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高校德育由于时代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德育方式等影响.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相比.高校德育面临着严重滞后的困境.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德育工作者责无旁贷.文章就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教育魅力的构成因素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金军  肖璐 《时代教育》2010,(9):290-290
中国高等教育所处社会环境的特色决定了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的随变性和特殊性。针对这些特性,本文就德育工作者工作过程中服务意识定位、工作方向定位和自身定位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体现"人文关怀"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树立新型德育工作者角色整合的新概念,努力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即必须成为研究型的德育工作者。与传统的角色相比较,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要完成几个艰苦的转变,即:变师道尊严型为亲和友善型,变“教书匠”型为“工程师”型,变德识传递型为德识诱导型,变思政专科型为知识渊博型,变安于现状型为主动改进型。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工作者是高校德育的主体,德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如何,决定着德育的功效与成败。因此,21世纪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全面、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信息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社交公关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咨询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教育竞争的时代,这是一个既蕴涵着发展机遇又充满挑战的时代。面对着社会变革所负的责任和使命,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思考。必须强化角色意识、更新角色观念、确立正确的角色定位,才能把德育工作推向新的起跑线,使德育工作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包昆荣 《中国德育》2005,(7):24-24,44
角色意识是德育工作者精神的眼睛,思维的路标。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要扮演丰富的多重角色,有时以“家长代理人”出现,承担“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责任;有时以“知识传播者”的角色给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有时是“管理员”,帮助学生遵章守纪,养成“律己”习惯;有时又是“心理医生”,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咨询、疏导;更多的时候以“朋友和知己者”角色走进学生中,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些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动态性,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对象,灵活辩证地运用,但不管担当什么角色,宗旨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一、德育工作者应具有网络意识1 网络德育意识。在素质教育的全局中 ,德育是灵魂 ,应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在信息时代 ,德育工作者必须增强网络德育意识 ,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只有注重平时教育 ,在网络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中 ,才能不断强化对学生的政治方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2 网络法制意识。网络中的信息垃圾 ,对于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 ,不仅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而且往往会使他们迷恋其中而失去自制力。这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网络法律意识 ,并引导学生们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8.
增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可大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注重自我修养、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二是高校党政领导应对德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德育工作者提高综合素质.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树立新型德育工作者角色整合的新概念,努力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即必须成为研究型的德育工作者.与传统的角色相比较,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要完成几个艰苦的转变,即:变师道尊严型为亲和友善型,变“教书匠“型为“工程师“型,变德识传递型为德识诱导型,变思政专科型为知识渊博型,变安于现状型为主动改进型.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高校德育工作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究其原因,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修养跟不上时代和形势的需要,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切实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形成强劲的人格力量,是改变当前高校德育现状的主要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德育的主体,德育工作的素质如何,决定着德育的功效与成败。新世纪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创新的思维方式、合理的智能结构、优良的心理素质和崭新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工作者是先进思想政治文化的先锋实践者,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者引领思想政治风气的实践能力,一是成为学习型德育工作者,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升德育理论水平;二是成为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从职业化的角度提升业务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塑造,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应该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感化力量。当前德育工作者的健康人格应该从理想信念、心理素质、创新意识、文化学养几个方面去努力形成。  相似文献   

14.
张祥华 《文教资料》2012,(23):144-146
运用教育哲学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当代青年学生,有利于明晰教育对象特点,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青年学生的评价大致经历了"悲观主义——理想主义——忧心忡忡——价值多元"四个阶段。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既有体现时代进步主要特征的长处,也有教育的先天不足。当代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用德育的社会观、功能观、层次观、效益观、效应观等科学的德育观教育、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是取得德育显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德育工作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努力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即必须成为研究型的德育工作者。与传统的角色相比较,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要完成“变师道尊严型为亲和友善型,变‘教书匠’为‘工程师’,变德识传递型为德识诱导型,变思政专科型为知识渊博型,变安于现状型为主动改进型”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工作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的重任,塑造高尚人格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角色形象所要求,形势发展所必需,其高尚人格具有效仿、感化和补偿三个方面的作用,主要应从真诚廉洁、博学深思、尊重关心、敬业修身、坚定信仰等五个方面去塑造其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正>德育工作者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力军,其教育观念、师风师德等综合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因此,明确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并有效提升自身的工作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联系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提出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将把德育放在首位落到实处。探讨了落实的具体要求和途径,强调德育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着眼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要注意德育方法得当,组织结构合理,以取得最佳的效应;德育工作者要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此文对高校落实“把德育放在首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郑哲芸 《小学生》2010,(4):45-46
【困惑】很多德育工作者经常对学生苦口婆心地谆谆教导,自己都忙得焦头烂额了,但学生的思想、行为问题还是“数不清,理还乱”。常有德育工作者抱怨:工作太多,又要上课、又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忙不过来。  相似文献   

20.
邱合鑫 《辅导员》2010,(18):46-46
冰心老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在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丰富而美好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开发。”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时时谨记陶行知老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座右铭,用情与爱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教育着学生,用我的心换学生的心,与学生“心心相印”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我成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做起德育工作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