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芸 《文教资料》2013,(31):43-45
韩非对《老子》的解读不仅在《老子》诠释史上,而且在整个中国诠释史上都称得上是一个经典范例。韩非以“解”、“喻”两种诠释方法对《老子》进行现实性、形象性转化,将《老子》的“微妙之言”诠释得生动具体,言之有物。本文借鉴现代诠释学理论,以期深化对这一范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韩非的"道"在老子的"道"的基础上,降低了两个层面,使老子的"道"的"博大"、"玄远"、"形上"、"神秘"等色彩统统退去了。韩非就是这样改造降格,将老子的"道"纳入了自己的政治哲学,并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10,(7):42-45,137,138
凡有国而后亡之,有身而后殃之,不可渭能有其国,能保其身。夫能有其国,必能安其社稷;能保其身,必能终其犬年;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古代汉语的典范, 它的词汇对后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同义词的丰富是语言丰富的一种反映,《论语》中的同义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基本上具备了当代同义词的类别, 对这些同义词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对古汉语同义词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想尔>对<老子>"自然清静"的基本教义是承继不违的.只不过,<老子>是超俗的,哲学地讲;<想尔>却是绝对入俗的,宗教地教.它以低解高,以实说虚,企图将东汉以来被奉为修身、养生宝典的<老子>哲学,积极地转化为宗教俗世之教理.他为了他的宗教目的,尽其所能,就俗世素材,度信徒之所能知,论信众所关切的议题,坚持要让<老子>的玄深哲学,成为普罗教众的生活规范.撇开对玄学的坚持,从<想尔>对<老子>义理切合的注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宗教理论家深层的苦心与基本能力.细读<想尔>对<老子>为人诟病的"浅末"转化,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宗教家宣教的艰辛与苦楚.<想尔>其实是在用老,而不是在解老.  相似文献   

6.
《论语》是国学之精华。对此,人们不会有什么争议。但自古以来,对其解释却分歧很大。本文暂选其中十则(《论语·学而第一》选二则,《论语·为政第二》选二则,《论语·八佾第三》选三则,《论语·里仁第四》选三则),列举诸家之说,并分析其异解之由,最后略陈陋见。  相似文献   

7.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成分,理解词语是阅读的基础,而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准确使用所学成语呢?这是一个难题。上学期我执教了一节校本课程研究课《成语辨解》,尝试着引导学生去发现成语中的一词多义、同一条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的现象,并知道通过联系上下文来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词性色彩。  相似文献   

8.
《韩非子》中的《解老》、《喻老》中有道、儒、法、墨诸家思想,历来论者牵于法家之说多曲解。本文根据黄老思想的特点,认为这两篇属黄老而非法家。主要表现:一、它们都是以“道”为核心,继承和发展了《老子》以“道”为天地方物、社会政治及人生的总根源、总法则的思想;二、广泛地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思想,对老子思想作了重大的扬弃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能适应大一统王权政治需要的思想体系;三、坚持和发展了老子以“虚静”为本的思想,并以此来调和诸家,形成自己独特的阴柔思想风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诗经>同义词实例的全面细致考察,本文归纳出四组同义词,结合历代训诂文献资料,对每组同义词内部的细微差别进行具体辨析,以准确把握每个词的表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范进是文木老人在《儒林外史》中着意刻画的丑儒之一。渠热衷功名,迷恋仕进,一旦中举即四处秋风,进士及第后又上下联络、门生勾结,可谓俗极、恶极。然范进生来贤良,想来同“荀枚”“匡迥”之辈不曾两样(可参范进中举前之言行)。渠毕竟不是性恶之人,成为儒林败类虽非偶然,却似也有根由可寻。  相似文献   

11.
清代学者翟云升所著的《说文辨异》是一部校勘《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著作,其以大小徐本《说文》为研究重心,或以古籍引《说文》异文材料进行考订,或以二徐本互校,试图恢复二徐本面目,还许书真貌。《说文辨异》中的体例丰富多样且严谨准确。本文试图从体例研究的角度,将《说文辨异》中的体例分为三类:编排体例、说解体例和校勘体例,分别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范进是文木老人在《儒林外史》中着意刻画的丑儒之一。渠热衷功名,迷恋仕进,一旦中举即四处秋风,进士及第后又上下联络、门生勾结,可谓俗极、恶极。然范进生来贤良,想来同荀枚匡迥之  相似文献   

13.
<正>在“十年动乱”的后期,出版了赵纪彬教授重加增订的《论语新探》第三版(以下简称《新探》)。此版对其原版本各篇均加修订并新增写了五篇,其中有《有教无类解》一篇(以下简称《类解》)。关于增写这篇《类解》的意旨及其研究方法,《新探》在其“绪  相似文献   

14.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相似文献   

15.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  相似文献   

16.
《显学》是《韩非子》一书中的第五十篇。“显学”即有名的学派。本文具体指儒、墨两家。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以孔老二为头子的儒家学派进行揭露与批判。这是一篇宣传法家思想、充满革命战斗精神的讨孔檄文。文章一开始,就单刀直入,狠批儒家“法先王”复古倒退的反动思想。韩非继承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针对儒家宣扬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提出了检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孤愤》篇(《韩非子》第十一篇)是韩非申述法家用人路线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韩非分析儒法在用人路线上的尖锐矛盾,提出了任用“法术之士”对加强中央集权和保证法治路线贯彻执行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完全投合了秦始皇的心意,秦始皇看了以后十分赞赏,拍案叫绝。从秦始皇对这篇文章的态度上,可以看出,韩非提出的这条用人路线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语文第四册贾谊的《论积贮疏》里有这样一段话:“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为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在这段话里,有两条注释值得商榷。 一、注(14)“[政治未毕通]意思是,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对“政治”未加注解,实际是将今天的“政治”的概念跟古代“政治”的含义等同起来了。在现代,“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称为政治(见《现代汉语词典》)。或者统指“国事”(见《现代汉语词典》)。或者统指“国事”(见《辞海》),它是一个名词。而古代的“政治”是一个主谓短语,始见于《尚书·毕命》“道洽政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同名散文有二,一篇载于一九二五年七月四日《现代评论》第二卷第三十期(原名《斐伦翠山居闲话》,后收入散文集《巴黎的麟爪》,改题名为《翡冷翠山居闲话》);另一篇则载于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五日《晨报副刊·文学旬刊》第七九号。以往徐志摩著作集仅收入前一篇,后一篇则未收入。例如一九八三年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徐志摩全集》,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徐志摩选集》(邵华强、应国靖编),香港文化图书公司出版《徐志摩全集》等都是如此。台北时报书系《徐志摩诗文补遗》(梁锡华编,一九八○年版)也没有收集后者。不少徐志摩年表,虽然也写出发表这两篇散文的刊物和日期,但并未指出其不同。有的甚至认为是同一篇。例如前述的《选集》第三二二页明确指出:《翡冷翠山居闲话》原载于一九二五年  相似文献   

20.
元遗山《论诗三十首》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已被学术界公认,但对这组诗中若干字句的理解,历来存在着分歧;甚至对于某一首诗究竟是论谁?也曾引起过争论。为求真解,笔者不揣谫陋,择历来异解中重要而影响较大者,试加辨证,以就教于方家。一、《论诗三十首》之二(顺序依清·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下同):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谁能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