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航 《学前教育》2008,(1):45-45
语言活动中,王老师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故事书。王老师带着孩子一页页翻看。边看边根据画面提问,并及时梳理孩子们的答案。孩子们都很投入,表情专注,不时地还有会心的微笑。但是回答问题的就那么几个幼儿,王老师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鼓励、启发,但是好像并没奏效。  相似文献   

2.
冯婉桢 《学前教育》2005,(12):10-10
为了给孩子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一些幼儿园给孩子创设了操作区。在操作区里,幼儿可以用面粉包包子、包饺子,孩子们对操作区的这种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如何处理孩子们的作品成了老师们倍感头疼的一个问题。有的老师建议将作品直接送到厨房蒸煮后让孩子们品尝;有的老师则认为,孩子们的作品不够卫生,不应该让孩子食用,但是扔掉又太可惜,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珍惜粮食的良好品德。您有什么好办法和建议呢?  相似文献   

3.
李珍 《考试周刊》2014,(77):185-185
<正>一、可爱的童真去小班听课,王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菊花,PPT上出现各种各样美丽的菊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花瓣细细长长卷起来、有的花瓣密密麻麻紧挨着。王老师提问:看看这些菊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并习惯性地添上一句:谁来说说看?上幼儿园才一个多月孩子已经学会举手发言,只见妞妞边举手边奶声奶气地说:"我来说说看。"一旁听课的我被这可爱至极的声音陶醉,多么天真的孩子,多么动听  相似文献   

4.
看了《中国德育)2004年第1期王保国老师的《风筝断想》,深有感触。王老师把现阶段某些家长、教师的一些教养方式比作放风筝——家长或教师是风筝的操纵者,孩子则是他们手中的风筝。诚然,王老师提出的为了让孩子们更健康更自由的成长,家长或老师应该多为他们细致服务的观点值得提倡,但笔者认为王老师把孩子比作风筝,把老师家长比作操纵者,把教育比作放风筝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
和往常一样,离园前我必须要检查一下孩子提裤子的情况。“孩子们,快提好裤子,过会儿王老师要检查了啊!”我对孩子们说。只见所有的男孩和女孩都撩起了自己的衣服,使劲往裤子里塞,有些孩子为了塞好还先脱下了外裤。“王老师,快看我提得多好呀!”“王老师,看,我提好了!”……  相似文献   

6.
梁世累 《辅导员》2011,(15):50-51
【片段】"请摸你的下巴"学校邀请南京的王老师为家长和教师作关于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讲座。讲座结束前,王老师与大家做了一个互动游戏:她让大家起立并伸出右手,一起听她的指令做动作。王老师口中边说:"请摸你的下巴",边用手摸自己的额头。在场几乎98%的家长和老师跟着王老师摸自己的额头,对王  相似文献   

7.
该不该扔掉?     
为了给孩子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一些幼儿园给幼儿创设了操作区,在操作区里,幼儿可以用面粉包包子、包饺子,孩子们对操作区的这种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如何处理孩子们的作品成了老师们倍感头疼的一个问题。有的老师建议将作品直接送到厨房蒸熟后让孩子们品尝,有的老师则认为孩子们的作品不够卫生,不应该让孩子食用,但是扔掉又太可惜,不利于培养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张丽 《学前教育》2007,(7):65-65
某幼儿园的大班王老师在区角投放了“搭砖房”的玩具。该玩具是由一些积木块组成,并配有示范图,幼儿可以根据图来搭建房屋。通过操作这个玩具,孩子可以发展识图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空间直觉、创造力等等。玩具投放下去,孩子们非常喜欢,然而,王老师却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姗姗用木块摆成了一个方锅,拿着木块作炒菜状;  相似文献   

9.
春风化雨     
黄伟 《山东教育》2002,(36):38-38
在信息多样化的现代,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暴力等不良宣传的影响,这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十分必要。语言角里,孩子们正在合编故事《蚂蚁王国》。“冬天来了,蚂蚁王和王后召开会议告诉小蚂蚁们要准备粮食过冬了,有的……有的……”小朋友边编边舞弄着,形神皆备。“蜜蜂发现自己的蜂蜜变少了,蜜蜂王以为是蚂蚁偷走了。其实是掉在地上,蚂蚁捡的。”微微说。“于是它们要趁黑夜抢回粮食。”梁远说。鹏鹏说道:“我们要准备武器开战了。”“太好了,要开战了。”大部分孩子兴奋地响应着。老师有意地引导幼儿:“通过打仗能解决问题吗?”倪…  相似文献   

