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华 《中文自修》2011,(9):31-32
不知从何时起,一批被命名为"青春文学"的作品开始风靡校园。乍看一眼各大书城的排行榜,便可以发现,雄踞榜首的多有这些青春文学作品。言情、穿越、玄幻各种题材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煞是热闹。其实,青春文学以锐不可当之势席卷校园是有其必然性的,那就在于85、90后的学生需要一个精神家园。是啊,相对于《山海经》的晦涩,他们自然会喜欢当今的玄幻小说;相对于《二十四史》的浩繁,他们自然会转向套着古典外壳的穿越小说;相对于《红楼梦》的复杂,他们自然会垂青简单又新潮的校园言情小说;甚至,相对于金庸、梁羽生"新武侠"的"不合时宜",他们会偏爱更"青春"的"新新武侠"(暂且以此名之吧)。  相似文献   

2.
疑问一:关于单纯与幼稚——"青春可掠单纯之美,但幼稚是她隐形的伤疤"?李伟松:青春文学有一个说法也叫"青春伤痕文学"。无论是唯美的抑或是隐晦的故事,都有着同样的幼稚。而又因为这份青春特有的幼稚,才让故事变得真实感人吧。所谓青春文学只是一个阶段吧,像饶雪漫她们写了这么多年青春文学,也只是一个成长阶段的读者在看,过了那个阶段再回过头来,就会觉得当年挺傻的……然后再看回当年的书,就觉得看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3.
若干年后,当我们开始以关键词的形式总结过往的每一年的时候,可能没有哪一年能像2013年这样配得起"青春"这个词。上半年,国产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几乎都贡献给了"青春文艺范儿"。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中国合伙人》再到《小时代1》,一股全民"致青春"的浪潮愈演愈烈。毋庸置疑,像这样既赚噱头又挣金钱的青春文学及其衍生品已经成为了当下文化市场的"必需品"。然而,当"青春"变成一门生意,不知消费的究竟是我们珍贵的回忆与情感,还是一个物质时代集体的狂欢?  相似文献   

4.
辛夷坞,女,广西南宁人,2007年至今创作"暖伤青春"系列情感小说——《山月不知心底事》《许我向你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其作品大多被影视公司签约改编拍摄。作为青春文学的新领军人物,辛夷坞对"青春"可谓情有独钟。有人说,青春是不知所以的凄凉与忧伤,连快乐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也有人说,青春是一切的不自知,等到过了青春,才知道这等待与徘徊,不过是等待着过了青春;还有人说,青春是泪,是不断地扑向,扑向,扑向着的恋情。青春仿佛有过不完的岁月,等到过了青春,才知道只能扑向空中,只剩那一声:啊,青春!"青春是一个昂贵的梦",在这个梦中,我们会哭,会笑,会跌倒,会抑郁,会愤怒,会无  相似文献   

5.
当下在中国出现的青春文学快速发展的新趋势,一方面是市场的导向,另一方面是作者对消费意识的迎合心态导致了青春文学写作的类型化问题。"80后"作家韩寒作为80后青春文学的代言人,其作品不断复制自我的青春体验,主题、人物、情节都呈现出类型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青春文学死而未僵,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微风就发芽,所谓的"残酷青春"终于不再有人提了,能和青春扯上关系的各种文学概念,能卖的都卖了一个遍,可青春小说仍像即将到来的三月春风,再次显示出生生不息的力量,就连写了多年恐怖小说的丁天,也回归这个领域,写出了一本《我的绝版青春》。  相似文献   

7.
从《海角七号》之后,台湾青春电影掀起了一股新热潮,郑芬芬成为台湾电影的新生力量之一。本文以她的《沉睡的青春》和《听说》这两部青春电影为例,从电影的主要内容和主题两方面入手,分析这位女导演是如何表述她的青春絮语的,从而探讨郑芬芬导演青春电影的叙事风格与情感表达,也由此一窥台湾青春电影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8.
“青春文学”这个概念正在悄然兴起,顾名思义,“青春文学”就是一大批青少年作家写同龄人生活、感情的“青春读物”,其读者大多是青少年。令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些“青春文学”迅速地畅销起来。《我为歌狂》系列狂销百万册,《梦里花落知多少》卖得热火朝天,《爱的魔咒》在上市两个月内加印四次,其他标榜青春文学的作品《草样年华》《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等书也均销售不俗。写出这些青春文学作品的年轻作家们更是一夜间得到了大众的关注。为什么青春文学会得到这么多青少年读者的热烈追捧,作者们到底在青春文学中掺加了什么元素,配合了什…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5,(5)
作者饶雪漫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内第一本青春影像小说,作者饶雪漫被诸多媒体称为"青春文学实力派作家"。《校服的裙摆》共分四个部分(小三儿,林小花,少女伊蓝,明星伊  相似文献   

10.
青春募集令     
《中学生读写》2008,(2):1-1
<正>谁是2008年最IN的青春文学作家!等你来选!2008年1月全面启动!《博客族·小说榜》联手腾讯网、排行榜网站共同为你揭晓2008年青春小说的实力之王!在这些流金般的时光面前为你摔出最盛大的青春!"中国青春文学排行榜"及各分榜先由专家团推荐、《博客族》杂志读者推荐、网友推荐共同形成"提名榜单",再由《博客族》杂志读者和网友共同投票,结合专家委员会成员评分后依据得分高低产生。最后统一对外发布。投票全程、得分数据对外公开,确保真实、权威。  相似文献   

