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湘潭黎氏》不是一本家谱,它是"中国第一文化家族"家族史中折射的中国辛亥革命以来,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而奋斗不息的巨幅历史画卷。它是从"中国文化的乔家大院"里发掘的"中国现代教子第一读本"。  相似文献   

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学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看到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就提出科学救国的方针,并积极宣传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希望以此使中国走向繁荣。但是,落后的社会制度一直是科学发展的桎梏。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学得到了很大发展,反过来又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着新中国社会的前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作为科普宣传阵地的博物馆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科教兴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春寄语     
科技出版界和全国人民一样,满怀着成功的喜悦和开创未来的激情跨入了1993年。在这新春时节,我祝愿各科技出版社沿着党的十四大所指引的方向,加快改革步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迈出新的一步,去夺取新的胜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出版是直接为第一生产力服务的。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最近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多出优秀科技图书,为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江总书记的题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科技出版界所寄予的殷切期望,它是鼓舞我们努力做好科技出版工作的强大动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解放思想、放开手脚 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北京市的民营科技企业今后可以通过公平竞争承担市级科技开发项目,利用国家给予的科技三项经费加快发展步伐。这是北京市政府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而制定的新政策之一。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知识分子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一项伟大创举。八十年代初,以陈春先为首的7名科技人员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民营  相似文献   

5.
1 概说出版业与学者文人的关系出版是精神产品的传播工作 ,它一开始便注定了要与知识分子发生密切的联系。如果说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人生选择着力于仕途的追求 ,希图通过政治活动将其拥有的知识价值转化为社会财富 ,出版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的话 ,那么 ,到了近现代 ,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 ,帝制的结束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赖以生存的学统失去了效用 ,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随之发生了转移 ,思想文化运动成为失去了仕途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主要活动方式。而举凡革命主张的鼓吹、世界思潮的介绍、现代文学的提倡、新兴艺术的引进、科学精神的展开、哲学…  相似文献   

6.
一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进入了深刻的转型时期。从知识社会学和知识分子社会学的角度看,这种转型对于知识和知识分子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它促成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分化,改变了不同知识系统的中心一边缘格局以及知识分子的精英结构与社会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北大的一次讲话中说,绝大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前途负有责任,如果通过讨论有一些新的体制建立起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动力可以大大发挥出来。 扬说,这几十年最妙最最尖端的科学成果,绝大多数都不是用攻关的方法发明的。攻关式的研究工作是必要的,尤其在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要想一直追上去,不可避免的要有一部分力量放在攻关式的科研方面。但是对于科技的发展认为只有攻关式的发展,那么就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因为真的有突破性的贡献,绝大多数不是用攻关式的方法发展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新的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战线上的优秀人物,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执著追求、奋力拼搏、勇攀高峰,为科技进步和国家强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努力写出科技人物通讯的精品,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色,为优秀知识分子树碑立传,展示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辉煌,为青年人成才树立榜样,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科技人物通讯的写作需要掌握的几条要领如下。一、从科技人物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中,提炼反映时代精神的写作主题科教兴国,科教强国,承载着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的梦想。科技战线上的知识分子所从事的科研活动,所作出的科技成就,…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来的,它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分不开的。 1989年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分水岭。90年代以后,由于外在环境和知识结构的变化,知识分子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知识分子公共性的丧失。从90年代初开始,一部  相似文献   

