共享媒体信息并完成信息的有效传播。微信平台将大众传媒传播与人际交流传播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储靖伦 《声屏世界》2014,(10):63-65
<正>微信自2011年问世以来,仅用两年时间就赢得3亿用户,并且用户数量保持快速增长。许多媒体人看准了微信公众平台精准的到达特性,纷纷试水微信自媒体。一时间,"罗辑思维""云科技""移动观察""鬼脚七"和"小道消息"等公众账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随着公众账号的增多,平台不断升级,其乱相已初步显现。面对不容乐观的经营现状,微信自媒体该如何突围而出?  相似文献   

14.
汪芳  胡清华 《出版参考》2015,(11):41-42
近年来,以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风靡全球.在经历了2009-2012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微博的用户活跃度有所下降,而点对点的、闭环交流的、私密性更强的微信则异军突起,大有独领风骚之势,故不少人认为,现如今已进入“后微博时代”.但微博的传播广度和信息接受效度相较于微信公众平台等其他媒体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广播媒体面临着大规模覆盖率与传播影响力不成正比、议题设置和话题召集能力弱、互动性差等问题。在微博传播时代,广播媒体的官方微博要重视并研究微博传播的规律和微博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把微博作为原有媒体品牌宣传的平台和一个新媒体来经营和管理,而不能将其视为对传统广播电台形式、内容的简单复制。广播媒体要通过名记者、名主持人在微博上的议题设置和对公共话题的参与,成为意见领袖,争夺广播媒体在微博空间的话语领导权,提升所在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赵肖雄  潘璇 《视听》2018,(11):174-175
数字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方式已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科学文章和新闻通稿形式的内容传播,新媒体、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将成为未来科普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微信公众号作为当下自媒体传递信息、传播内容的流行手段,对于公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本文从数字媒体时代的科普传播特点切入,对科普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及影响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时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作为主要媒体存在形式的自媒体更是从微博转战微信平台。本文通过研究在移动互联媒体时代下自媒体的发展,主要结合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研究对象来阐述其传播内容、模式、效果,并将其置于经典的"5W"模式之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梅明丽  张晶 《采.写.编》2020,(2):152-155,190
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推进和众筹这一新融资方式的扩散,网络公益众筹迅速发展成为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可以轻松看到公益众筹信息,参与讨论或者直接行动,培养良好的公益习惯;另一方面,近年来,公益众筹“诈捐”“虚假信息”等问题频发,影响着公众对公益和公益众筹的认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本文以“吴鹤臣百万众筹事件”为案例展开分析,通过搜集微博平台上事件相关微博文本,研究其传播特点和公众关注焦点,来分析公益众筹信任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社交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国外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我国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政府和机构也非常重视通过社交媒体来传播信息、提供服务,“两微一端”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部门新媒体的标配,陕西西安等地方政府还专门开通了抖音账号,拍摄视频,以扩大影响力。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政务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到177437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40837个,公务人员微博36600个。根据清博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0月,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均每天的总阅读数为140万+,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为10万+,总点赞数为37万+,微信传播指数(WCI)为2149。  相似文献   

20.
城市形象的传播离不开社会化媒体,尤其是中小城市形象的传播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长治市为例,分析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包括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