10.
倾听与宽容     
月末.在检查教师上交的教育笔记时,读到了一篇《我的惭愧》,大意是:吃完午点,王老师准备带孩子们到户外去活动。这时保育员朱阿姨急匆匆走过来对王老师说:“文涛这孩子太调皮了.把香蕉皮扔在厕所坑里,亏我及时发现,否则下水道就要堵了。”王老师一听也很生气,但想到是活动时间,就没有立即处理。活动结束后,王老师将文涛留了下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顾华 《山东教育》2005,(5):62-62
现象描述:每当孩子们自选餐点时,笔者总会细心地观察一番,每次总发现有颇多孩子走到点心盘前会仔细看上一会儿,然后再伸手慢慢拿走看似稍大的苹果、橘子或较完整的蛋糕、饼干等,有的还边拿边偷偷地瞅一眼老师,等到最后,盘中往往只剩下小的、零碎的了。虽几经提示、引导,并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仍收效甚微。是孩子们不懂得谦让,没有分享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王老师曾问我,什么是“儿童观”?应该有什么样的“儿童观”?我开了一些书名和文章给她。几个月后,她来信着重叙述了她对改变传统教育观点和儿童观的看法。她认为,正确的儿童观应该是尊重儿童,热爱儿童,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她似乎明白了。情况究竟如何?我来到王老师任教的班级。活动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的绘画,玩具柜上堆满了孩子们的“作品”,墙角边放着  相似文献   

13.
王小英 《班主任》2007,(8):27-28
【缘由聚焦】五月黄金周后的第一天,婷婷入园时带来了一盒桑葚,神气地告诉我这是从农庄里采摘来的。看着这盒红里透紫的桑葚,孩子们好奇极了:"王老师,这是什么?可以吃吗?"我边告诉孩子这是桑葚,边与大家共同品尝。在分享美味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停地问:"王老师,这是什么树长的果子,这种树是什么样子的?"我耐心地解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并告诉他们桑树的叶子是给蚕宝宝吃的,我们夏天穿的真丝衣服就是用蚕宝宝吐的丝做的。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幼儿排队的顺序是按照高低或是小组的顺序排的。因此孩子们在队伍中的位置也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最近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外出散步时,我让幼儿边观察边思考,可是回答我提问的幼儿总是那几个在队伍前面的孩子。走在后面的几组孩子或三三两两自顾说话,或东看西望,根本不知道老师在问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巧玲 《山东教育》2005,(33):60-60
午睡起床后,是吃水果的时间。孩子们打开了小书包,边吃水果边小声的议论着。只听洋洋大声地喊:“老师,小涵吃了我的橘子。”“唰”的一下,孩子们的目光全部集中到小涵的身上。只见小涵手里还拿着半块橘子,眼睛呆呆地看着我。我没有像往常那样严厉的批评孩子,而是轻轻地蹲下来,  相似文献   

16.
结束了本周最后一节课,我走出了教室。 “老师,再见!”我微笑着点头,回应着孩子们。楼梯口边一片拥挤,我止住了脚步,看着他们蜂拥般地冲下楼道。瞧这些孩子!  相似文献   

17.
王老师设计了自然角里的这个小实验,试图以此来激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王老师在自己未弄明白种子发芽的条件之前,就把实验呈现给小朋友,从而导致了实验的失败,造成孩子们因看不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朋友     
雷静 《今日教育》2006,(12):1-1
常常有朋友对我说:“你在幼儿园工作肯定很快乐。”是啊,在幼儿园工作,让人觉得年轻,天天和孩子在一起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因为我很喜欢孩子,所以我选择了幼儿教育,这被人称为孩子王的事业。八年前我带着我的梦想和希望走进了孩子们的中间,走进了这多彩的世界,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孩子们喜欢的孩子王。  相似文献   

19.
洪劬颉 《江苏教育》2014,(21):16-19
<正>王兰老师是那种你遇见了要深深鞠躬致敬的人。耄耋之年,已届九十,仍坚持每日上午来到工作了一辈子的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与孩子谈心,与老师交流。我常常想: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踟蹰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去年冬日一个阴雨连绵的清晨,我因事去长江路小学,在楼梯道转角处,一群孩子簇拥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老人笑容灿烂……我在那一刻知道:这就是我常常听说的王兰老师。隔着一群孩子,我对王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王老师跟我握手,之后,被孩子们簇拥而去。王兰老师将一生献给了教育,将一生献给了孩子,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2007,(12):28-29
某幼儿因大班的王老师在区角投放了“搭砖房”的玩具。该玩具是由一些积木块组成,并配有示范图,幼儿可以根据图来搭建房屋。通过操作这个玩具,孩子可以发展识图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空间直觉、创造力等等。玩具投放下去,孩子们非常喜欢,然而,王老师却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姗姗用木块摆成了一个方锅,拿着木块作炒菜状;明明用积木摆起了迷宫.玩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