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正因为如此,我们似乎并不特别在意四周的声音。可你知道吗,美国科学家推出了一项震惊世界的新发现,它很可能成为21世纪重大科学发现之一。这一新发现便是细胞竟然会唱歌:有些细胞歌声低沉而浑厚,有些细胞的歌声则悲伤而凄惨。这一新发现促成了一个新型科学门类——细胞声学的诞生。科学家们发现,酵母细胞能够发出频率为1000赫兹的声音,其细胞膜震幅为6纳米,其音域能够达到高“音1”“至2”。当细胞正在死亡时,它会发出低沉“的呻吟”;在受到酒精刺激时,细胞还能够发出高声的“尖叫”;而癌细胞只能发出一种噪声。那么…  相似文献   

2.
科学趣闻录     
美国乌鸦和法国乌鸦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真是一点不错。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试验:他们用录音机将乌鸦落入猛禽利爪时所发出的哀鸣与报警声录下来,然后,将这盘录音带在另一个乌鸦集中的地方放出。所有的乌鸦一听到这种声音都惊恐不安,飞速逃散。在几个地方的试验结果都是一  相似文献   

3.
重见光明     
王剑 《良师》2004,(21)
一个人如果不能用眼睛感知世界的色彩和形态,那有多遗憾啊。为了帮助世界上许许多多的视障者,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创建人眼功能的研究。一位盲人骑着自行车沿山路飞速而下,灵巧地避开了各种障碍。怎么会呢?原来,他使用了“空间感觉辅助器”。这种装置由美国科学家莱斯利·凯发明,是依靠“声波感知”技术进行工作的。头戴这种装置,人就能像蝙蝠一样,用耳朵“看”世界。但这毕竟还是不太方便,能不能让失明的眼睛重见光明呢?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套人造视力系统,可激活人眼中休眠的神经组织,使人重见光明。这一人造视力系统由“电荷耦合器件”和视网…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呼朋唤友”,这可不是人类的专利,海豚也会呼唤同伴的名字。美国科学家发现,宽吻海豚能够通过口哨般的声音相互称呼“名字”,这使得它们成为目前已知的、除人类之外唯一一种能够识别此种身份信息的动物。科学家通过一个水下扬声器将已经去掉音调等声音特色的、经过合成处理的海豚叫声播放给研究对象听。研究发现,如果某只海豚听到一个类似自己亲属“名字”的叫声后,会时不时地转向扬声器,在14例试验中,有9例发生如此现象。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海豚把鸣叫声当成了指示信号——这就是它们的语言。海豚在利用这些各自专有的信号来…  相似文献   

5.
植物也会害怕吗? 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年的气候比较干旱。一天,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正在进行研究时突然间听到植物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声音。这是否是植物遭到严重的干旱时发出的声音呢?对这有趣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对宇宙大爆炸所遗留下来的辐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结论称,仅从声音方面来判断,宇宙大爆炸的声音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那种惊天动地的巨响,而更像是一声沉闷的怒吼。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翰·克雷默还特地为此建立了一个声音数据库以再现这一宇宙历史事件。据他解释:“这种声音更像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午夜时分从你家的房顶上呼啸而过。”大爆炸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相互熟悉的人一听声音就知道对方是谁。科学家们于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声音能帮助识别身份,能不能利用声音来为人类做更多其他的事情呢?经过长期研究,科学家发明了一项崭新的技术:语音技术。声音成了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工具。声音做“导游”打电话时,要一个数  相似文献   

8.
你天生就害羞吗?如果你认为你天生就比别人害羞,那你就错了。美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没有人天生就害羞。这个结论是经过25年的调查后得出的。首先,科学家们发现,大约15%~20%的婴儿在出生后确实表现出羞怯的“气质”,比如当他们听到气球爆裂的声音或是被放置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时,他们对这  相似文献   

9.
据说“花开的声音”一词,最早见于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那个天真的孩子用“聆听”一词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聆听花开的声音。没想到如此诗意的创造,却被语文老师判为错误,理由是花开的时候没有声音。看一看,我们这位语文老师都做了什么呢?或许一个天才的诗人,就因为老师的这一误判而过早地陨落了:孩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4日是美国的国庆节,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采取了一种特别的庆祝方式——他们不是用红、白、蓝等五彩烟火,而是用成功地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进行庆祝。通过“深度撞击”,他们还有一些令人惊喜的新发现。彗星表面密布环形坑“坦普尔一号”的外形,并不像科学家原先认为的那样是个不规则体,而更像一个长条土豆。撞击器传来的高清晰照片显示,“坦普尔一号”彗星表面与以前观测到的彗星表面很不一样。该彗星表面密布许多看来是撞击留下的环形坑,据“深度撞击”项目首席科学家说,这在彗星上还是首次发现。彗星比想像的还要软研究了撞…  相似文献   

