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于9月17日和10月15日分两次召开了2002年度通联暨2003年度发行工作会议。来自各区县档案局、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的负责人和档案干部出席了会议。市档案局正局级巡视员、本刊编委会主任周关根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对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对本刊一如既往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本刊一年来工作中的一些特色颇多勉励和肯定,并要求本刊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围绕和配合中心工作,贴近基层,保持特色,不仅在办刊内容上,也要在发行数量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他同时希望与会的档案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对本…  相似文献   

2.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王选奖”)评选至今已走过了十余个年头。而这次第六届王选奖项目奖的评选可以说在广电系统取得了空前的影响。在本届王选奖获奖名单揭晓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王选奖广电评审组组长郭炎生,请他着重介绍了本届王选奖项目奖广电部分的评审工作。以下为郭炎生讲话整理:  相似文献   

3.
《档案》2001,(1)
(本刊讯)近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发出关于开展向崔新一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崔新一同志生前是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档案科科长,曾获大连市优秀党员、劳动模范、辽宁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全省法院“人民满意的工作者”、全国“优秀档案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崔新一同志是一名普通的档案工作者,他热爱档案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档案事业,体现了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通知说,“全国档案工作者要以崔新一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理…  相似文献   

4.
这里我们将几篇读者来信冠以《“上帝”的心声》的总标题,放在首页发表,表示我们对热心关心本刊、支持本刊,把本刊当做自己刊物的读者的敬重。 1948年10月,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说:“你们是为读者服务的。看报的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读者就是你们的主人,他说你们的工作没做好,那就等子上级说的,你们没有话讲.”重温少奇同志的指示,我们愿意谒诚为读者服务,本期所发表的来信,我们都一一去信答复,也热切地希望读者不吝赐教,积极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我们的办刊活动。  相似文献   

5.
画蛋与写稿     
“达·芬奇画蛋”是读者很熟悉的一则写作轶事。这个故事说的是,14岁的达·芬奇跟老师学画画,老师每天让他练习画鸡蛋。后来,他越画越不耐烦。老师发现后,对他说:“在一干个鸡蛋中,就从来没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看它.它的形状便不同了。”达·芬奇领会了老师的意思,专心画蛋,练好自己的基本功,后来,他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这则“画蛋”故事对学习写作的通讯员是很有启发的。它告诉我们,在写作中要善于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一干个鸡蛋’冲如何“画”出不同之处,换言…  相似文献   

6.
房根祥 《编辑科技》2000,12(3):26-27
技术类期刊要真正转变靠吃皇粮做学问的观念,认清自己是技术信息传播媒介的本性,提高服务质量,包装自己的品牌,吸收社会力量襄助,积极改善自己的经营收入,用现代技术武装自己.全面面向读者,不断地提高服务的品格与范围。  相似文献   

