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语文教学的先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3月叶老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在当时,这是不言而喻的。这里,叶老的“大力”,说明我们“研究语文教学”的力度还不够,而“尽快”,则是强调着“改进语文教学”的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2.
谈例子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是叶圣陶先生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说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这句话里的“教材”是就中国传统的文选制教材而言的,实际上是选进课本的文章。本人认为,针对语文教学而言,文章可以是例子,也可以不是例子,只是文章。  相似文献   

3.
一、小学语文科的性质是什么?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这一性质的闸述,突出了以下几点:1.小学语文是基础训练课。这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语文科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肯定了语文科对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教师要总结教学经验,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大力改进语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接受知识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模仿。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当前我们使用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编入了“习作例文”,就是供学生仿作的。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强调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更为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学生读与写的例子,都是供学生“仿”的。由是观之,“仿作”是把小学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引导小学生进入作文之门,尽快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早在七年多以前,叶圣陶先生就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我们在系统地研读了叶老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著后,深感叶老的话切中了作文批改的弊端。为了进一步学习叶老的教育思想,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寻求作文教学改革的途径,我们对芜湖市17所区市级重点小学及其他小学的134名中、高年级语文  相似文献   

6.
把作文批改交给学生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92级甲班王木清叶圣陶很早就提出把作文批改交给学生,他认为:“教师给修改不如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指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27页)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又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毫无疑问,只有让学生进行自改作文的实践,在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这种能力。我在指导学  相似文献   

8.
要尽快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废止注入式,采用启发式”,“知识是懂不懂的问题,技能是会不会的问题……要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对照大纲,我们体会到叶老提倡的“扶”,就是启发式教学的具体表现。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扶”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一、扶,要在讲清重点难点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二、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体大思精,系统全面,理论性与实践性兼顾,涉及语文课程、教材、教学、考试和教师各个方面。第一,关于语文的性质。叶圣陶认为,语文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他说:“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中的一项,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中的一种。”学生“不能运用生活上的一种必要工具,自然是直接吃亏。”(《认识国文教学》)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1978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师范大学附小在小学低年级进行语文听读欣赏课的实验,从1982年至今已12个年头,学生们喜欢上听读欣赏课,老师也乐于教。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影响不断扩大。本文针对听读欣赏课的有关问题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谈谈我们的认识。 一、课的孕育 (一)一个“老问题”的思考 早在1978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就呼吁:“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并指出:“这是个老问题。”他号召;“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同年,叶圣陶先生也撰文号召“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地改进语文教学。”从那以后,如何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变“苦”学为“乐”学这样一个“老问题”,一直牵动着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心。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于1978年第2期《中国语文》发表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为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吹来一阵春风。叶老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切实的指导性意见。文中提出的“教材无非是例子”“‘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等思想,对30年来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习了《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以后,心情特别舒畅。叶圣陶这位教育界的老前辈的话,说到我心坎上了。我也不由得要说几句心里话。现在的讲读教学,的确如叶老说的:“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形成了一定的套套框框。教师已经积习难返,学生也听得厌烦,觉得了无新意,但是大家习惯了这一套,如有某一环节不到,他倒认为某课似乎还未结束。我对于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早就不以为然,从时代背景到写作特点每篇课文总得讲几个钟头,真是费时费事。有些东西学生自己能体会出来,还要硬讲倒显得很不自然。但是都这  相似文献   

13.
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他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一科要靠平时不断积累,滴水穿石方能贝效的学科来说,学生学习的热情来得要比其他学科薄弱得多,此时老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沙桂芹 《学语文》2011,(6):26-27
70年代,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呼吁:“要研究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倡导“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地改进语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今。有效教学一高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有意观察。笔者发现有课件的课堂教学容量更大,知识面更广,学生在澡件(融合了音乐、画面、文字、动画、声音等)的作用下注意力更集中。情感更投入,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往往更佳。  相似文献   

16.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需要探讨很多问题,其中应当认真研究怎样做到“少而精”。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对照分析中学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得到了两点启示: 第一点,那种多而杂的程式化讲课套套,那种讲课多多益善的“好心肠”,的确是造成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一个重要原因。那种脱离教材实际,不看教学对象,课上满堂灌,课下见缝插针的做法,所得的结果确实是教师唇焦口燥,学生如堕五里雾中,收获甚微。第二点,尽快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应当  相似文献   

17.
《大纲》在作文教学部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多练笔。”“其他学科中的观察、参观、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有的也可以作为作文的内容。”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以《大纲》为依据,让作文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他学科的教学为作文提供素材。一、作文与劳动有机结合劳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低年级的劳动主要包括:整理书包、系鞋带等自我服务劳动;洗衣、涮碗  相似文献   

18.
为拓宽小语教学的路子,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不仅要加强语文本科内语、修、逻、文、字、词、句、段,篇的联系,而且要发展语文同其他学科的联系。一、沟通知识语文同其他学科有些知识是相通的。教学时,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我们可用他们较为熟悉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印证新学的语文知识。比如,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于”字时,我们  相似文献   

19.
林文(华南师院)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新大纲).新大纲的公布,对大力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将会起着重大的作用.新大纲总结了二十八年来语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作了比较准确、明了、概括的阐述.新大纲指出: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和从事工作的“基础工具”.又是基础,又是工具,如何理解?这是因为,“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小学开设的各门学科都是打基础的基础课.语文又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工具.学生要学好各门学科,必须识字、会看书、会写文章.语文教学就是担负教会学生识字、看书、作文这个重要任务的.把语文看成“基础工具”,是完全符合毛泽东思想的.毛主席在一九三六年《给抗大的一封信》和一九四一年给边区《文化课本》作  相似文献   

20.
琚金民 《学语文》2004,(1):38-39
1922年,叶圣陶针对当时国文教学“授于教室之内”、“限于书本之内”的弊端,明确提出“趣味的生活里,才可以找到一切的泉源。”又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国语文》1978年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