11.
据说“花开的声音”一词,最早见于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那个天真的孩子用“聆听”一词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聆听花开的声音。没想到如此诗意的创造,却被语文老师判为错误,理由是花开的时候没有声音。看一看,我们这位语文老师都做了什么呢?或许一个天才的诗人,就因为老师的这一误判而过早地陨落了;孩子的创造力,就是这样被扼杀掉的。我想,那孩子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定然不是用耳朵,乃是用心灵。他是多么地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以及一切生命啊,他“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许久许久,整个身心都融进去了,自己俨然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前沿科技     
《成才之路》2011,(34):99
粉笔刮擦黑板为何如此难听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令人厌恶的声音似乎来自于声音频率的中间范围。但科学家一直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些频率,以及解释为什么它们听起来会如此痛苦。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指甲或粉笔在黑板上滑过的吱吱声是所有录音中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声音,其他还包括泡沫塑料发出的吱吱声以及用叉子刮盘子发出的声音。研究人员在美国声学学会会议上报告说,当一名听众听到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声音后,其皮肤导电性将产生显著变化,这意味着这些声音能够导致可测量的生理响应。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研究人  相似文献   

13.
1921年秋,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为给犹太族青年创办一所大学,到美国募捐筹款。美国人仰慕这位科学家,见到他就一个劲地提问题:“您可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您怎样记才能记住许多东西?”“您是把所有的东西记在您的笔记本上,随身携带吗?”……  相似文献   

14.
科技博览     
《科学课》2006,(5)
·应用右耳听话左耳听音乐·您通常用哪个耳朵听声音?当然,两个耳朵都用,但如果一定要让你只用一只耳朵听声音的话你应该用哪一只?比如接电话时,人们习惯用左耳朵贴近话筒,以便让右手握笔记东西,而在用耳机听音乐时有人则会把耳塞插进右耳朵中,科学家认为,这都不是好习惯,应该用右耳朵听声音,用左耳朵听音乐,因为声音对大脑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刺激作用,左耳和右耳处理声音的方式也不同。美国科学家对3000多名新生儿的听力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婴儿的左耳对音乐的声音最为敏感,而右耳则会更好地获取说话声。人们很早就知道大脑的左半部分和…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家发现,宽吻海豚能够通过口哨般的声音相互称呼“名字”,这使得它们成为目前已知的、除人类之外唯一一种能够识别此种身份信息的动物。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只有人可以掌握和使用语言。将来,计算机也做得到这一点。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合成语言信号卡,即变字母为声音的模件。这种“发音卡”比信用卡大不了多少,它上面的程序和以将随便哪一篇文字转换成音标。另一个处理程序把音标生成语言信号,再由电脑清楚地读出文章。这样,有语言障碍的人就可以用这台小仪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难题。只要用键盘打入短文,再按一下语音合成键,仪器就能读出要讲的话。这套系统还可以毫无困难地把德语转换成其它语言。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英语、捷克语和汉语。把字母转换成声音的电脑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能力能训练吗?孔夫子曾说“人生而知之”“不学而能”即说一个人的才智和能力是先天形成的。用现代的语言归纳为“天才论”。天才论在西方很有市场,因为很多科学家,通过许多实证研究发现,人的很多能力确实与天賦有关。例如:美国一些科学家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发现有19项内容与人的天賦有关,其中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发明创造是那些科学家、天才人物的事情,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不可能有什么创造。这使“创造”二字涂上了神秘的色彩。然而,发明家,科学家他们同样是人,创造不是他们的专利。对大多数人而言,创造仍处于一种潜在状态,若欲将这种潜能发挥出来,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要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首先要做训练前的准备──排除创造障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创造障碍犹如潜伏于生命深处的暗礁,只有准确地找出它,你的船队才能顺利通航。许多学者指出了影响创造性发挥的各种障碍。美国当代创造工程的奠基…  相似文献   

19.
由胚胎细胞“克隆”的两只猴@李洪由胚胎细胞“克隆”的两只猴李洪译王淇校1997年3月初宣布他们已经用发育的猴胚胎细胞的DNA创造出了罗猴的科学家们已煽起了因苏格兰研究人员们由一个成年羊的DNA制造出羔羊的消息所点燃的谈论克隆的风暴性大火。虽然这一技艺不符合...  相似文献   

20.
“探究学习”是在五十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