7.
理岭 《出版视野》2006,(1):14-14
西南、中南校对理论研讨会2005年12月13日到19日在昆明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国出版协会校对委员会主任周奇的重要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校对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优势”(本刊全文转载)会议进行了热烈讨论,认真研究了校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分代表在会上作了论文交流,会议形成了共识,“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校对工作是和编辑工作同等重要的职业又是编辑工作必须的追续和补充;校对工作不可替代;校对工作是图书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讲述昨天的故事,今天的成绩——本期专题报道即将结束的时候,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谢胜和,听听他对新华社近年技术建设工作的感想,以及对明天通信技术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很多场合人们都在谈论一个网络故事——《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特别奇怪的是谈论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尤其是大学校园更是无人不晓“陆飞”和“冉静”的。编者带着满腹疑惑在网上查阅了《空姐》资料,google中有关它的条目已经达到六位数,转载它的网站不计其数。广西人民出版社以出人预料的速度出了它的印刷版。当你读了这本书之后,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媚俗的书名,美丽的故事。作者完全避开了性的污染,以日常生活细节来感人,整个小说的意境很纯洁,这正是现代人内心渴求和向往的。为此,本刊编辑找到了撰写这个美丽故事的人——“三十”先生,请他为读者讲讲他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1月7日是新华社诞生75周年纪念日。在这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时刻,本刊记者走访了新华社技术局离退休的老领导彭志义、孟自成、陈修、钱乔琪和孙宝传同志听他们讲述一个个亲历的故事。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年代,75年来,新华社的技术工作者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颂的动人故事。本刊这里只是采撷了滚滚历史长河中的几朵浪花,将这些故事奉献给大家,作为我们的一份纪念。(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是作者看了本刊第6期朱耀荣同志写的《新闻故事的题材选择》一文后,联系自己的采写实践写出来的,为新闻故事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同时,这种善于借鉴别人的见解,总结自己的经验的态度,也给我们以重要的启迪。大凡从事报道工作的专业作者和业余通讯员,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都有采写消息、通讯、故事等新闻体裁的经验和教训。在本刊开辟的20多个栏目中,设“采访札记”、“编辑札记”、“通讯员促膝谈”等,读者们看了这些栏目中刊登的有关文章后,也可能会产生联想,从而去思考总结自己的经验。如果都能象张雷激同志那样及时写出来,不仅对自己是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对他人来说,也可达到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现代都市里的浪漫爱情故事。他得了绝症,她辞掉了自己的工作,专心在医院里照顾他。他们纯洁的恋情打动了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如何成为网络时代的赢家?这是企业报传媒工作者必须思索的一个崭新课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日益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促进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对很多从事大众传播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进入了网络时代。对国内众多的企业报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报怎样迎接网络时代.以及怎样在网络时代淘金.成为摆在企业传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期“电视沙龙”栏目刊载了8篇文章,作者都是荆州电视台的第一线工作者。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也解决了一些问题,又留给我们一些思索。有感而发、实话实说、积极创新是这组文章的特点。望广大读者多为本刊撰写与实际工作贴得更近的稿件。  相似文献   

15.
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十佳新闻技术工作者”,我们引以自豪并感到无比荣幸!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十佳”新闻技术工作者,衷心感谢新闻技术行业同仁们对我们的信任,感谢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授予的光荣称号。我们珍视这个荣誉,因为我们深知它来之不易。然而,荣誉更使我们深深感到肩上所负的责任和时代的重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们将进一步激励和鞭策自己去锐意进取,为推动新闻技术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和默默奉献。  相似文献   

16.
《档案》2010,(1)
(本刊讯)在2010年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姜信治作了重要讲话。他对全省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档案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他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  相似文献   

17.
一切为了读者 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宗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图书馆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弘扬为读者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图书馆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认识自己在“科教兴国”中所担负的光荣职责,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主动积授地做好服务工作。图书馆要加强横向联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重庆档案》2007,(6):35-35
丰都县档案局馆在抢救和保护国家重点档案工作中,在馆藏民国档案——社会科180卷68页里发现一首自由体长诗《给被侮辱、被损害的……》。这首诗是作者1943年8月记于金成江.1944年9月18日寄于重庆的。我们无法查找到该诗的作者.但我们从诗的内容上可以判定.作者是一位行军去缅甸的青年军丰都籍战士,他对行军在黔川路上的所见所闻.作了真实、生动的描述。 中国远征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请求而组织的一支远征缅甸的部队,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的故事可以说是十分悲壮、非常剧烈。 现在,我们将这首用血和泪写的诗,奉献给所有的档案工作者和所有想了解中国远征军的朋友们。 原诗有181行,限于篇幅,我们作了较多删节,刊发此诗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广大档案工作者在浩瀚的档案馆藏中发掘出更多的宝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王选奖")评选至今已走过了十余个年头,而这次第六届王选奖项目奖的评选可以说在广电系统取得了空前的影响。在本届王选奖获奖名单揭晓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王选奖广电评审组组长郭炎生,请他着重介绍了本届王选奖项目奖广电部分的评审工作。以下为郭炎生讲话整理: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为了纪念王选院士,感谢陈堃銶女士对王选新闻科技奖的大力支持,12月14日,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孙宝传、秘书长李鹏翔等一行六人专程来到方正大厦.将制作精美的王选新闻科技奖金、银奖的纪念奖盘赠予王选夫人陈堃銶女士。陈堃銶女士对王选奖的成功以及在激励传媒行业科技创新上所起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希望工作在传媒科技战线上的年轻人能脚踏实地,为传媒行业的信息化进步多做贡献。赠予仪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