10.
钟祥 《新闻爱好者》2011,(12):156-157
自春秋时期士阶层从统治阶级阵营里独立出来以后,隐与仕、出世与入世、独善与兼济的矛盾便如同形与影一样,始终困扰着中国的一代代知识分子,从而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处世的双重人格。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中,真正的隐士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篇消息《月食》(见《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915年1卷2期),便是不折不扣的科学新闻。科技报道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它仍无法与其它类型的报道相比。各级新闻媒体的科技报道大都不尽人意,这是事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时代的发展对科技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面向县乡村的地市报,我们的科技版的压力则更大。据笔者分析,科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以下四个视角,试图梳理中国知识分子与媒体关系自清末起变化的几个要素:1.将报刊作为“文人立言”传统的继承发展:2.报刊舆论功能的强调,试图通过影响舆论来建立影响:3.五四前后出现职业新闻人,知识分子进入媒体内部:4.在党报原则下,知识分子与媒体在融合.而笔者认为.随着媒体环境的改善、网络的出现,中国公共领域的复苏成为可能.前三个要素将渐渐回归到知识分子与媒体的主要关系中。而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娱乐化的“电视知识分子”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黎海滨 《新闻前哨》2000,(10):14-16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两个著名论断。后来,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论断。20多年来,邓小平科技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已经变成我国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这个论断对我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同样产生了十分重大影响,为我们做好科技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并从多个方面改变了科技新闻宣传工作的面貌。简单回顾一下,我国科技新闻20年来主要发生了以…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7,(10):78-85
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在电视知识引介中,他们有的把电视看作是一种视频通讯技术,有的把电视看作是一种新兴的综合性媒体,部分学者则就电视发展对其他媒体和新闻业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民国知识分子对电视的认知紧扣"电视"的字面含义,认为电视即通过电气技术实现人类视力的延伸,将其看作是"千里眼"、"顺风耳"神话的实现。这些电视知识的引介既来自于国外科技发展的实际,也是基于中国古代神话产生的想象,构成了民国时期特殊的知识生产点。  相似文献   

15.
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旦学报》一九九三年第三期发表陈思和的文章,指出,出版乃是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的安身立命之地。从文化的角度看,知识分子所依附的“皮”并不是社会上某一阶级或阶层,更不是统治集团,而是中国的学术文化传统。在“君臣模式”的社会机制里,知识分子的自身价值是靠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借助政治来实现的。只有当知识分子的学术传统被排斥在政治领域之外时,才会考虑通过招生讲学和整理古籍去传播学术。由孔子建立起来的学术传统,正是通过无数图书一代一代相传而保存,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根本。于是中国知识分子与出版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交流网———信息使用者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桥梁网络通信的发展,促进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科技信息交流网在众多的网络信息服务中,以其特色吸引着众多用户。科技信息交流网是中国国家科委与欧洲理事会第十三委员会的合作项目,始于1996年。它是通过环球网...  相似文献   

17.
钟祥 《新闻爱好者》2011,(6):156-157
自春秋时期士阶层从统治阶级阵营里独立出来以后,隐与仕、出世与入世、独善与兼济的矛盾便如同形与影一样,始终困扰着中国的一代代知识分子,从而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处世的双重人格。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中,真正的隐士是很少的,即使像孟浩然那样的“迷花不事君”的高沽之士.也是苦于“欲济无舟楫”的缘故,才不得不“自首卧松云”的。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闻与写作》创刊号,已出版发行。这是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中国科学报社合办的专业性学术双月刊。该刊创办的宗旨是交流科技新闻的采访、编辑与写作经验,探讨科技新闻的理论问题,提高科技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全面素质。同时,通过它增强科技新闻工作者同各界朋友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合  相似文献   

19.
《上海科技报》是中共上海市科技工作委员会、市科委、市科协、中科院上海分院领导下的一张综合性的大型城市科技报。它立足科技界、面向全社会,以宣传科技方针政策、广泛提供科技信息、沟通技术供需渠道、普及现代科技知识为其宣传报道的基本内容。充当党和科技工作者的喉舌,是《上海科技报》的一个鲜明特色。为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宣传中  相似文献   

20.
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新闻摄影如何按照自身规律去反映它,反映好,这是我国新闻摄影界正在探索与研究的重大课题。李永宏同志发表在《中国记者》今年第1期封二的摄影报道《阵痛后的喜悦——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职工的今天》,从题材选择、手法表现和主题揭示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给人以启迪。 《阵痛后的喜悦》反映的是这样的事实:1986年新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原沈阳市防爆机械厂的职工下岗后,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自身潜力,大都重新找到了工作,生活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