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彩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教学中一贯坚持立足学生长远持续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文以《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为例,阐明了笔者在教学中是如何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的。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自古以来,“士多悲秋”。马致远面对“夕阳西下”,慨叹“断肠人在天涯”;杜甫登上衡山。凭高望远,道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愤;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面对“晴空一鹤”,却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冲霄豪情。一代伟人毛泽东笔下之秋,一扫历代文人官场失意之愤、得意之喜,喷射出的是如火如荼的激情和远大抱负,  相似文献   

4.
杨仲 《现代语文》2007,(7):4-25
(一)导入1.幻灯片展示青年毛泽东的照片一桢。2.请同学说一说你心中的毛泽东。(学生主要了解其军事、政治上的成就)3.师补充: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领袖,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而且是个优秀的书法家、诗人。他的"毛体"书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想:通过诵读、背诵,让学生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是本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时间与历史的交织,水意象与生命的焦虑、人生的情怀合为一体.毛泽东诗词中的水意象内涵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时光流失与历史变迁,显现出一种向前看的时间观念;二是表现理想障碍与生命激情,显现出强烈的御物性和个人生命气息;三是表现心情的舒畅与欢快,展示出对自然美的欣赏.《沁园春·长沙》中三个意义交织,水带来了自我的消逝,也...  相似文献   

7.
1教材分析从这首词中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诗词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本课以词的上阕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部分里,作者将生机勃勃、景色怡人的秋景和昂扬、奋发的革命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伟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广的胸怀和精湛的文  相似文献   

8.
我们阅读《沁园春·长沙》,觉得全诗充满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昂扬向上、豪气凌云之感,与传统的悲秋之诗很不一样,这是大多读者会有的整体感觉。解读的重点就是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教学凝结点也应集中于此。  相似文献   

9.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末,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的一首词,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与《沁园春·雪》并称"毛诗双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以下思路:在对文本进行多层次解读的基础上,以语文教学"语用观"为指导,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将两首词做比较阅读,将听、说、读、写的训练糅合其中,推动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高效体悟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特点的同时,站在历史的高度,完整地认识一个伟人成长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标倡导的诸多新理念中,“自主、合作、探究”是重要理念之一,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我们在为新课程理念带来的巨大变革而欣喜振奋的同时.也需要冷静地面对出现的问题——一些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伪主体”的怪相,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下面以某教师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课为例作具体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本篇课文是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十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第十二单元是“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上承第十一单元的中国古代诗歌单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单元之一。我认为讲授本单元应处理好与前面单元的联系,使学生能以时间为序将诗歌的有关知识连贯起来,以期条理化、系统化。通过讲授本篇课文,使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教材仅是我们教学的"材料"而不是唯一内容,所以在教材处理上,就要打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形成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补充课内的一个相互补充的课内外循环开放性教材。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教师应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因此,教师就要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变成新课程的塑造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论述作者与学生的《沁园春·长沙》的互动教学,总结出教学反思,试图从中找到适合新课标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一些方法,为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 《学苑教育》2019,(12):F0002-F0002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相似文献   

15.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诗词中的名篇,多年来一直被选进高中语文教材,也历来被人们奉为朗诵的经典之作。全词通过对长沙深秋景色的描绘和革命斗争历程的回忆,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及其战友对国家命运、革命前途的关切和激流勇进的革命斗争精神,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国家兴亡、改变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朗诵时要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主旨内容,传达其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昂扬豪迈。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思路和全词主旨。过程与方法:理清上下两片的关系,学习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璐 《考试周刊》2012,(71):41-42
【学法指导】1.认真完成"预习案"部分的内容,所有题目都要书面完成,要求书写规范、整洁。2.对"探究案"部分内容必须深入思考,谈出自己的理解,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准确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能力目标:了解诗歌的意象、语言特点,初步把握诗歌鉴赏的规律,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背诵激趣,导入课题。我们已学习过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词。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古诗词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学  相似文献   

19.
在诗歌的学习鉴赏中,如果尝试援引不同作者类似意象或意境的诗句,知人论世,进行比较性鉴赏,不但可以增加诗歌知识储备,更是一种较好的提高诗歌鉴赏水平的途径。于是,在新课标指引下,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沁园春·长沙》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容易读懂的词。在招聘新教师或青年教师上新课时,经常都拿这首词(特别是词的上阕)来要求试讲。一般都认为这首词的赏析,只需集中在意境和意象,至于和意境意象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