11.
【青春】青年时期:把一献给祖国院厂恢复了~。指青年人的年龄:一几何? ①青春是个不老的主题,在影视作品中青春呈现出不同风格。它可以是残酷而伤感的,比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青春也可以是懵懂而纯洁的,比如《蓝色大门》;青春还可以是艰难而倔犟的,比如《十七岁的单车》。不同性格的人,会拥有不同的青春,但都是值得尝试和回味的。  相似文献   

12.
台湾新青春电影对历史与本土文化的关注以及所显现的时代意义,值得关注。分析《女朋友·男朋友》《艋舺》《海角七号》三部影片,总结出台湾新青春电影对历史与本土文化的普遍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青春不遗憾     
正赵薇导演的青春题材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聚焦于青春的电影让我们找回了曾经的青春记忆。这部电影里,有聒躁不羁和温馨转美的青春气息,也有无奈离愁的哀伤之情;有男生之间的打架、女生晚上的"卧谈会",也有教室里的自习、情侣之间的吵闹,还有散伙饭时的宣泄、恣意。这些大学时代的  相似文献   

14.
青春题材电影不只是映射青春岁月的镜像,而是借助回溯性的视角和间离姿态达到对成长的反刍与追思,因此,每一部展现青春的电影都包含着成长主题.《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九降风》概莫能外,甚至在《一路向西》中也能读出鲜明的成长内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表面上符合成长主题的结构,但它却以貌似"成长"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平面化的非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15.
同类电影推荐:中国内地:《80后》《青春期》中国香港:《B420》《早熟》中国台湾:《盛夏光年》《翻滚吧!阿信》中国的青春电影有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第六代导演王小帅、贾樟柯、路学长、娄烨等电影中的青春,都带有导演童年的经历——强烈的"伤痕文学"式反思;而港台地区导演侯孝贤、朱延平、杨德昌,以及钮承泽、林育贤、彭浩翔、黄真真等,则更多把视角放在了青春期成长的心路历程。演员夏雨的成长跟着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被推向舞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毛主席的雕像"、"欢迎柬埔寨元首"、"冒充朝鲜大使"等呈现着那个符号化的时代,夏雨饰演的马小军是那个时代压抑的个体,他像阿Q在丢弃象征知  相似文献   

16.
在某些读者眼里,饶雪漫是位新人,其实在此之前,她已经出版作品20多部,是国内第一个青春文学组合“花衣裳”的主创之一。从14岁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到今天,饶雪漫已经在青春文学领域经营了近18年,难怪有人称她为“青春文学的领跑人”。她的小说风格多变,文笔优美,故事行云流水,直抵青春的最深处。在北京的《儿童文学》杂志举办的首届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中,饶雪漫凭其实力夺得金奖。她的新作《我是女巫我怕谁》突如其来地杀入了网游和幻想的世界,并在其中神通广大地来去自如,《小妖的金色城堡》中温情也挽救不了的残酷青春,让人无法不唏嘘惆…  相似文献   

17.
记得我们小时犊,大家都把连环画小册子叫做“小人书”。言外之意,这些书都是“小人儿”看的。稍大一些的孩子(比如进入初中)再翻那些巴掌大的“小人书”,是很失面子的。中学生得在书包里装上厚厚的长篇小说,比如《烈火金刚》、《红岩》、《青春之歌》,或是《三国演义》、《水浒》,或是《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之类的名著,  相似文献   

18.
约几个朋友去看《致青春》.影院大厅里爆满了小孩子,莫非都来前瞻"青春"?中国的社会都浮躁成这样了,小孩子怎会有这么深沉的基因呢.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事情,都是冲着《钢铁侠3》而来.排队购票时,前面有两个小学生,问他们看什么电影,当然是"钢铁侠",再问为什么不看"青春",小学生曰:"不知道."四顾观影人,两个群体分明,孩子的归孩子,青春的归青春.如我一样的"50后",寥寥又寥寥.  相似文献   

19.
电影《致青春》是一部以青春爱情与青春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题材电影。影片通过爱情故事的艺术化再现,为观众再造了一个乌托邦的青春美梦,以感性缅怀青春;通过青春群体的成人化观照,让现世中的人类群体深省自身生存状态,以理性审视青春,从而辩证阐释出青春的残酷特质,以此实现导演"致青春"即是"告别青春、走出青春"的意识形态书写。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似乎成了青春题材电影的大热年。赵薇的毕业作品《致青春》票房破七亿,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卷走了五亿票房,郭敬明的《小时代》10天轰下了四亿人民币。青春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东西,它成了一个包装精致的诱饵,每一味调味剂都奔着你心底保留的角落而去。因为永不过时的话题性和强烈的号召力,每一部青春电影都带起了一股关于青春的回忆和关于青春的热议。郭敬明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三观论:关于成功——"要成功,要白手起家,一路飞黄腾达,最后站在财富和地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